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025 年 1 月 5 日起
上海南站将进入高铁时代
迎接高铁
1月5日新列车运行图实施后,上海南站计划开行列车118.5对,较此前增长31.7%。其中,高铁列车占比60%,主要覆盖杭州、宁波、温州、黄山等短途方向,以及厦门、南昌、郑州、长沙等中长途方向。
为配合高铁开通,上海南站自2024年7月1日起历时近6个月进行升级改造,目前已基本完成。记者近日在现场看到,改造升级后的车站更加明亮,候车室扩大至可容纳9000人等车,穹顶、标识系统、卫生间等也进行了全面更新。
01.
1月5日起
前往杭州、厦门等方向,可在南站乘坐高铁。
上海站上海南客运车间副主任吕红梅表示,1月5日地图调整后,前往杭州、宁波、温州、黄山等短途航线以及中程航线的旅客——以及厦门、南昌、郑州、长沙等长途方向,可到上海南站。高铁。同时,为满足旅客出行需求,车站保留了重庆、武昌、南宁、广州等热门方向的11对常速列车。 “升级改造后的上海南站运输能力大幅提升,预计日均客流量将达到5万人次,比以往增长了40%以上。”
从上海南站始发的列车还可通过上海南回线与沪昆高铁、沪苏湖高铁等线路衔接,进一步完善上海“1小时高铁”比如,想去湖州南浔,也可以乘坐上海南站经停苏州后。火车南站、车程43分钟到达湖州南浔站,下一站是湖州东站,另一趟列车在盛泽站直达湖州东站。
您可以在上海南站与地铁1号线、3号线、15号线之间换乘。如果您要去火车站,下地铁后,可以按照地铁站大厅的引导标志前往铁路入口处乘坐火车。需要注意的是,金山铁路有专门的北入口。
△您可以按照地铁站大厅内的引导标志,从6号出口出去,穿过商场,到达金山火车站乘坐火车。
△也可以从上述地铁6号出口出来乘自动扶梯上行,上地面公交车站旁边的立交桥,进入上海南站
如果乘坐火车到达上海南站,出站后即可乘坐地铁,无需二次安检。
△乘火车到达上海南站后,根据引导标志即可乘坐地铁,无需二次安检。
02.
世界上第一个圆顶透光火车站
候车厅扩建至可容纳9000人
上海南站是世界上第一个穹顶透光火车站,其穹顶是一大特色。记者走进南站候车厅,发现屋顶已经翻新,更加明亮。
候车室也相当宽敞。卢红梅说,通过改造,候车大厅增加了有效候车面积约2500平方米,可容纳旅客9000人。
候车大厅还增设了自助服务区、自助充电吧、智能温控直饮水等便民服务设施。原来的售票处也经过改造升级为综合服务中心,可提供“一站式服务”,通过一个窗口即可实现退票、改签等多项功能。
“鑫尚”服务工作室也进行了升级。包括军事人员等候区、重要旅客等候区、儿童游乐区和母婴室。它还设有专门的检票通道。
△重点旅客候车室
△儿童游乐区
还新增24间卫生间,新增集无障碍、儿童、母婴护理设施于一体的“第三卫生间”。引入了新风系统,并提供热水用于洗手。
卢红梅介绍,候车厅空调设施也进行了升级,实现精准温控管理,照明系统同步优化,203盏白玉兰灯熠熠生辉。车站静态标识及综合显示系统全面更新,标识更加清晰。引人注目。
此外,为了减少旅客进入安检站的等待时间,将原来的9个安检员、20个实名验证闸机增加到20个安检员、40个实名验证闸机,安检能力进一步提升。可增至10000人/小时。安检通道旁增设4个新型轿厢式复位单向门,方便携带大件行李的旅客出站。
03.
升级势在必行
边运营边改造比新建更困难
上海南站于2006年7月1日开通运营,至今已运营18年,每年进出旅客超过3000万人次。为满足新时代铁路客运站建设和旅客出行需求,上海南站正在进行升级改造。必须做。
“与新建项目相比,改造项目往往更加复杂、难度更大,而车站采用‘边运营边建设’的模式,加大了改造难度。”中铁建工项目经理赵永存表示,近6个月的改造期间,上海南站进行了全面升级改造,对出入口和检票口进行了扩建和改造,增加了安检模块和设备。 ,并升级软件系统。系统,优化客流线路,提高车站旅客流通效率;改造增设候机区域至10000平方米,新建公务舱候机区、12306服务台和“欣尚”服务工作室;改造升级售票厅及卫生间、站台等区域以及站房静态标志、综合显示系统等配套系统,全面提升车站综合综合服务水平。
赵永存介绍,此次改造首创“滑轨式移动遮阳篷”结构体系,高效完成了6万多平方米屋顶太阳能板更换和4.3万平方米穿孔铝板改造,攻克了全国最大的车站大楼层。更新和改造太阳能电池板的问题。
朱景设计副总工程师金志阳介绍,本次改造以“保存时代记忆、提升乘客体验、链接地缘文化、激发地域活力”为设计理念,融入海派文化、并秉承“站城一体化”的视角,对原有车站建筑进行创新设计改造。
对于设计团队来说,上海南站改造项目的首要挑战是摸清场地条件,梳理改造要求。此次勘测历时9个月,从屋顶最高点约40米到地下室-14米。可以说,凡是能“钻、可爬、可看、可拆”的地方都被全面勘察过了。 。
此外,一些室内“小配件”也经过精心设计,包括具有南站特色的异形座椅、玉兰形灯具、充电杆、消防栓、垃圾桶等,全部为南站定制,成为一个车站。任何室内空间的点睛之笔。
站内商业区的规划也继承了南站的核心理念,以“梧桐树下”和“海派岁月”两大主题打造独特的服务场所。
经过百余次集中讨论,精心制作了1000多张设计图纸。
作者丨于文彦
编辑丨袁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