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瑞芬2025年全国两会提案聚焦:民营经济、消费提振、乡村振兴与自闭症关怀

admin

澎湃新闻记者 俞凯

今年的全国两会,我准备了多份建议。其中有关于民生方面的,有关于消费经济方面的,还有关于自闭症方面的。

2025 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全国政协委员郁瑞芬是来伊份总裁。近日,她接受了澎湃新闻记者的采访。她透露,在连续三年的时间里,她着重关注了民营经济、提振消费、乡村振兴、童食健康以及自闭症等民生话题。

郁瑞芬是一位民营企业家,她对不久前召开的民营经济座谈会感触很深。她明确表示信心最为重要,还说给民营企业家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如今正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好时机。

郁瑞芬希望未来能有更多民营企业家参与参政议政。在政策制定期间,相关部门可以和企业进行更多的沟通与互动,使政策支持与行业发展相互助力,实现全面赋能。

1

郁瑞芬 受访者 供图

点燃企业家精神

我认为,在如今的经济环境之中,我们民营企业家首先需要具备自信,要相信我们的国家。郁瑞芬表示,民营企业家是从那种“一穷二白”的状况一路发展过来的,期望能够更好地将企业家精神点燃。

她认为点燃企业家精神有以下几点。其一,国家的引领作用。国家的引领能够促使整个经济向好发展,使消费者有胆量去消费并且愿意进行消费。

她说中国人的传统倾向于存钱。让消费者愿意消费并且敢于消费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她今年参加全国两会时怀揣着期盼。她希望两会的召开能够出台更系统的措施,从而对下一步的经济发展以及消费提振起到更强大的促进作用。

郁瑞芬认为,经济逐步复苏的话,消费力就会上去,企业家也就有信心了,而信心是最为重要的。如今是一个变革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变化极大,行业的竞争压力也极大。企业家应当善于运用 AI 技术,善于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提升质量、提高效率,尤其在生产端要提升制造能力,在管理端提升数字化的能力,通过提升这些能力来缓解压力。同样重要的是,企业家需成为学习力极强的领头人。一方面,自身要不断学习新事物、新技术;另一方面,还要成为教育家,带领一群人一同学习成长,以此提升整个团队的能力。企业与政府应实现双向奔赴,携手充满信心地做强经济、做强主业。

让政策和方案更加因地制宜

企业的信心其实也和市场、和消费者买不买单密切相关。

从一名消费行业从业者的角度来看,我看到银发群体在上海总人口中占比很大。这些银发群体在使用消费券时,他们不一定非要更换家电,不一定非要去进行餐饮消费。然而,他们需要民生类的消费,比如在柴米油盐等民生类的基础消费方面获得更实用的补贴,这是银发群体所期望看到的。郁瑞芬接着说,在服务类领域,上海正在推行 15 分钟社区生活圈的消费概念。倘若大家身边以及社区的消费福利提升了,那么对经济会有很好的拉动作用。所以,如何切实地将消费券的刺激方向覆盖到更多的人群,这也是我建议的一部分内容。

郁瑞芬透露,在上海推出提振消费的各种政策期间,相关部门与她进行了交流。这使她意识到,政府部门在制定政策时,能够洞察市场情况,针对不同行业,挑选一部分大、中、小型企业的企业家,共同探讨并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内容,从而使政策和方案更能因地制宜,进一步推动消费活力的提升。

今年上海的新春第一会是优化营商环境大会,且连续第八年推出了优化营商环境行动方案。郁瑞芬作为民企代表,她感到“非常感动”。她表示,在上海营商环境 8.0 版发布会上,有一句话说得很不错,那就是“无事不扰”,这句话让企业家们能够放开手脚,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更好地做好经营。8.0 版十分全面且细致,各个委办局都在积极落实。有这种愿意实干、全力狠抓落实的精神,我相信上海的营商环境会不断变好,能够激活上海的民营经济。

建议校园餐 “远程追溯”

去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郁瑞芬提出呼吁,希望为预制菜进入校园加上一把“锁”。今年在上海两会中,她建议推动上海“校园餐”规范体系的建设。

为何一直关注这个议题呢?郁瑞芬向澎湃新闻记者表明,这与她所从事的行业存在关联,并且也和她身为一名母亲有关。有一组数据让她感到担忧:在中国,6 到 17 岁的孩子中,超重和肥胖率超过了 19%,同时还有部分儿童出现性早熟的情况。基于此,她在 2023 年的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童食健康的提案,该提案后来被评为全国优秀提案。

少年强则中国强,所以要关爱少年儿童。去年的提案中,我呼吁将童食健康、食育教育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今年的童食健康提案显示,通过深度调研发现,导致相关数据不佳的核心原因是家长和学校在童食健康方面的意识较为薄弱。孩子成长过程中,其饮食可能一半在家中进行,一半在学校进行。尤其对于较大的孩子,他们可能会住校。正因如此,校园餐显得极为重要。首先,大家必须重视校园餐这一问题,要具备关于校园餐的相关知识和意识。然后,要想方设法去更好地改善校园餐的状况。郁瑞芬进一步指出,对于 1 - 3 岁的孩子,他们需要摄入哪些蛋白质,一天要吃多少蔬菜、蛋制品和奶制品,应更科学地给学校提供统一规范和指引;对于 3 - 6 岁的孩子,他们需要摄入哪些蛋白质,一天要吃多少蔬菜、蛋制品和奶制品,应更科学地给学校提供统一规范和指引;对于 7 - 9 岁的孩子,他们需要摄入哪些蛋白质,一天要吃多少蔬菜、蛋制品和奶制品,应更科学地给学校提供统一规范和指引。

她说,有了指引后,学校需落实主体责任。这一主体责任体现在选材、加工过程,包含原料的保存与加工,以及成品的配送与加热等方面,要做到闭环且全链条的公开透明。要实现“明厨亮灶”和“远程追溯”,不仅家长能够进行监督,社会也可以进行监督,监管部门更应履行监管责任,共同为童食健康保驾护航,使校园餐更营养、更健康。

1

祝碧晨 设计

本期编辑 邢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