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黄震院士谈新型储能驱动未来能源变革

admin

_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_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什么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座教授黄震发表主旨演讲

11月5日,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能源存储驱动未来能源变革”分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举行。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什么能__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

中国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讲座教授黄震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快速增长,电力需求时存在大量过剩电力。风电和太阳能发电蓬勃发展时。充分利用这些低价绿色电力生产氢氨、醇醚、合成燃料等电基燃料,不仅可以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储存和消耗,还可以实现非电能源燃料的脱碳,对于难以实现电气化的行业来说为零。碳化发挥着重要作用,将为我国能源转型和碳中和目标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黄震介绍,2023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将达到14.5亿瓦,首次超过全国总发电容量的50%。今年6月,我国风能、太阳能发电装机历史性超过煤炭发电量,正在成为保障电力供应的生力军。 。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什么能_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_

“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风能、太阳能新能源具有波动性、随机性,要让新能源成为主要能源,储能必不可少。”黄震认为,除了物理储能(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电池储能(锂电池、液流电池)之外,燃料储能同样重要。需要利用绿色电能的存储和转换来克服风、光资源波动性大的自然缺陷。利用绿色电力生产可再生燃料氢氨、醇醚和合成燃料,将实现新能源的有效储存和非电能源燃料的脱碳。

他进一步强调,利用零碳电力生产氢气、氨和合成燃料不仅提供了绿色燃料,而且是一种新的能源存储方式。它在储能规模和储能时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且易于储存和运输。实现跨季节大规模储能和广域共享。上海交通大学利用零碳电力电解二氧化碳和水生产一氧化碳和氢气,再通过费托合成进一步生产长碳链、高能量密度的合成液体燃料。这种燃料可用于车辆和船舶,也可用于为电网发电。预计到2030年,电力燃料将实现大规模商业应用。

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什么能__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

“未来,可以用阳光、水和二氧化碳制备各种可再生合成燃料。最重要的是实现能源独立——不再依赖化石能源。”黄震说道。

黄震在对电基合成燃料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时表示,其成本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氢绿色电力的价格,以及生物质或碳捕获的成本。电基合成燃料的成本不仅可以从内部来看,还可以从外部来看;不能只从静态的角度看,还要从动态的角度看,还要考虑全球碳约束,如欧盟碳关税、碳配额、碳奖惩等。影响。在太阳能和风能得到充分利用的未来,人们可以通过今天的互联网几乎免费地生产和消费信息,绿色电力具有零边际成本的特性。

_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什么能_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

本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新能源存储驱动未来能源转型”分论坛由商务部主办,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澎湃新闻承办。论坛汇聚了来自政府机构、国内外学术界、产业界的高层代表和专家,共同探讨新能源存储领域的未来发展,为全球能源的未来绘制更加清晰的蓝图,为构建全球能源大国奠定基础。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贡献智慧和力量。

自成为虹桥国际经济论坛媒体合作伙伴以来,澎湃新闻深度参与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新闻宣传和分论坛主办工作。 10月15日,作为第七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预热活动的重要环节之一,澎湃主办第七届虹桥论坛“新储能驱动未来能源转型”分论坛前瞻沙龙,邀请与会代表来自相关机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探讨中国新能源及储能产业国际化进程,分享成功经验,展望未来趋势,促进国际合作与交流。 11月5日,澎湃主办“新储能驱动未来能源转型”分论坛,并对分论坛进行图文直播,助力提升论坛认知度和影响力,向社会传递“虹桥之声”世界。

燃料电池关键材料催化剂产业化__燃料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什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