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家足球队昨天被日本队以0-7惨败,制造了中国足球史上最大惨案,引发众怒。
今天我就不多说了,只做搬运工的工作就行了。
第一篇文章是资深得不能再资深的体育记者周继明先生写的,在中国队被新加坡救出晋级18强之后,他写了这篇名为《全世界只有中国人会“绞尽脑汁”还踢不好足球》的文章,这篇写于近三个月前的文章与0-7的惨败毫无关系,但在惨败之后,读起来还是让人觉得意犹未尽:
足球是最需要体现人类这些优秀品质的运动项目,因此足球当之无愧地被称为“人类第一运动”。
足球就像一个交响乐团、一个大型科研项目、一支作战部队,既需要最优秀的个体,也需要最优秀的群体,有没有最优秀的群体的标志就是最优秀的个体,所有个体发挥出最好的水平,就必然是最好的群体,踢不好足球的群体,也注定不会搞好交响乐、搞不好科研,一个项目做不好,需要多个流程、多个部门配合,高速公路上每个人都要有团队精神……?
所以一群人踢不好足球,这很让人担心,它的意义远不止是一项运动,一枚奖牌,更是一种象征,一种门面,也像一顶引人瞩目的帽子,被戴上了“绿帽子”。
中国男人将来能证明自己可以大规模地做运动,并且拥有和中国女人一样的团队精神和拼搏精神吗?也许吧,但我并不乐观,至少到目前为止,中国人(男人)仍然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踢不好足球的群体。
第二篇文章是张三丰先生写的,题目是《我们必须承认足球仍然是世界语言》。
别小看足球,它是一项简单的、涉及人体的运动,但也很复杂,是一个商业、教育、体育融合的“社会体系”。
中国足球时常尴尬,那只是因为它向“世界”展现了自己的真实面貌。
很多人出于愤怒,高呼“假球”,宁愿相信自己被骗,也不愿相信“这就是事实”,这跟一些“读者”如出一辙。
“不管你是谁,都不能输给日本”只是一种报复心理,而不是科学。如果你真的喜欢足球,你就会喜欢日本队,至少会喜欢他们的比赛。
因为他们在做正确的事情,也因为他们更接近“世界”——至少你得承认世界是客观存在的。
第三段是中国足球圈内一位曾经做过经纪人、投资人的人发的。
中国足球的问题从来都不是足球本身的问题,我五年前就开始这么说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7:0、1:0甚至0:1输给日本,中国队赢不了,球队赢了,本质上没什么区别。
国家队的成绩在两代人之内不会有太大的提高,因为我们的职业体育和国家队建设已经走上了错误的轨道,现在的行业领袖也没有能力改变这个现状。他们还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但这不能怪现在的当事人,他们也是无辜的。
要改变这一切,就需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受教育程度。目前中国足球从业人员的平均文化程度仅为小学水平。这是不争的事实!
民众的受教育文化水平低下,导致大量足球迷的认识事物的能力较低,很难客观认识到一件事情的是非对错,因此,我国的足球舆论环境也是全世界最恶劣的。
刚刚看到小鹏汽车董事长评价说可以组建车企队伍去打男足国足的新闻,这么知名的一家公司的领导有这样的文化水平和认知,那么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有些人对于这项运动的核心意义和意义的理解水平太低了。
另外一位是跟草根足球、业余足球、社会足球关系密切的朋友,他也写了这样一段话:
又有多少人愿意认真的去搞青训呢?
足球教练的薪水够高吗,足以让很多人选择这个职业吗?
一名职业球员的平均收入是多少?
他们收到工资了吗?
我们城市有多少个高尔夫球场正在运营?
这些老板赚钱吗?他们愿意继续经营下去吗?
这里有一块场地可以让你随时踢足球吗?
你有稳定的足球伙伴吗?
你是否因为生活压力而放弃了很多踢足球的机会?
没有人解决这个问题,但是有很多键盘侠。
金字塔底层已经完全是空的,哪还有上层呢?
好的,我们差不多搬家完毕了。
综上所述:足球把中国“折磨”死了,但这不是坏事,而是一件好事。
如果你把足球的快乐仅仅寄托在所谓的国家队的表现上,那你最好趁早放弃。
看国足比赛,有人骂人,有人打人,有这样的国家痰盂不容易,如果你想体会足球的乐趣,就自己去踢,或者多带孩子去踢。
中国足球或许比中国股市更强劲……
作者简介:白国华,广东阳春人,200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曾担任《足球报》一线记者18年,是国内知名体育传媒人。《远射》作者。现为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