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社保卡:就业、消费、文旅等多场景服务的新时代

admin

新增就业、消费、文化旅游等多场景、多元化服务。

“没想到,我是通过电子社保卡找到工作的。”天津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数控技术专业毕业生侯森告诉记者。

拿着电子社保卡还能找到工作吗?原来,在老师的推荐下,侯森使用了电子社保卡中的“在线就业”功能。填写完简历后,他在搜索栏输入“数控”、“机床”等关键词,并在工作区选择“天津市”,相关工作机会就被推送了出来。 “电子社保卡汇集了不同招聘平台的信息,所以工作机会更多,也更可靠。”侯森表示,他与一家燃气设备制造公司成功签约。

如今,电子社保卡不再只是一张办理人力资源和社保业务的卡。电子社保卡通过与各地各部门业务融合,拓展了政务、消费、交通、文化、旅游等领域的多种服务功能。

通过绑定社保卡银行账户,电子社保卡还增加了消费功能。

“电子社保卡不仅可以用来查询社保,还可以在购物时享受折扣。”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市民张女士表示,她在淄博市海汇电器商城购买了一台节能冰箱,并付款了。使用电子社保卡进行支付结算,立即享受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与社保卡服务银行联合打造的“购物满1000元立减”等优惠。

山东组织开展“社保卡惠山东行”活动,推广使用电子社保卡进行“加油打折”“购票打折”等活动;广东、广西、海南推出联合年度旅游卡;据介绍,在移动支付领域,已有26个省份的电子社保卡实现了生活支付、购物结算等功能。

此外,电子社保卡还帮助居民享受更多公共服务。

在广东省中山市东区街道侨岗社区居民李波,使用电子社保卡进入老年食堂。 “以前都是从社保卡里提取养老金,然后再支付餐费。自从推出社保卡‘一卡通’智能餐饮服务后,你只需刷卡或刷脸就可以了。”去食堂吃饭。”李波说道。中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电子社保卡已全面对接“广东省政务服务平台”、“广东省务”等公共服务平台,公众可查询、办理500余项业务。

据介绍,浙江、安徽、江西、山东、广东、四川等地正在积极探索“爱心码”、“校园码”、“信用码”、“人才码”等与电子社保卡的应用,实现“一码”多场景。 《总则》,在一些地区,电子社保卡还可以用来办理房产登记、住房公积金申请等业务。

应用更广泛

到2027年,基本实现全国“一卡通”

近年来,不少使用电子社保卡的居民都经历了变化——服务功能越来越多、应用范围越来越广。

随着区域协调发展的深入和人员流动普遍增加,迫切需要进一步解决人员流动后各项民生保障服务的衔接问题。电子社保卡已成为促进服务共享的重要工具。

今年,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跨省开展工伤保险异地医疗直接结算试点的通知》。随后,北京、山东、河南、内蒙古等地也相继发布试点方案。试点地区群众可使用电子社保卡直接结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住院工伤康复费用和辅助器具配置费用。

目前,电子社保卡正在逐步放开地域限制,扩大服务范围。已开通102条国家级服务、1000余条省市级服务。同时推出社保卡居民服务“一件事”服务区,为公众提供场景化机构查询。 、在线服务、咨询等服务实现同质化服务和全国互联互通。

为促进跨业务、跨地区、跨部门系统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服务融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社保卡“一卡”建设的通知》居民服务》,明确到2025年,“一卡通”政策体系更加完善,省级“一卡通”广泛推行,区域“一卡通”形成趋势;到2027年,社保卡广泛应用于民生服务领域,基本实现全国“一卡”。

如何继续推广电子社保卡,实现全国“一卡通”?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方面,完善全国社保卡服务平台和“一卡”服务区,联动建设推广省级“一卡”平台,形成自上而下衔接的全国“一卡”架构体系;另一方面,开放“一卡”平台基础能力,推动服务资源跨平台共享,依托国家综合政务大数据为相关部门提供数据共享和比对服务。数据系统。

“我们将不断完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服务圈,扩大电子社保卡在就业社保、医疗药品购买、交通、文化体验等领域的应用范围,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便捷的服务,用小卡服务民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中心负责人说。

(实习生施俊如参与采访及撰稿)

本期协调人:刘静文

版面设计:张丹峰

《人民日报》(2024年11月25日第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