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以水煮或凉拌方式制作的清淡沙拉,打着“健康餐”的旗号,受到都市白领的青睐。然而,这些“轻食健康餐”真的健康吗?检察院在线索举报平台上发现多起针对此类健康餐的投诉。
“我不想吃太油腻的东西,就点了这个小零食,没想到吃完后胃部不舒服。”类似的消息引起了静安区检察院公益检察官徐岩的注意。为了进一步核实情况,今年3月,徐岩带领团队利用网络平台,挑选了辖区内8家差评较多的商户进行外卖订餐,并及时将收到的轻餐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检测。 。经检测,“XX轻食”等4家店生产的每克食品微生物菌落总数超过100万个。
食品菌落总数过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食品加工、运输、储存等环节可能存在的卫生问题。这是由于食品加工不卫生、配送过程中的污染或储存时间过长造成的吗?为了调查清楚,检察院一一走访了这四家商店。
检察机关在走访中发现,这四家轻食店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问题包括食品加工场所环境杂乱、原料与半成品、成品混放、直接接触食品的容器乱放、厨房垃圾桶无盖、卫生证明未公示等。
静安区检察院调取证据后,举行了听证会。会上,检察机关与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了协商。职能部门将督促涉案企业进行闭环整改。同时,相关职能部门还对辖区内的轻食企业进行系统化管理,通过引入科技力量,为轻食餐厅安装“天鹰”智能远程监管系统,全方位保障食品安全。
今年7月,检察机关再次邀请区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仁爱公益”志愿者参加轻食餐厅“回眸”走访。结果显示,辖区内615个涉及食品生产经营的单位安装了约3000个“天鹰”监测探头。针对鼠患、温湿度超标、人员异常等七类违法作业,实行主动抓拍、自动报警,并实时推送至相关职能部门。
为更好帮助企业规范经营,静安区检察院还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制作了一张生动的餐饮厨房食品安全“十不”海报,分发给100多家轻型企业。该地区的美食餐馆。餐厅在店内张贴海报,提醒厨房工作人员注意相关食品安全要求。
。
为守护人们舌尖上的安全,7月3日,静安区举行以“诚信与脆弱、共治共享食品安全”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仪式。静安区检察院也借此机会进行了法律宣传。
看新闻记者:赵钦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