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韩国半导体产业来说,今年比去年好很多。
一方面,DRAM和NAND的价格有所回升。另一方面,AI红利尚未见底,HBM仍供不应求。
韩国科学技术信息通信部13日公布的8月份ICT进出口统计数据显示,8月份半导体出口较去年同月增长37.6%。随着人工智能市场和IT设备市场的复苏,半导体需求扩大,半导体出口总额连续10个月实现两位数增长。存储器半导体方面,由于高带宽存储器(HBM)等高附加值产品需求增加,半导体出口增速较去年同月大幅提升。
但在这欣欣向荣的景象背后,总有人不那么乐观。
1、报丧不报喜的达摩
摩根士丹利本月15日发布了题为“冬季来临”的半导体行业报告,引发韩国存储行业地震。
摩根士丹利在报告中预计,SK海力士的DRAM平均售价(ASP)明年将下降7.7%,到2026年将下降25.0%。由于智能手机和电脑销售持续低迷,加上人工智能(AI)需求不明朗,DRAM预计价格将从明年初开始下跌,并导致行业低迷。
摩根士丹利还预测 HBM 将出现供应过剩。这一观点的根本依据在于IT市场的疲软。除了AI服务器之外,智能手机和电脑的需求长期停滞也拖累了半导体行业的表现。市场研究公司TrendForce预计,今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机产量预计将比去年减少5%,而苹果iPhone 16也面临销售不佳的局面。
报告中还大幅下调了SK海力士的目标股价,将其下调至此前目标价的一半至12万韩元,并将投资评级下调两级。本报告发布后,SK海力士19日收盘价为15.28万韩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6.14%。外国投资者净售出3617亿韩元的SK海力士股票。
事实上,这并不是摩根士丹利第一次唱衰韩国半导体。摩根士丹利研究团队对韩国半导体行业一直持有激进的看法。他们发布的半导体行业下行预警报告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韩国半导体都创出了“高点”。
2017年11月,摩根士丹利发表《感谢记忆,暂停时间》(Thanks for the memory, time for shutdown)震惊了投资者。当时,尽管全球IT企业进入“超级周期”并获得广泛赞誉,摩根士丹利仍对行业下行风险发出警告。半年后,摩根士丹利在给投资者的信息中再次指出存储半导体行业的恶化,并继续警告明年“最糟糕的情况尚未到来”。
2021年,摩根士丹利又发布了一份题为《记忆——凛冬将至》的报告。虽然当时韩国半导体企业的 DRAM 需求和库存管理进展顺利,但四个月后,摩根士丹利发布悲观预测,直接导致韩国存储行业崩溃,三星和海力士股价在 2019 年下跌。回复。
有韩国投资者指出,摩根士丹利此次发布的内容与2021年的报告非常相似。报告的措辞和句子结构与以往的报告几乎相同。关于报告可靠性的质疑层出不穷。一些批评人士认为,一旦肖恩·金确定半导体行业恶化的某些条件得到满足,他就会发布负面展望报告。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三个月前,摩根士丹利分析师团队还预测今年内存行业股价将再创新高,短期内行业不会出现问题。当时,摩根士丹利选择的头号股票是SK海力士。
最初的推销很快就变成了快速销售。今年9月13日,摩根士丹利首尔分公司出售了1,011,719股SK海力士股票。根据收盘价计算,约为1,647亿韩元,约为前一天(12日)卖出量(351,228股)的三倍。这是摩根大通(500,462 股)和麦格理(209,411 股)等其他主要外国证券公司当天卖出数量的两倍多。
完成大规模抛售后,摩根士丹利立即将SK海力士的目标价和投资观点从“增持”下调至“减持”。
三个月前,海力士还在被吹捧,三个月后,又偷偷抛售股份,然后唱衰。这确实让韩国人难以接受。
2、乐观的海力士和美光
尽管摩根士丹利对SK海力士唱衰,但海力士本身却非常乐观。
SK海力士在今年7月的第二季度业绩发布会上表示,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投资的HBM,其市场结构和量产特征与普通DRAM不同,不能与过去的案例简单比较。
SK海力士DRAM营销主管Kim Kyuhyun表示:“根据过去的经验,增加投资可能会引发供应过剩的担忧,但目前的投资和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HBM,这与普通DRAM完全不同。因此,不能简单地用“增加投资=供过于求”的逻辑。他还指出,考虑到HBM的芯片尺寸和相对较低的生产效率,即使投资增加,比特(bit)产量的增加也会受到限制。推进,生产约束将进一步加剧。
从需求角度来看,SK海力士的前景也相当乐观。 Kim Kyuhyun 表示:“随着 AI 行业竞争加剧,对 HBM 的需求急剧增加,即使供应商扩大产能,供应短缺仍然持续。”此外,随着各种应用对AI的需求不断涌现,内存需求也将进一步增加。
SK海力士预计今年HBM营收将比去年增长300%以上。它还预测,由于其大部分产能投资于HBM,因此普通DRAM的供应短缺可能会持续。
SK海力士首席财务官Kim Woo-hyun表示:“如果供应紧张持续,普通DRAM的需求加速复苏,普通DRAM的盈利能力可能会超过HBM。”他还指出,2017年至2018年大规模投资云数据中心的盈利能力即将进入刷新周期。预计今明两年除HBM外的服务器DRAM增速将在20%左右的区间。
这与摩根士丹利发布的报告形成鲜明对比。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此前认为,随着SK海力士、三星电子等主要内存厂商加大投资,产量势必会增加。摩根士丹利预计,明年内存制造商在半导体制造设备上的资本支出将超过10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最终导致“半导体投资增加=供应过剩”的局面。
韩媒认为,摩根士丹利等投行未能正确理解市场结构,尤其是内存市场,增加资本投入并不意味着产量会成比例增加。例如,HBM的第五代HBM3E产品需要根据客户要求每年提高其性能,例如将芯片堆叠层数从8层增加到12层。从2026年开始,第六代HBM4的竞争也将正式开始。随着产品的进化,工艺难度也急剧增加,限制了产量的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SK海力士近日宣布量产12层高带宽内存3E(HBM3E),成为全球首家量产该内存的供应商。它计划在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向 Nvidia 提供 HBM3E。这一消息迅速推高了SK海力士的股价。
作为第一家从之前的行业低迷中走出来的存储器公司,海力士确实没什么好担心的。 HBM 仍然供不应求。 12层HBM3E的量产也领先于其他厂商。至于DRAM需求,也相当强劲。它在技术和市场上都是领先者,摩根士丹利的唱衰似乎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影响。
隔壁的美光科技和海力士一样乐观。其最新财务指引超出市场预期,预计2024财年第一季度营收将达到87亿美元,高于分析师平均预期的83.2亿美元。
同时,美光预计毛利率将大幅上升至39.5%左右,调整后每股收益为1.74美元,超出分析师预期的1.65美元。
美光的增长动力还依赖于AI驱动的HBM需求激增。它在6月份提到,其HBM芯片2024年和2025年的订单已全部预订完毕。
就整体 HBM 市场前景而言,美光的观点显然与摩根士丹利相反,摩根士丹利预计 HBM 总可用市场(TAM)将从 2023 年的约 40 亿美元增长到 2025 年的超过 250 亿美元。
该公司明年在 HBM 方面也将取得进展。根据其新闻稿,美光预计其 HBM、高容量 D5 和 LP5 解决方案以及数据中心 SSD 产品将在 2025 财年为其带来数十亿美元的收入。
美光还预计,到 2025 年,其 HBM 市场份额将与该公司整体 DRAM 市场份额持平。
根据TrendForce的数据,美光在2024年第二季度的DRAM营收中排名第三,市场份额为19.6%,落后于三星的42.9%和SK海力士的34.5%。
从HBM的最新进展来看,继2月份8-hi HBM3E进入量产后,美光确认已开始向主要行业合作伙伴出货HBM3E 12-hi 36GB产能,预计12-hi将在2020年开始量产。 2025年初HBM3E生产比例,并提高12-HI产品在全年整体出货量中的比例。
美光显然没有把达摩的话放在心上。
3.人工智能是泡沫吗?
尽管摩根士丹利的主要论点是韩国半导体出口同比增速放缓,但核心焦点仍是HBM。 IT市场的疲软导致AI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到HBM市场,这与近几个月的AI泡沫理论相符。非常相似。
事实上,不少人认为,虽然微软、谷歌、Meta等科技巨头竞相投资AI基础设施,但如果不能为大众推出AI服务,如此巨额的支出能否持续值得怀疑。有人认为,自2022年ChatGPT推出以来,AI行业经历了关注度的快速高峰,但现在,就像过去的“互联网泡沫”一样,关注度逐渐降温。
这种观点始于谷歌上个月的第二季度财报会议期间。尽管谷歌每个季度在AI方面的投资高达120亿美元(约合16万亿韩元),但盈利时机的答案仍然模糊,而微软的AI云业务收入也没有达到市场预期。 AI如何赚钱,能赚多少钱? ,仍然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尽管利润遥遥无期,但四大科技巨头(微软、谷歌、特斯拉、苹果)今年的资本支出却再创新高,总额预计将达到2060亿美元。英伟达下一代AI芯片“Blackwell B200”存在设计缺陷,导致生产延迟,进一步助长了AI泡沫理论的传播。
相应地,与AI密切相关的HBM也走到了风口浪尖。如果AI泡沫理论成立,那么现在繁荣的HBM市场很快就会追随标准DRAM市场的脚步。
当然,海力士就不用多说了。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延森也驳斥了AI泡沫理论。他本月在美国举行的高盛科技大会上表示:“要求太多了。每个人都想成为第一。我们正在尽力满足他们。”供应。”
韩国业界认为,“布莱克威尔”设计缺陷事件实际上是个好消息。由于预计年底发布的Blackwell出现技术问题,Nvidia对其设计进行了一些改变。据悉,该公司将原来的HBM3E(第五代)8层堆叠产品改为HBM3E 12层堆叠产品。随着HBM堆叠层数的增加,技术要求也相应提高,这对于能够制造HBM的SK海力士、三星电子和美光来说是一大利好。
一位韩国证券研究员表示:“互联网泡沫时期,龙头企业思科的五年平均市盈率为37倍,最高市盈率为132倍。相比之下,英伟达的2019年至2023年五年平均市盈率约为40倍,目前因近期调整,市盈率已降至30多倍。”
另一位研究员表示:“与互联网泡沫时期不同,大多数AI相关企业都基于盈利模式建立了健康的现金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新的AI投资。当前的AI产业不是从0到100,而是这个过程。”从100到130,所以这和互联网泡沫不同。”
目前还不清楚AI是否是泡沫,但对于内存行业来说,确实有点依赖于未来。只要巨头愿意花钱,那么HBM就不用担心出售问题。一旦巨头减少投资,韩国厂商立刻就会遭殃。
4.韩国工厂无法自救
对于三星和海力士来说,HBM是经历了多次DRAM起伏周期后难得一见的曙光。它并没有像这两年DRAM价格那样暴跌,而是像Nvidia的GPU一样供不应求。虽然HBM在中国整体市场的比重并不大,但已经可以贡献可观的利润。
这也是海力士和三星今年频频提及定制化HBM的原因。到目前为止,内存仍然是一个按照严格标准供应的一般市场。 Nvidia 等客户一直在按照 SK 海力士和三星电子发布的 HBM 规范制造 AI。加速器,本质上HBM仍然是类似于DRAM的通用产品。
然而,从HBM4开始,情况就不一样了。此前,堆叠式 DRAM 下方的逻辑层仅用于连接 GPU 和 DRAM。但从HBM4开始,可以配备客户所需的低功耗功能等系统半导体。功能。
这对韩国制造商来说是一大好处。定制显然比通用化更有利可图。通用市场往往意味着价格战,但定制化的话语权却可以掌握在内存厂商自己手中,而这也是美光之前强烈反对的原因之一。这种定制化势必会进一步强化市场领先者的话语权,而排名靠后的厂商只会变得更加边缘化。
好在海力士和美光发布的好消息驱散了摩根士丹利报告的阴霾,但问题依然存在:定制HBM固然能赚大钱,但如果AI巨头的订单减少,额外的生产将由谁来支付产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