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衢州开放野游场所,市民享受夏日清凉,安全问题引关注

admin

夏日的傍晚,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毛家村上山溪,不少市民带着游泳装备,在清澈的溪水中畅游,清新的空气、翠绿的树木、凉爽的微风,让人尽情享受着夏日的凉爽。

学生徐林新:我每天五点半左右来这里游泳,游泳还挺舒服的,水比较凉,比游泳池里的水凉,比较清爽。

市民李女士:这里的水都是活水,有进有出,比较自然,不像游泳池的水几天更新一次。

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目前,浙江衢州已建成开放18个开放水域游泳池,供市民“野泳”。游泳是一项危险的运动,野泳更是危险。衢州为何还开放野泳场所?

2022年8月21日,浙江省衢州龙游县当地衢江河道游玩时,一家六口溺亡。此类事故发生后的措施,通常包括禁止下江游泳,但浙江相关部门想得更深远。

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浙江省水利厅河湖处处长李荣基:“疏堵结合”是我们老祖宗治水最重要的经验。所以在面对游泳需求、解决防溺问题时,也要把“疏堵结合”的理念融入到各地的工作中去。

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如何解决市民喜爱亲近自然水域的客观需求?衢州决定把“野泳”变“野能泳”。2023年年初,衢州市政府出台了防溺水安全专项工作方案,提出要建设一批“安全亲水”开放水域泳池。

浙江省水利厅河湖处处长李荣基:衢州的“野性能量游泳”工作,主要是从防溺水的角度出发,我们提出了五点要求:第一,要有划定的漂浮区域,合理界定自然水域空间,同时要有合理的水深和安全保障条件;第二,要有救生设施;第三,要有安全警示牌;第四,要有安全员;第五,要有洗浴更衣设施,因为我们要保护环境。

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经过一系列的整修和升级,用于“野外游泳”的河流和湖泊已经变成了安全、免费的开放水域游泳区。

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目前,衢州市衢江区已按照国家游泳馆标准建成上善溪游泳池,长50米,宽21米,共设8条泳道,水深1.2米至1.5米,可同时容纳100余人游泳。

曲江区毛家村党支部委员王春东:在场馆没有围起来之前,人们在这里游泳是比较危险的。现在场馆围起来之后,我们有了很多救生设施,还有救生员。夏天每天大概有100个人在这里游泳,冬天每天大概有30个人。冬泳爱好者在这里开展冬泳活动。

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衢州龙游县壶镇镇西堤渡村投资60余万元修建了公开水域游泳场地,红、白、蓝、黄色的分水筏和专业水上运动器材漂浮在江面上,让人仿佛置身于城市里的专业游泳池。

西堤渡村村民王定国:家门口就有游泳的地方,感觉很棒,村里还有保安,很安全。

衢州的做法引起了浙江省有关部门的重视。今年7月,浙江省河长办下发了《关于学习借鉴衢州“野性能量泳”经验做法进一步加强防溺工作通知》,对衢州的做法给予了肯定和推荐。目前,浙江省已建成49个“野性能量泳”天然泳池。

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

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绍兴新昌县打造“野能游”新热点——新昌县冯家滩村黄泽河

浙江省水利厅河湖处处长李荣基:我们在解决问题和矛盾的时候,要在合理引导群众需求和满足我们安全管理边界的责任之间,取得合理有效的平衡。这里面肯定存在一些风险和隐患,但是政府部门并没有因此而停止做这件事情。

数据显示,今年1至8月,衢州市溺水事故发生数较往年同期大幅下降,这也成为浙江省持续推进“野能旅游”工作的有力支撑。

出发点是防止溺水,但最终目标不止于此。早在2013年,浙江省就启动了“五水共治”,并提出了“找到一条可以游泳的河”的口号,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如今,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河流更清澈了,河岸更美丽了,可以游泳的河越来越多了。

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_浙江:野游如何变身“野能游”?

浙江省水利厅河湖处处长李荣基:河流承载着太多的内涵,是公共空间,是生态空间,更是人民思乡之所。让河流更好地服务人民,是治河人的责任。

制片人:沉静、张文、程霞、冯慧玲

记者:张国梁、白志清

新媒体编辑:李锐、崔朝晖

视频素材丨衢州新闻媒体中心 衢江台龙游传媒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