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们来回答一下上一篇文章中关于在回购协议的基础上增加资产抵押到底是投资行为还是借贷行为的争论。
很多朋友在讨论的过程中犯了一个错误,就是在抵押资产的加成基础上认定投资行为变成了借贷行为。
这绝对是错误的。如果理解为贷款行为,那么从约定回购承诺、大股东担保、无限连带责任、夫妻共同还款等等开始,就是贷款行为。
当他承诺以后有事以什么价格回购时,就变成了借贷行为,而资产抵押只会让他的承诺更有保障。
我的观点肯定是,它更多的是一种投资行为,更多的是对投资者的一种保护。再说一遍,空洞的承诺是没有意义的。
正如上一篇文章提到的,很多专家将我们的股债搭配解读为我们独特的特色金融,说我们市场化不够,没有契约精神,不懂投资。
这其实是错误的。这些年做尽职调查,我最大的感受就是金融行业骗子太多了。太多了,以至于我几乎觉得没有什么、没有一个是真实的。
你骗我,我骗你,我骗自己,老板骗员工,经理骗资本,公司骗投资者,我们都骗银行,银行也骗自己。
所以在我们这个地区,大家并不真正接受投资失败。难怪我们的投资者素质低,缺乏契约精神。主要原因是骗子太多了。
尤其是一级市场,每天都有很多人批评二级市场,说股市是中国最大的骗局。那里的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欺诈发行、股东套现等手段骗取老百姓的钱。
但我告诉你,二级市场比一级市场强千万倍。二级市场至少是有监管的。交易所、证监会在帮你监管,企业也是各个行业的龙头。别说近两年,光是前10年,都是财务造假盛行的时代。如果你被骗到最后,你手里还剩下一些股票吧?
那么二级市场有监管的时候还是这样,但是没有监管的一级市场呢?这真的只是纯粹的欺诈!当我说这是100%时,有人会跟我争论,但99.99%只是一个谎言。
我从来不鼓励任何人买股票,但如果你让我在买股票和投资一级市场股票之间做出选择,我肯定会推荐你买股票,因为至少你是真正在买股票、在玩股票。
但如果你投资一级市场的股票,情况就不一定如此。你买股权吗?早年的各种低级骗局,比如股权证,很多人以为买了股权,其实就是一张废纸。
您购买了目标公司的股权吗?那家公司真的存在吗?你看到的和你最终买的一样吗?等等,等等。
前10年,股权投资尤其受到一级市场人士的青睐。他们有一种优越感,看不起那些炒股的人。那时候大家都在说天使轮、abcd轮,还有GP、LP、VC、PE、FA。每个创业者都想成为一头出风头的猪,希望能够获得融资,一夜暴富。
现在想来真是病态。
人与人的心是分开的。当有赚钱的机会时我为什么要告诉你?带你一起去吗?没有风险。我为什么不借钱自己做呢?
后来你发现,最赚钱的行业就是教别人怎么赚钱,怎么开店,怎么创业,怎么炒股,怎么理财。
在我从事尽职调查的这些年里,我见过很多不同规模和背景的项目。确实,它不仅仅存在于私营部门,而且私营部门的规模肯定更大。很多背景好的项目也是骗局。不然怎么会有这么多不良资产?
这么说吧,一个既真又假的项目就已经是非常好的情况了。至少有这个东西,至少这个东西是真的,无非就是他说的1比10而已。
还有更多的项目什么都没有,只有几页ppt,根本就是骗局。
比如他跟村里承包了一个山顶,不废话。他向我们寻求融资来发展旅游业和建造冥想酒店。去了三四次吃吃喝喝,然后项目就实施了,哈哈哈哈哈哈。
产品经理开始制作PPT,然后与销售开会,并开始筹集资金。产品经理和销售团队都不知道项目的真实情况,所以很多销售自己都被骗了,真以为自己卖的是一个好项目。
这座可怜的山顶花费了大约一个亿。我记不太清楚了。钱不多,但底层资产是可怜的山顶和 Photoshop 中的几张照片。
这么多年过去了,不知道那个山顶有没有开发出来,但是钱肯定已经到位了。
还有锅炉改造项目,采用德国技术,节能环保。他们总共签了一份合同,但合同从未执行。然后他们利用这份合同和几份假合同开始向我们寻求融资。
技术是真的,但她的国外授权可能不是真的。即使授权是真实的,授权的内容也可能不是那个技术。
如果你去工厂参观的话,是OEM的,一看就知道是别人的工厂。他说的是,他给工厂提供技术和原材料,工厂收取加工费。
我去办公室调查了一下,发现这个办公室是真的,是四环路的一个3层会所,但我看不到任何与他的锅炉改造有关的东西。这是一个健身房、幼儿教育之类的。
办公室里的员工乍一看很假。我告诉你,以后去现场勘察的时候可别偷懒了。如果预约周二去现场,周一可以去,周三、周四、周五另选一天去。这样你就会发现,员工其实都是雇来的演员。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不幸的是,这个项目已经实施了,哈哈哈哈。因为那三层楼的房产是可以抵押的。
锅炉改造肯定没做,但是钱是可以的。
所以如果你在一级市场购买一些节能、环保或者新能源项目,大可放心,它们都是假的。真正的好东西,你绝对不会买。
还有利用森林的融资项目。这时候我才知道树有多么珍贵,哈哈哈哈。
我们用四合院做文创项目,做农产品行业的美团,做茶叶行业的淘宝。
对于您购买的那些金融产品,您永远不知道基础资产是什么。如果是北京的房子或者房产,恭喜你,捡到宝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一个项目融资是100%用于项目本身的。其中大部分是皮革公司包装的假项目。剩下的都是地方政府监管的,必须建设的,都是靠关系的。这笔交易将钱放入了他的口袋。
大家互相串通骗取投资或者补贴大家分享钱。赚管理费太慢,未来也没有收入的可能,所以他们直接串通内外部,假装把钱投资,大家分钱。
你觉得欺骗人的手段高明吗?不但不熟练,还可以说是漏洞百出。为什么可能呢?内外勾结,步步被骗钱。
每个基金销售人员都会告诉你,他们是持牌正规机构,受到严格的资金监管。这是事实,无需怀疑。但银行只能监管资金的第一投资目的地。资金一旦投入,银行就无法再对其进行监管。
比如,股权基金的实际控制人可以指使亲朋好友注册一堆空壳公司。然后通过正规渠道向银行提供正式信息,告诉银行现在基金要投资这些公司,这些公司的项目潜力有多大,还有一堆漂亮的商业计划书(其实都是空壳)。手续已经完成,银行别无选择,只能释放资金。这一切都是合法的、合法的。现在包装空壳、制作商业计划书已经成为一条成熟的产业链,而且价格低得可以忽略不计。
然后资金就投资到这些空壳公司,这些空壳公司都是自己人控制的。此时资金处于无法监管的状态,然后通过各种形式再次转移私用,实现非法挪用。
最初几年,理财产品年化收益10%已经算很低了吧?你有没有想过他的项目需要多少利润才能保证你10%的利润?你算一算,包括管理费、筹款费用、养马喂马的费用,你就会知道,除了贩毒,没有哪个项目能够支撑这么高的利润。
所以我经常说,用你的钱放高利贷的人绝对是好人,绝对对你的钱负责。他们比那些用你的钱投资创业项目的人要好一万倍。
还有一些是知名机构投资的,请你关注。
你的销售人员经常告诉你,某知名机构已经投资了XX项目,2年后上市,没问题。你去检查一下,然后你就真的投票了。你认为这次可靠。
这几年,我只能说这几年,现在已经标准化了。前几年,这个行业里就有专门做代理控股的人。这些大型投资机构可以收取一定费用。
就是你从A那里筹集到的钱,因为A没有信誉,没有信用背书,很难忽悠下一个投资者。你可以商量,找一家国际知名投资机构帮助A代持股份,这样有利于下一轮融资。 。
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行业,否则你不会好奇,为什么很多大型机构投资一些奇怪的项目?
还是那句话,如果真的有好的项目,真的有上榜机会很大的项目,那肯定轮不到你。
也有一些项目做得不错,但可能会因为管理不善而出现资金问题。这里也有欺骗,只不过比较难识别。
我给大家总结一下,像他们这样的公司,最普遍的问题之一就是内控差,腐败现象非常严重,令人发指。
过去,很多明星项目都因腐败而夭折。说白了,就是管理团队无能。原本只能管理100人的企业,突然获得融资,规模扩大到1000人。他不明白,这是因为钱。如果硬币太多,口袋里没有的话他就会觉得不舒服。
这类公司应该重点关注实际控制人的意愿和计划,以及公司目前处于什么状况,漏洞有多大。
去年年底(2023年),我们接触到一个已经准备IPO的项目。在智能化领域,在业界也颇有名气。上下游都是知名大公司,投资方也都是知名机构、名人、当地城投公司。
而且,美国制裁清单上的一切都是一个完美的故事。
我当时就想,这样的项目融资应该很简单,为什么全都到了我甲方的手里呢?
我联系了对方的财务和投融资团队。他们非常优秀并且资质很高。他们可以用中文和英文进行交流。还有两次笔记会议。
审计报告,四大,八大。一切都很完美。
后来,当我向他们索要一些财务信息时,他们的财务系统被破坏并受到攻击。
这是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有些朋友可能不知道,很多黑客专门攻击发展前景好的公司的财务系统和ERP。他们会在不付费的情况下删除数据并使您的公司陷入瘫痪。当时看来花费超过500万,并不算多。
处理这个问题的通常方法是给钱,然后购买安全系统。因为不可能因为这么点钱就耽误上市的进度。
但没想到公司花了4个月的时间才处理这个问题。
第一个月过去了,我们就感觉有些不正常,不明白为什么还是处理不好。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资金肯定有问题。他不能没有钱,但钱的优先级一定要低一些。
这意味着它对上市并不确定。不然的话,你确定的话,已经到了这个阶段了,想要向高利贷借钱,就得赶紧让系统恢复正常了。
然后我开始关注舆论,发现了劳动仲裁维权视频,发现工资被拖欠了好几个月。
我们每个月工资三千万,已经欠了好几个月了。我们的两亿,连工资缺口都弥补不了。
而最大的问题就是实际控制人的意愿。根据我的判断,他对上市已经没有信心了。他之所以仍然坚持上市程序,很有可能是为了给投资者一个交代。
所以这个时候投入的任何金钱,都只会填满无底洞,付诸东流。
这家公司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的融资都非常顺利,而且非常丰富。员工工资高,福利多样。毕竟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然后就是从上到下的腐败,小到几千万的咨询费,小到数十万的购买回扣。
每个人都是腐败的,都是吸血的,所以除了投资者之外,没有人是无辜的。
我们及时刹车了这个项目,但当时有另一个机构投资了它。现在该公司仍在苦苦挣扎。据称,该公司因拖欠费用已停止提供服务。哎,这也太可惜了。
投融资中的骗局我说不完,因为每一个环节都是骗局。因此,当你进行尽职调查时,你必须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人们,质疑他们所说的每一句话和每一条信息。
当然,肯定还有一些或多或少正常的项目。下期我们继续聊增资扩股和买老股的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