“苹果税”再次遭到中国用户的批评。
近期网上有传言称“iPhone 16可能不支持微信”,且iPhone一旦升级到iOS18.2系统将无法使用微信,提醒用户不要更新微信。
很快这则消息就传遍了网络。因为如果传言成真,国内一大批用户可能不得不考虑换手机了。
针对上述传言,凤凰周刊财经致电苹果官方热线,接听电话的苹果中国技术顾问表示:“具体细节还请以苹果官方发布的消息为准,目前看来用户还不必过于焦虑和担忧。”
据正观新闻联系的苹果客服表示,微信是一款非常常用的APP,苹果的新产品不会关闭或者剥夺客户此前使用过的该APP的权限。
这并非苹果与中国互联网公司第一次发生冲突。
今年5月,苹果被曝对腾讯和TikTok加大打压,要求其做出根本性改变,否则将拒绝更新相关应用,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苹果税”。
在苹果看来,微信和TikTok存在某些漏洞,可以让开发者和用户绕过苹果生态系统,通过外部系统进行支付,从而避开苹果“本该收取”的30%佣金。
“红袍教主”周鸿祎也颇为愤慨,此前他发布视频称,抖音打赏和微信交易都要额外收取30%,实在是太离谱了。
“我觉得苹果有点自大,如果iPhone上不再提供微信,中国用户还会买iPhone吗?”
这番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1. 苹果长期遭受损失
正常情况下,抖音充值钻石,安卓1元可以充10钻,苹果充值则少了30%,只有7钻;购买抖音视频会员每月需要18元,而苹果用户使用同一款应用每月需要30元。
只要你使用iOS支付,苹果就会扣掉30%,这种占人便宜的做法被戏称为“苹果税”。
什么是“苹果税”?简单来说,苹果从App Store数字商品和服务交易中抽取15%到30%的佣金,剩下的钱转给App开发者。某种程度上,这仍然属于商业条款范畴,而非真正的税收。
更受诟病的是,过去苹果只在应用商店下载软件时收取税款,现在,苹果要从用户用iPhone在微信和TikTok上花费的每一分钱中抽取30%。
厂商从应用商店抽取佣金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上架应用商店需要审核,从应用商店下载需要服务器成本,审核需要人工成本,软件调用的API和系统功能也需要开发成本。
但抖音主播和微信小程序都是创作者自己贡献的,使用的服务器也是抖音和腾讯官方所有,难道因为用户使用的是自己买的iPhone,苹果就要多收钱吗?
全球月活跃用户近14亿的微信,已经与苹果展开博弈。
今年第二季度财报发布会上,腾讯首次公开承认正与苹果就微信小游戏的收入分成进行谈判。在腾讯管理层心中,他们希望达成一个不仅符合腾讯利益、也符合苹果利益、更符合游戏开发者和用户利益的积极结果。
“我们希望在经济可持续和公平的条件下实现这一目标。如果谈判没有进展,目前的情况将继续下去。”腾讯管理层表示。
苹果并未直接回应。但《凤凰周刊财经》注意到,iOS版微信上次更新是在两个月前。
苹果应用商店截图
全球许多大公司都长期遭受“苹果税”的困扰。
早在2020年,美国知名游戏公司Epic Games开发的游戏《堡垒之夜》就因绕过App Store,让玩家直接在游戏中付费,被苹果正式下架。
Epic Games 对此感到不满,对苹果提起了诉讼,最终该案以苹果妥协、同意开发者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等方式向用户介绍苹果 iOS 支付系统以外的购买方式而告终。
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发布一系列推文,批评苹果30%的佣金费用过高。
马斯克还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张道路照片,路口上方有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两个选项:“支付30%佣金”和“发动战争”。一辆代表马斯克的汽车正朝着“发动战争”的方向疾驰而去。
就连科技圈大佬马斯克也对“苹果税”颇有微词,放眼广大的应用软件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苹果税”意味着他们需要从本来就有限的利润空间中拿出相当一部分收入给苹果。
在互联网分析师丁道石看来,一些开发商的毛利率不足30%,却还要被苹果“砍”,这实在不合理。
2、为何“苹果税”在中国征收最高?
2008年,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在接受采访时透露了他打造App Store的核心意图,那就是“保护iPhone的完整性和用户体验的纯粹性”。
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在给用户提供良好体验的同时,也无形中建立了更为严格的规则。
开发者必须严格遵循苹果制定的开发标准,通过苹果官方渠道销售和推广应用程序,并按照苹果的利润分享模式分配利润。
直观的体现就是,30%的“过路费”比美国联邦政府企业所得税高出9个百分点,比我国法定企业所得税率高出5个百分点。
欧盟最先看不下去了。
今年3月,欧盟以滥用音乐流媒体应用分发市场支配地位为由对苹果开出了18.4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44亿元)的罚单。在欧盟看来,苹果的行为导致不少苹果系统用户不得不为音乐流媒体服务支付高得多的费用。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欧盟首次对苹果公司开出反垄断罚款,也是欧盟有史以来对科技公司开出的最大罚款之一。
对此,苹果也做出让步,将很快把欧盟地区开发者的佣金比例由原来的30%(标准企业)和15%(小型企业)调整为17%和10%。
在其他一些海外市场,“苹果税”也有不同程度的放宽,针对两类开发者,美国市场降至27%和12%,韩国为26%,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苹果税”仍然维持30%和15%的标准。
有企业开发者直言,美国、欧盟均已修改相关规则,对于国内较高频的应用,仍然无法引入第三方应用商店和支付处理系统,这对开发者和消费者来说都不公平。
而且,苹果会向年收入在100万美元以下的开发者收取15%的佣金,但实际上,国内的互联网应用很容易达到这个年营业额,这也意味着他们必须接受30%的佣金。
最后,苹果在中国不允许应用外交易或第三方支付,但在欧盟、美国、韩国和其他地区是允许的。
不久前,中国消费者对苹果提起的反垄断首案也涉及苹果市场支配地位和30%佣金的质疑,虽然最终法院判决没有认定这种收费方式不公平高昂,但已经确认了苹果在中国软件市场拥有市场支配地位。
浙江垦丁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苹果反垄断案代理律师王琼飞对《凤凰周刊》表示,“苹果税”的主要问题是税率过高,强行征收“苹果税”的目的是通过强制IAP应用内购买来限制第三方支付,通过苹果应用商店来限制第三方下载渠道。苹果在中国征收的“苹果税”高达30%。从反垄断法的角度看,无论与安卓等生态系统相比,还是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相比,都构成不公平的高价。
“在欧美日韩纷纷降低‘苹果税’的同时,苹果在中国仍维持着全球最高税率,这相当于变相增加了中国企业的经营成本,损害了中国互联网行业的全球竞争力。因此,我们已将此案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王琼飞律师说。
3.苹果税能持续多久?
“苹果税”确实带来了巨额利润。
根据苹果今年8月发布的截至6月29日的第三季度财报,其软件业务取得了可观的增长,第三季度该业务净销售额为242.13亿美元,同比增长14%,iPhone营收同比下降0.9%。
软件服务收入包括App Store上应用程序的数字内容消费,与“苹果税”密切相关。市场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预测,服务产品将成为苹果增长最快的业务板块,到2025年将占到公司总收入的四分之一左右,约合1000亿美元。
一个人的福气可能是另一个人的毒药。苹果乐于看到这种情况,但从大公司、应用开发商到终端用户,所有人都对“苹果税”提出了批评。从长远来看,高额的“苹果税”还能持续多久?
如果说市场支配地位导致垄断,那么打破垄断,一是要靠监管部门出手限制,二是要靠新主体的崛起。
事实上,对苹果不利的迹象早已显现,苹果2024财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苹果来自大中华区的营收为147.3亿美元,同比下滑6.5%,是唯一出现下滑的区域市场。
iPhone销量已不再是主力,根据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和IDC发布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排名,国产厂商首次包揽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苹果跌出前五,成为另一家。
有人说,随着国产手机的崛起,苹果已经不再是首选,华为和小米都可以带来不错的体验。
新系统的不断演进也带来了充分的竞争。
鸿蒙就是典型,得益于华为手机的热销,2024年上半年鸿蒙操作系统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提升至17.2%,同比增长66.7%,超越iOS,仅次于安卓。
2024年6月,在华为开发者大会2024上,鸿蒙OS NEXT(又称鸿蒙银河版)面向开发者推出Beta版本,它基于鸿蒙内核,不再兼容安卓开发的应用,前5000个手机应用均已开启鸿蒙原生应用开发,因此也被称为“纯血统鸿蒙”。
下周二,华为和苹果又将迎来一场正面碰撞与交锋。一方面,华为非凡品牌节、鸿蒙智能驾驶新品发布会即将举办。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余承东在微博为发布会预热,称“华为最领先、最创新、最颠覆的产品来了!”预计华为的“大招”或许就是传闻中的三折叠屏手机。
苹果当天举办的秋季新品发布会并没有太多惊喜,虽然有最新的iPhone、Watch和AirPods,但从目前泄露的iPhone 16消息来看,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后置摄像头的排列方式将改为竖排,以更好地支持空间视频录制。
如今,苹果的创新能力和市场份额都在下滑,这已经被数据所证明。随着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市场竞争政策的不断演进,“苹果税”是否会调整,还需拭目以待,取决于多方博弈的结果。
但如果没有改变,最终受害最深的还是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