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鲍晶晶、《美景》编辑魏文怡
8月是房地产市场的传统淡季,但全国100个城市(以下简称“百城”)新房成交平均价格同比、环比均有所上涨。
中国指数研究院数据显示,8月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均价为1646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6%,环比上涨0.11%。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二手住宅价格继续下跌,8月份,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454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1%,跌幅较7月份收窄0.03个百分点,环比下跌幅度已达28个月;同比下跌6.89%。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到来,房地产开发商或将加大促销力度,加之政策支持措施进一步落地,短期内核心城市楼市活跃度有望小幅回暖。”中指院分析称。
豪宅热销带动新房平均价格上涨
8月份,百城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16461元/平方米,同比上涨1.76%,环比上涨0.11%,其中,35个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46个城市环比下降,较7月增加7个城市;19个城市持平。
具体来看,8月份,一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27%,同比上涨3.41%;二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0.09%,同比上涨1.50%;有代表性的三、四线城市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下降0.09%,同比上涨0.01%。
其中,新建住宅价格环比涨幅最高的城市为合肥、金华,分别上涨1.40%、1.06%;上海上涨0.80%,西安上涨0.72%;珠海、包头等19个城市价格持平;东莞、扬州、宁波分别下降0.71%、0.61%和0.52%;台州、湘潭等20个城市下跌在0.1%以内。
同比来看,热点城市继续保持韧性,其中,上海、成都、西安、合肥等4个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分别上涨5.48%、4.81%、4.62%和3.62%,杭州、金华等13个城市价格涨幅在1.0%至3.0%之间,呼和浩特、银川等12个城市同比涨幅在0.5%至0.9%之间。
中国指数研究院研究副主任徐跃进在“市场形势与企业研究成果分享会”上指出,受今年前8个月百城新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31%影响,8月环比降幅为17%,降幅较6月有所收窄,虽然楼市压力有所扩大,但新房市场仍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
此外,受部分城市优质改善项目入市影响,8月百城新建住宅价格环比上涨,以上海为例,据上海中原地产统计,当月上海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59.3万平方米,环比增长9.6%,同比增长1.3%,环比增长1.8%。
价格上涨更多是受高端住宅销售拉动。根据中原地产整理的十大销售项目,8月单价在10万元/平方米以上的高端产品尤为活跃,共有4个项目上榜。从上海的情况来看,高端项目市场较为活跃,而基本需求型产品市场表现不佳。
“8月的淡季效应还在发挥,加上前期的政策效应也相应降温,但在好转时代,中高端产品的需求依然能够保持稳定,反映出这部分力量具有很好的弹性和潜力。”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陆文曦认为,短期内,中低端项目虽然也有成交,但远不如豪宅产品受欢迎,因此销售情况不会太好。企业会加快优质产品的推出,在供应的带动下,成交将明显反弹。
二手房价格连续28个月下跌
二手住宅价格方面,8月百城环比全部下降,为连续第5个月集体下降,其中56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降幅收窄,较7月增加8个。
总体来看,8月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4549元/平方米,环比下跌0.71%,较7月收窄0.03个百分点,已连续28个月下跌;与去年同期相比,百城二手住宅均价为14549元/平方米,下跌6.89%。
中指院指出,“以价换量”仍是二手房成交主要推动力,8月以来(7月29日至9月1日)二手房周均成交量较7月周均成交量下降11.6%,在低基数基础上同比增长22.3%,增幅较7月有所收窄。
其中,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四个一线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0.72%,同比下跌6.41%;二线城市环比下跌0.76%,同比下跌7.09%;三、四线代表城市环比下跌0.66%,同比下跌6.86%。
具体来看,马鞍山、淮安等17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环比下跌超过1%,其中马鞍山跌幅最大,为1.36%;南京、徐州等53个城市跌幅在0.5%(含)至1.0%之间。
值得注意的是,8月,11个城市二手住宅价格同比跌幅超过10%,其中,常州跌幅最大,达13.39%;马鞍山、南京等56个城市跌幅在5.0%至10.0%之间;桂林、淄博等23个城市跌幅在3%至5%之间。
随着“金九银十”传统旺季到来,二手房市场能否迎来量价回升?徐跃进指出:“短期内,核心城市新房市场活跃度或将小幅回升,但前期土地供应可能大幅萎缩,这将制约房企供给能力,进而拖累销售回暖。同时,居民收入预期等长期因素并未明显改善,整体新房市场仍承压。在‘以价换量’政策下,预计重点城市二手房市场仍将保持一定的活跃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