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擦边现象背后:不与年龄共向衰老的欲望及巨大市场

admin

“边缘化”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属,现在中老年人也开始加入。

在社交媒体上,越来越多的中老年用户穿着性感服装,跳舞或对着镜头表白,比如“今晚谁来暖我的床?”这样的文案层出不穷,让屏幕前的年轻人摸不着头脑。他一脸震惊,随之而来的是疯狂的转发、讨论,甚至是嘲讽。

在一些年轻人看来,这些穿着黑丝袜、在镜头前旋转摆姿势的中老年人有些不尊重。但话又说回来,年轻人在面对同龄人时远没有那么“严厉”,甚至还公然追求。

从表面上看,这是受到互联网信息茧的影响,这造成了彼此的网络世界之间的隔离。更深层次上,中老年人不随年龄而老的愿望需要正视和正视。与此同时,这背后还隐藏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巨大市场。

中老年人“边缘”奖

在一个很少有人看到的角落里,中老年人正在疯狂地“擦拭”。

这些“边缘”视频往往是在夜间推送。有人穿着紧身上衣和深色网袜,在迷幻的蓝紫色灯光下秀出曲线;床上躺着一个人,镜头对准他的上半身,然后他旁边放着一个枕头,上面写着“今晚谁来温暖我?” “寝具”;还有人利用年轻人的变装风格,穿上JK短裙,随着DJ音乐翩翩起舞,向观众挥手致意。屏幕前留下的年轻人面面相觑。

“原来我以前的生活真是太有趣了!” “原来我是最封建的一个。”中老年人的视频下,这样的评论层出不穷。一个奇特的现象是,这些中老年人的边缘视频一般都会收到几百个点赞、几十个收藏,但转发​​数却是上万次。

不难想象,这背后反映的是另一个关于代际冲突和信息茧房的互联网命题。当拥有网络话语权的年轻人“一不小心”进入中老年频道时,即使是同一个“锋芒”,反应却大不相同。

在毒眼对“男大学生边缘化”的分析中(《当“出海”成为男大学生的新选择》),“边缘化自己”的年轻人并没有受到侮辱或蔑视,反而感觉自己被被“追捧”。 。

男人和女人也在屏幕前扭动身体,展示自己的曲线。年轻人的“缘”可称为“男菩萨”和“女菩萨”。从变现的角度来看,“边缘”也是众所周知的“财富密码”。很多边缘主播开始直播,在江景平地上直播。 “出海”不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句玩笑话,深受年轻人的喜爱。

当中老年人使用同样的招数时,就会引来评论区的各种嘲笑、侮辱甚至举报。这背后的心理并不难理解。

首先,这些“边缘视频”中的用户大多已经不再年轻,随之而来的是逐渐走形、脸部下垂。这是自然的生理衰老现象,不应被嘲笑或批评。但当这些用户穿上渔网袜、黑丝袜和JK裙时,不少网友感到一种错位感,指责他们“老了,不尊重人”。

“真应该让他家人看看,怎么不丢面子?你拍照太丢人了,我看也太丢人了!”当中老年人们正在热烈讨论视频时,一些网红博主站出来这样说话。

中老年擦边,需要被看见_中老年擦边,需要被看见_

(来源:微博)

同时,一个很吊诡的事情是,当男主们在屏幕前赤身裸体,扭着猫尾巴,大喊“紫色啧啧”时,评论区充斥着“爱看,多发点”。 ”和“你我以前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事情。没有人讨论面子和尊严,也没有人想“告父母”。

同时需要讨论的是网上热议已久的“剑卡”。什么样的视频被视为边缘视频?难道要“到处检查、到处擦拭”吗?

从现在讨论的中老年人视频来看,似乎只要穿得更紧、妆更浓,如果再加上网袜、黑丝袜等带有“色情”刻板印象的单品,将能够在镜头前扭动。腰部只是擦伤而已。

其中,确实有穿着暴露的中老年网友,但也有穿着正常只是为了炫耀身材和美丽的中老年网友。 “边界”的界限越来越难以界定。

但对于这些中老年人本身来说,年轻人似乎没有那么大的耐心去探究这到底是自我表达还是过于直白的短视频色情表演。相反,他们统一将其归类为一种社会奇观,并用好奇的眼光看待和嘲笑。

看得见的边缘,看不见的欲望

事实上,中老年人的“棱角”背后,是人性情欲的表现。

正如性学博士斯蒂芬妮·A·桑德斯所说:“性和性行为没有年龄限制。”只是现在的年轻人似乎默认了中老年人没有表达欲望,渴望情欲,渴望被需要。

但中老年人的情欲不但没有消失,反而变得更加强烈。

在杜牧之前对博主“秀才”和“一笑倾城”的分析中(《秀才和一笑倾城:百万粉丝背后的“爱与欲望”》),我们已经看到了这两位中年领军博主的身影。主要有吸引粉丝和吸金的能力。

“秀才”和“一笑倾城”粉丝合计超过3000万,视频累计点赞数超过1亿。 “秀才”喜欢自称弟弟,带着一些含糊而深情的“氛围文案”。

《一笑倾城》的内容比较简单。基本上就是大镜头的脸部特写,搭配中老年用户喜欢的背景音乐,还有眨眼甜笑对口型三件套。有时,它会在田野里拍摄。捕捉抖音上流行的手势舞蹈。

这些年轻人看不懂的视频,在中老年人中却很受欢迎。 “秀才”的评论区全是阿姨们叮嘱他要好好保重身体,要给他送新鲜熟的玉米和红薯。 《一笑倾城》的评论区被称为“老男人的快乐区”,中老年男人纷纷评论。吟诗作诗,必须“纳妾为皇后”。

其实,从中不难看出,中老年人对于美和色欲仍然有追求和渴望。然而,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社交媒体的迅速崛起,这些欲望更加赤裸裸、直接地展现在互联网的公共领域。

以往对于中老年人爱情的探索主要集中在电影领域,比如日本电影《茶》,讲述了老年男性涌向“超成熟年龄”的故事(指55岁以上女性)”应召女郎俱乐部,与年轻一代互为镜像。 《敦友达》;韩国电影《酒神小姐》讲述了一位老年女工的故事; 《恩娇》讲述了七十岁的男诗人和十七岁的女学生恩娇之间的爱情故事。这些电影都聚焦于老年群体。直接展现老年群体的情欲需求、心理状态以及代际思维。

比如电影《恩娇》里就说过,“你的青春不是努力的奖励,我们的衰老也不是错误的惩罚”。

然而,在过去,这些电影作品的艺术表达仍然存在传统的接受者与接受者的关系,但在短视频时代,无论是当面还是通过评论,中老年人更直接地表达自己的愿望。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更接近于共同创造。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短视频的快速崛起为中老年人表达欲望提供了更快捷、更便捷的渠道。这并不局限于年轻人好奇地观看的所谓“边缘”。也有不少中老年博主在短视频平台上展示自己。

比如“穿着旗袍走遍世界”的@fashiongrandma群,就是90后女孩何大龄创建的账号。它带领全国各地的老奶奶们开摩托车、走秀、演讲。 “用时尚重新定义年龄”是他们的口号。这些不满足的老美老奶奶们也在网络上收获了近千万粉丝,其中不乏90后年轻人。

他们都是中老年博主,@fashiongrandmagroup并没有受到年轻人的嘲笑和围攻。反而引起了嫉妒。 “如果我老了也能这么潇洒就好了”是@fashiongnatuan评论区的常见评论。热评。

即使在互联网上,审美也有等级之分。

_中老年擦边,需要被看见_中老年擦边,需要被看见

《性与超老龄社会:面对老年的性》一书曾将老年群体的困境概括为“三无”,即性贫困导致的无聊、性贫困导致的亲人缺失。关系贫困,以及经济贫困造成的缺乏亲密感。没钱就来了。

“边缘博主”和@时尚奶奶团关注的背后,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那些被称为“边缘博主”的中老年人,最有可能是“三无”群体。年轻人调侃Side视频可能是他们“展示自己”的唯一方式,尽管这种方式有时相当离谱。

需求与市场

欲望的背后,直接指向了需要。有需求就有市场。

这种需要不一定是与性有关的生理需要,更多的是情感上的需要。从行业角度来看,也需要更多满足中老年人情感需求的内容产品。

这一点从最近热播的中老年短剧就可以看出。

这些中老年短剧的主角基本都是五六十岁的中年女性,剧情基本都是虐心刺激、节奏快、曲折多。 “一个二十多岁的老板爱上了一个50岁的清洁阿姨,结果发现这个清洁阿姨是我父亲的初恋情人,她隐藏了自己的身份,成为了世界首富。”这样的情节并不少见。此外,这些中老年短剧还充满了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情节,包括孩子与孩子之间的冲突、婆媳之间的关系等等,都可以满足中老年用户的底层需求。

用户角色证明了这一点。艾瑞咨询《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5月调查的1022名微短剧用户中,40-59岁用户占微短剧用户的37.3%,60岁用户占微短剧用户的37.3%。微短剧及以上用户占比为37.3%。上述用户占比12.1%。 “婆媳关系”、“离婚”、“闪婚”、“认亲”等场景最容易引起用户共鸣。

中老年擦边,需要被看见_中老年擦边,需要被看见_

中老年擦边,需要被看见__中老年擦边,需要被看见

《2024年中国微短剧行业研究报告》(数据来源:艾瑞咨询)

更微妙的变化是,中老年男性在短剧消费中开始异军突起。

“春节期间,我们制作了很多典型都市偶像题材的短剧,比如《裴总天天觉得爸爸比儿子重要》《李总,你找错老婆了》。都是年轻人的偶像剧,当时的主要付费群体也是30岁左右的年轻人,春节过后,我们发现这些短剧的主要付费群体发生了变化,中老年男性。 40岁至60岁已成为主要付费用户群体。”这是在接受都市报采访时介绍的。

从这些数据来看,部分中老年用户群体的内容需求得到了短剧的满足,表现出较强的消费动力。但从行业角度来看,目前的这些内容产品对于银色经济的蓝海来说还远远不够。

其实,深究起来,无论是短剧行业的火爆,还是“边缘”视频的泛滥,都是中老年人社会身份被边缘化、内心情感日益主体化的表现。 。

一方面,中老年人渴望孩子的陪伴,但现实生活中,孩子有自己的生活,中老年人的情感需求很难得到满足和寄托。生理需求受到性压抑的社会氛围以及年龄和身份的限制。谈论这种情况很困难,所以我在短剧中找到了陪伴,在“场边”中找到了安慰。

正如武汉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讲师刘天元所说,“短剧往往会带来短期的多巴胺分泌,但中老年人可能需要更多长期的支持和情感关怀。单纯依靠短剧的经验并不能满足他们。儿童和社会应该为中老年人提供更多的陪伴和关爱。”

另一方面,也有精力充沛但仍需要娱乐产品来满足需求的中老年人。这就需要内容产业从用户角度思考,围绕“银发族”开发更多元、更新鲜的内容产品,满足用户体验。

这不仅可以打造“银色经济”的蓝海,还能以内容的形式陪伴中老年人,为中老年人打造网络世界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