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观看视频
今年9月1日,从事媒体工作30多年的吴云水退休。他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而是当了一名文化记者,被分配到张堰村工作。作为平遥人,他虽然对张堰村很熟悉,但也知道文化特派员责任重大,根本不敢大意。
从他落户张堰的第一天起,他就开始忙碌起来。他走访临平、临安等地档案馆查阅大量档案资料,深入村田,了解老党员、老村民的“口述”。留下每个人的怀念回忆。
几个月来,吴云水用脚步“丈量”田埂沟渠,用眼睛“记录”美景,用双手“触摸”历史文脉。张堰村的历史沿革、风俗习惯、特色文化逐渐清晰起来,“文化”“家财”也越来越浓厚。
吴云水告诉记者,张堰村虽然自然资源丰富,历史底蕴深厚,但仍面临一系列发展问题和挑战。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不仅在于挖掘和整理,更在于创新和传播。为此,他结合张堰村的实际情况,以“张堰治水”、“张堰茭白”等诸多“文化名片”为切入点,创新打造“村魂、村韵、村礼、村俗”。技能村“宜润张岩”乡村品牌通过组织文化讲座、摄影展、文艺演出等多种活动,用直观的艺术形式,全方位、多层次推进乡村建设。
不久前举行的第十八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上,吴云水文化特派员工作成果图片展精彩亮相。十多件入选作品中,有张堰村治水遗址和水利设施的记录,也有张堰村农业、文化和旅游一体化发展、生态保护成果的展示,真实展示了张堰村的魅力展现在公众面前。
“我的相机里有上千张张燕的照片,笔记本里有很多关于张燕的故事。以后我会把它们系统地整理出来,通过自媒体平台展示给更多的人。”吴云水说道。接下来,他将组织村干部群众开展自媒体拍摄、采编培训,持续推动“我的张燕,我来宣传”美好愿景的实现。
如今,张堰村的文化氛围越来越浓厚,村民们开始自发参与文化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讲述张堰村的故事。不仅如此,吴云水还调动高校、文艺团体等资源,为张堰村的文化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张堰村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优质资源,为张堰村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乡村振兴。活力。
导演制度|胡作华曹美丽
制作人|高珏
记者|林侃 韩雨婷 王杰
通讯员|于晓飞
致谢 |杭州市余杭区委宣传部余杭区综合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