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联合国际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助力可持续发展决策

admin

中新网武汉1月8日电 (记者 马芙蓉)记者8日从武汉大学获悉,该校联合英国、新加坡等国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近40年来发现,全球河流中悬浮泥沙浓度平均每年增加1.05毫克/升。相关成果近日发表在《Nature Sustainability》杂志上。

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__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

“河流泥沙量是地球水圈健康状况的指标,也反映了河流沿岸水土保持情况和近海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论文第一作者、武汉大学测绘遥感信息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田立桥指出,准确掌握河流泥沙动态及驱动因素,有利于统筹流域综合治理和治理。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支持。

_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_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

在这项研究中,合作团队将1985年至2020年的遥感观测数据与地面测量数据相结合,生成了过去40年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的长期数据集。通过对全球6000多个河段的悬浮泥沙浓度进行量化,追踪了416个大型河口泥沙入海通量的时间序列动态过程,得到了变化趋势。

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_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_

结果显示,全球67.8%的河段出现了悬浮泥沙浓度的显着变化。其中,43.4%呈增加趋势,集中在亚马逊流域、泛北极圈、青藏高原和中非; 24.4%呈下降趋势,主要分布在东亚、欧洲多瑙河流域、北美密西西比河流域、南美洲巴拉那州。河流域和南非的奥兰治河流域。

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_中外学者揭示全球河流悬浮泥沙浓度变化趋势_

研究指出,亚马逊河入海泥沙增加量占全球总量的25%,这与亚马逊河森林砍伐、极端降雨量增加等因素有关。泛北极圈、青藏高原等高寒地区河流泥沙输送量显着增加,可能与气候变暖下冰川和多年冻土融化有关。

研究还发现,同一流域的河流泥沙变化可能呈现相反的趋势。例如,亚洲三大河流长江、黄河、湄公河,上游悬浮泥沙浓度呈现显着上升趋势,而中下游则呈现显着下降趋势。 。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