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2024年10月11日,民政部、国家老龄办发布《2023年全国老龄事业发展公报》称,截至2023年底,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9697万人,占总人口的21.1%。 。情感需求是老年人晚年幸福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群体对幸福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单身老人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伴侣共度晚年。但随之而来的婚姻、爱情纠纷却值得关注。 。近日,重庆市大渡口区人民法院对一起涉及老年人的彩礼纠纷案件作出判决。本案判决明确了老年人为缔结婚姻而提供的财产的性质,尊重老年人表达爱情、彩礼的特殊方式。确定男方为缔结婚姻而给女方的彩礼为聘礼,女方应当返还。该案的判决确立了老年婚姻爱情纠纷的裁判规则,实现了案件的一审立即宣判和解。裁判结果对老年人群体婚恋行为具有较强的指导价值,体现了人民法院为保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服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勇于承担责任。
黄浦江畔的爱情
家住上海黄浦区的徐叔叔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他的家离黄浦江很近。徐叔叔年轻时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单身。面对亲友的关心,他总是说自己已经习惯了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身体逐渐出现了各种状况。长时间的一个人生活,让他感到非常孤独。感觉。为了有人照顾,徐叔干脆在24小时的棋牌室呆了很长一段时间。
2021年初,徐叔叔在棋牌室遇见了自己的“右女儿”金阿姨。金阿姨当时50岁,家住重庆,离婚后一直住在上海。金阿姨和徐叔叔觉得自己是命中注定的,在其他扑克朋友的帮助下,两人很快建立了恋爱关系。相处了一段时间后,两人就把结婚提上了日程。
徐叔叔和金阿姨交往期间,经常吵架,也几次分手又复合。徐大爷的想法是,年纪大了结婚了,需要找人陪伴、照顾。女人应该能够尽力照顾自己的饮食和日常生活。金姨虽然不同意徐叔叔的婚姻观,但始终没有和徐叔叔彻底分手。 2022年6月,徐先生名下的一套房屋被拆迁,他获得拆迁补偿费270万余元。为了和金阿姨结婚后生活更有保障,徐叔和金阿姨决定在重庆买房定居,并登记结婚。
长江边
2023年春节前夕,两人来到重庆市中心,暂时住在金阿姨女儿家。重庆中心城区被长江、嘉陵江环绕。金阿姨的家乡,大渡口区,在长江之滨。抵达后不久,为了表达诚意,徐叔叔就向金阿姨的账户上转了141万多元。金阿姨用47万多元买了一套房子,登记在他们的名下。徐叔叔还给金阿姨和她的妈妈、女儿、阿姨等亲戚买了项链等首饰。
转让几天后,为了进一步表达诚意,徐叔叔和金阿姨在141万余元中签下了70万的《赠与协议》。协议书主要写明了徐叔叔和金阿姨是恋爱关系。与金阿姨相处多年,徐叔深感金阿姨生活的不易。为了让金阿姨晚年生活更有保障,徐叔叔无条件捐赠了70万元。协议签订后,正是2023年春节,原本约定在节后正式登记结婚的两人,在节日期间发生了矛盾。徐叔认为金婶一家不尊重他。金姨对他的生活照顾得不够细心。做饭的时候,他并没有考虑自己不吃辣的饮食习惯。他经常告诉别人他不讲卫生。金大妈一家人对此深恶痛绝。吃饭时他被允许单独使用公筷。当家里来客人时,他被忽视,他成了一个边缘人。金阿姨认为徐叔脾气不好,对家人烦躁发怒,与其他女人有染,容易有暴力倾向。尽管如此,他和家人还是包容他,想尽一切办法让他开心,让他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美好的开始,却意外迎来了冰冷的结局。原本要共度余生且已经购买了婚房的两个人,在一场春节缘分后就结束了。 2023年2月末,两人大吵一架后,徐叔只身回到了上海。
高于争端解决法院
金阿姨回到上海后,主动将10万元还给了徐叔叔。徐叔叔多次打电话给金阿姨要求归还剩余财产,但金阿姨拒绝归还其他财产。 2024年3月,徐大爷向金阿姨户籍所在地重庆大渡口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以退还聘礼和过户为由,要求金阿姨退还购房后剩余的94万元。他们名下的钱约47万元。于远的房子的主人变成了自己的独立所有权。此外,徐大爷还要求金大妈退还8万多元的首饰钱。
在法庭上,金姨认为徐叔违反了恋爱时许下的爱情誓言,未能一直善待他。徐叔叔说金阿姨没有照顾好自己。金阿姨认可徐叔叔转账的金额,但她认为两人分手后,她主动转了10万元给徐叔叔;转让余额中70万元作为赠与协议签订,不应退还; 47 1万多元买的房子愿意配合过户;两人的日常消费已用掉14万多元。徐叔从未说过转移的141万余元是彩礼,也从未举行过彩礼仪式,因此请求法院驳回徐叔的全部诉讼请求。
最终,法院经审理认定,徐大爷转移的141万余元属于彩礼而非彩礼。扣除买房花费的47万余元和金阿姨返还的10万多元后,剩余83万余元,根据两人的恋爱经历、同居等因素,法院判决金阿姨应返还75万元给徐叔叔,并要求金阿姨协助将购买的婚房转为徐叔叔个人所有,拒绝了徐叔叔徐先生的其他主张。宣判后,双方均接受判决并和解,未提出上诉。
裁判分析:
多角度分析判断是聘礼还是彩礼
本案的特殊之处在于,老年人以结婚为目的支付财产的行为性质尚不明确,需要根据案件情况综合认定。本案中,双方争议的焦点是:徐叔的转让行为是聘礼还是赠与?如果金阿姨要退货的话,具体金额是多少?珠宝等礼物应该退回吗?对此,大渡口区法院认为,应当考虑支付财产的目的、支付时间和方式、财产的价值、财产的用途等。
首先,要明确当事人交纳财产的用途。聘礼是指婚姻一方为了结婚目的,按照习俗向另一方支付的财产。认定需要根据财产给付的前因后果、基本逻辑等。就这样,2023年初,徐叔叔和金阿姨去重庆准备结婚。徐叔将141万多元转给金阿姨后,金阿姨用部分钱购买了婚房。由此可见,徐叔叔转给金阿姨的钱,是用于双方结婚的。虽然徐叔发布《赠品协议》表示将向金阿姨捐赠70万元,但《赠品协议》中也明确表示,赠品的目的是让金阿姨的生活“晚年更有保障”。给婚后更自信、生活更有保障的女性送聘礼的习俗,也寓意着与女方共度晚年的美好期待。
二是根据财产支付的时间和方式来判断。年轻人结婚时,通常会有商定结婚时间、拍婚纱照、付彩礼等习俗。根据青年男女的交往史和礼俗活动判断,聘礼相对简单。然而,大多数老年人在表达爱意时通常比较保守。在表达结婚意向时,他们会要求照顾对方的生活起居。他们不太关注年轻人订婚、送彩礼的过程和仪式。由于传统的保守观念,他们通常也不会采用年轻人中送聘礼的方式。这样的话,徐叔叔已经年近七十了,以前从未结过婚。他多次向女方表示,结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一个人来照顾他。徐叔叔的上述言行更符合当前老年人婚姻爱情的普遍需求和行为习惯。
三是从所付财产的价值来分析。据徐叔的说法,涉案的141万余元转账是房屋拆迁补偿金的一部分,数额巨大,并非日常赠与或消费支出。法院经调查,确认两人恋爱期间已分手。没有证据证明两人长期共同居住,且两人在重庆共同居住时间不超过2个月。从徐叔叔和金阿姨的关系和关系来看,徐叔叔没有无偿赠送金阿姨70万元的感情基础和实际需要。综上所述,徐叔为了结亲而转给金姨的141万余元,应该属于彩礼。
第四,退款范围应考虑消费者支出等因素。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订婚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为表达、增进感情而进行的日常消费支出,不属于聘礼。对于徐叔叔要求返还的首饰款,法院认为,该款首饰属于表达、增进感情的日常消费支出,属赠与行为,不予返还。大渡口区法院最终判决返还75万元,是根据该款项的实际用途,综合考虑双方共同生活费用、双方过错、当地风俗习惯等因素确定的,不仅保证公平正义的同时,也充分考虑当事人的利益。情感因素实现了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高度统一。
专家点评:
警惕“黄昏恋”背后的法律风险
冯晓庆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完善养老产业发展。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是落实改革要求的应有之义。本案是依法保护老年人的婚姻爱情。中国合法权益的典型案例涉及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帮助老年人在选择“黄昏之爱”时防范法律风险,是全社会的责任。具体来说,应防范以下三大风险:
第一,谨防婚前大额彩礼纠纷。老年人要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摒弃通过婚姻索要财产、高额彩礼等不良习惯。对于对方要求大额彩礼,老人应多咨询身边亲友,避免盲目转让。如果要向对方支付聘礼,应通过书面协议、证人证言、保存聊天记录、转让笔录等方式明确转让属于聘礼。被告认定141万余元的转让属于赠与,而非彩礼。主要问题是聘礼。它的性质尚未以任何方式得到澄清。此外,为了增进感情,互相赠送的各种礼品和日常消费支出,亲友通常不被视为聘礼。发生纠纷后,法院通常不会做出退回的决定。老年人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并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采取行动。
二是谨防恋爱期间出现小额财务纠纷。老年人表达感情的方式通常与年轻人不同。最常见的方式就是直接通过捐钱来表达爱意。给予金钱的一方不一定知道其中涉及的法律风险,而且很多金融交易都是以借款的名义进行的,但缺乏有效的证据证明某项金融交易是贷款。关系期间一旦双方关系破裂,这些交易数量众多且数额不等的资金交易将成为矛盾最集中的方面,而且很难查清究竟是赠与还是借款。老年人谈恋爱时,应及时留下大额金钱交易痕迹,保留转账记录、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区分贷款和礼物,以增进感情。感情过程中,如果老人频繁遇到对方索要钱财,就要提高警惕,不仅要防止经济纠纷,还要防止婚恋诈骗。
三是防止家庭财产分配纠纷。老年人婚姻与年轻人婚姻显着不同的特点是双方都可能有孩子。虽然老人有婚姻自由,子女也不准干涉,但老人的“暮情”最好能得到双方家庭的支持和理解,否则“暮情”会陷入复杂的纠纷。根据《民法典》关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规定,如果老人结婚,子女可能会担心自己将来继承的遗产份额会减少。老年人在正式登记结婚前必须办理家庭财产分配事宜。老年人应与家庭成员协商,妥善分配家庭共有财产。为了避免纠纷,他们可以选择签订分居协议或遗嘱。尽量用书面形式,格式规范,内容明确具体。最好添加音频和视频记录以邀请共同批准。可以邀请证人,必要时还可以邀请律师和其他专业人士协助。最后,双方长辈应尽可能共同办理婚前财产公证,消除婚前财产纠纷的一切潜在风险。 (本报记者 刘洋 通讯员 刘迅 曾继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