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斯的这次高调访问
凸显了他在特朗普政府中的角色:
撮盐入火的“急先锋”
“该死,这地方真冷。没人提醒我啊。”
当地时间 3 月 28 日正午,美国副总统万斯乘坐的专机在格陵兰岛的皮图菲克太空基地降落。当时寒风凛冽,气温达零下 19℃。他仅穿着派克大衣和牛仔裤,既未戴帽子,也未戴手套,还粗口不断地抱怨着天气的寒冷。
美国对这片极北之地觊觎已久。现年 40 岁的万斯是首位到访的在任副总统。他的左右有夫人乌莎·万斯。还有最近卷入“群聊门”风波的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华尔兹。
格陵兰岛对世界和平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万斯即将启程前往这片丹麦的自治领地之际,特朗普在白宫向记者表示,他认为丹麦知晓这一点,同时欧盟也知晓这一点。倘若他们并不知晓,那么就必须向他们把这一点解释清楚。
万斯此行的目的是传达特朗普的扩张野心,并且敦促欧洲盟友认真对待。在岛上的美军基地里,他直接指责丹麦对这片矿产丰富且极具战略价值的领地管理不善。他还向格陵兰岛人推销说:“你们处在美国的安全保护伞下,会比在丹麦的安全保护伞下要好很多。”
这次的高调访问彰显了万斯在特朗普第二任期里的角色,他就如同撮盐入火般是个“急先锋”。在他上任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已然成为了特朗普政府当中对欧洲盟友最为尖锐的批评者。
3月28日,美国副总统万斯(中)一行在格陵兰岛。本文图/IC
不请自来的代表团
美国有史以来派出了级别最高的政治代表团前往格陵兰岛,然而,他们所受到的欢迎却如同当地的天气一样冰冷。
特朗普政府起初计划让代表团在这片丹麦自治领地展开为期三天的“观光活动”。万斯的妻子乌莎会和儿子一同去参观当地的文化景点以及历史遗迹,还会拜会当地居民,并且观看狗拉雪橇锦标赛。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华尔兹、能源部长克里斯·赖特以及犹他州参议员迈克·李也会跟着一起前往。
万斯当选副总统之后,乌莎逐渐开始进入公众的视野,而她此前一直比较低调。她来自印度移民家庭,和万斯是在耶鲁法学院相识的。在法律领域方面,她比她的丈夫更有成就,曾经为两位最高法院的保守派大法官当过书记员,之后又在旧金山的一家知名律所担任出庭律师。乌莎的一位好友向英国广播公司(BBC)透露,乌莎对其丈夫有着深远的影响。从耶鲁时期开始,她就成为了他的精神导师。
丈夫当选参议员后,这位此前的民主党支持者转变了阵营。去年万斯加入特朗普竞选团队时,乌莎辞去了在那家以激进进步主义闻名的律所的工作。一位了解这对夫妇的人士向《纽约客》杂志透露,万斯和乌莎肯定达成了某种相互理解,“因为他们的所有决定都是一起做出的”。
如今身为美国“第二夫人”的乌莎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对格陵兰岛之行的期待。然而,她在视频中的神态有所保留。当谈到美国赞助的狗拉雪橇比赛时,她说自己一直在和孩子们一起了解这项运动。并且她还表示,比赛所需的精湛技艺和团队协作让她惊叹。她补充说,此行的目的是庆祝两国之间有着相互尊重与合作的悠久历史,并且期望未来我们能够建立更紧密的联系。
行程官宣之后,格陵兰岛和丹麦政府迅速给这一计划浇了冷水。他们一方面表明从未向美方发出过访问邀请,另一方面又批评此次访问极具挑衅性。3 月下旬刚卸任格陵兰岛自治政府总理职务的穆特·埃格德指出,这绝不是一位政治家妻子的单纯私访,“其唯一的目的就是向我们展示实力”。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着重指出,一次有总统最高安全顾问参与的访问,绝不可能仅仅是私人性质的行程。她还表明,特朗普政府给格陵兰岛和丹麦施加了“难以接受”的压力,“对于这种压力,我们必定会予以抵制”。
美国驻格陵兰岛领事馆的官员在民间也遭遇了冷遇。丹麦电视二台有报道称,美国使馆的官员在该岛上挨家挨户地去寻找愿意接待乌莎一行的当地家庭,然而他们得到的回复都是简单且一致的,即“不了,谢谢。”
一家在格陵兰岛首府努克的旅行社起初同意接待美国访团,然而最终改变了想法。这家旅行社在社交媒体上称:“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已经通知了领事馆,我们不欢迎此次访问。我们不能接受其背后的议程,也不想成为随之而来的媒体秀的一部分。格陵兰岛是属于格陵兰人的。”
官方和民间都进行了强烈抗议,万斯也加入其中,并且宣布要与妻子一同前往。他在社交媒体平台发布视频,说看到妻子访问格陵兰岛引发了“如此大的关注”,自己决定不能让妻子“独享这份乐趣”。在谈及此行目的时,万斯批评美国和丹麦长期对格陵兰岛不管不顾,损害了该岛的利益以及全球的安全。他还表示:“我们认为这种状况是能够改变的,所以我要亲自去看一看。”
万斯的加入提升了代表团的规格,然而访问行程却大幅缩减。代表团仅前往皮图菲克太空基地。此基地位于北极圈以北 1200 公里处,是美军在地球最北端区域的部署地,其职责是探测向北美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在冷战巅峰时期,那里曾有 1 万名美国驻军,而如今仅剩不到 200 人。
丹麦方面将此次行程变更视作一次小胜利。丹麦外交部长拉尔斯·拉斯穆森觉得,这表明华盛顿在“缓和局势”。并且,他们改为只访问自己的基地皮图菲克,对此丹麦方面完全没有异议。
威尔逊中心极地研究所的所长丽贝卡·平卡斯在接受《外交政策》杂志采访时表示:这次访问的规格非常高。这表明格陵兰岛已经成为政策议程中的重点。
北极冰层加速融化,使得极地航线更易于通行。格陵兰岛的军事和商业价值因此大幅提升,大国在该地区的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倘若美国获得格陵兰岛的控制权,那么就会显著扩大对北极航道的掌控力。
特朗普对格陵兰岛的兴趣有着很长时间了。从再度担任总统之后,他的执念变得更加深厚。在今年 1 月,他派遣了自己的长子小特朗普前往格陵兰岛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那时候,小特朗普的随行团队把免费食物和“MAGA”帽子分发给当地民众,并且还一起合影留念。然而,很多格陵兰岛人都觉得,那仅仅是一次很拙劣的政治表演。3 月早些时候,特朗普向国会表明,不管用何种办法,美国都必须拥有格陵兰岛。万斯出访的时候,特朗普再次向媒体透露“开疆拓土”的想法:“我们必须得到格陵兰岛。这不是一个‘你觉得我们可以没有它吗’的疑问。我们不能没有它。”
丹麦与美国有防御协议,依据此协议,美国能够随时提升在格陵兰岛的军事存在,既可以新建基地,也可以建设潜艇港口。同时,哥本哈根丹麦国际问题研究所的研究员乌尔里克·加德指出,格陵兰岛的当局乐意和美国公司携手合作来开采资源。也就是说,美国完全可以在未拥有格陵兰岛的状况下,将在当地的影响力扩大,并获取所需的资源。
然而,特朗普一直是以房地产开发商的视角来看待世界的。他那咄咄逼人的姿态完全激怒了格陵兰岛的民众。在 3 月初的时候,格陵兰的民众在他们的首府努克举行了游行。他们手持着红白相间的格陵兰岛旗帜,旗帜上写着“我们不接受出售!”的标语牌。接着,他们一路行进到了美国领事馆。
大多数格陵兰岛人怀有从丹麦独立的渴望,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想要成为美国人。近期的民调表明,仅有 6%的居民愿意接受美国的统治。据当地媒体的报道,倘若美国代表团不顾民意而踏入社区,那么等待他们的将会是大规模的示威抗议。
皮图菲克基地被高墙环绕,它距离努克 1500 公里。在这个地方,万斯不必再次遭遇被抗议者唾骂的那种尴尬。从他上任之后,他在华盛顿肯尼迪中心观看音乐会的时候,以及他带子女在佛蒙特州滑雪的时候,都受到了在场民众的嘘声。
万斯听取了北极安全军事简报之后,向驻军发表了讲话。他首先慰问了驻地的美军。接着,他过渡到对格陵兰岛以及北极战略地位的阐述。随后,话锋突然一转,将矛头对准了丹麦,他说:“实话实说,与三四十年前相比,现在这个基地及其周边地区更加不安全了,原因是我们的一些盟友没有跟上步伐。”他展开说道,丹麦在格陵兰岛的安全架构方面投资不足,没能保护格陵兰人民免受俄罗斯等大国那种“咄咄逼人”的入侵行为。并且他还进一步批评,大部分欧洲国家没有顺应形势,增加军事方面的支出。
万斯在大肆批判盟友之际,淡化了美国或许会通过军事或其他强制方式获取格陵兰岛的说法。他接着描述了格陵兰岛自愿脱离丹麦并建立新联盟的愿景:“我们的信息很明了,那就是格陵兰岛人民将拥有自决权。我们期望他们选择与美国进行合作,因为我们是地球上唯一一个会尊重他们主权和安全的国家,并且他们的安全就是我们的安全。”
3月29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大批丹麦民众聚集在美国驻丹麦大使馆前进行抗议。
特朗普的“急先锋”
听闻万斯在丹麦主权领土上抨击她的政府,丹麦首相梅特·弗雷德里克森愤然回应,她表示这完全不可接受。
万斯在格陵兰岛对北约盟友进行了批评,这一批评很引人注目。然而,与他之前在群聊中对欧洲伙伴所做的评论相比,现在的批评已经温和了很多。
不久前,美国国家安全顾问华尔兹把《大西洋月刊》的知名记者杰弗里·戈德伯格意外拉入了白宫安全委员会的群聊。副总统等人在商讨如何对也门胡塞武装发动空袭时,戈德伯格一直在默默截图,然而群组成员对此却全然不知。
万斯在群聊里对特朗普轰炸胡塞武装的决定表达了异议,他认为这是一个“错误”,并且要求推迟军事行动。万斯还写道:“美国贸易的 3%要经过苏伊士运河,而欧洲贸易的 40%要经过那里。我不确定总统是否意识到,这与他目前对欧洲的态度是多么不一致。”
万斯的初衷不是要阻止美国陷入另一场战争。他的意思是,当下白宫让欧洲承担自身防务费用,这些打击行动或许会释放出矛盾的信号,使外界觉得美国在帮助欧洲保护通往地中海的航道。
国安顾问华尔兹委婉地指出他掌握的贸易数据存在错误,然而万斯依然坚持自己的看法。他直接向国防部长皮特·赫格塞斯发出@:“要是你觉得我们应该这么做,那就赶紧行动吧。我已经对总是为欧洲处理麻烦事感到厌倦了。”赫格塞斯接着说:“我完全能够理解你对欧洲搭便车这种行为的厌恶。欧洲的这种行为太让人悲哀了。”
从这次泄露的群聊对话能看出,万斯和特朗普的外交政策理念存在差异。特朗普觉得能够通过交易达成积极成果,然而万斯对跨大西洋联盟采取了更加强硬且坚定的对抗态度。
万斯比我们此前所了解到的更为反欧。在万斯的观念里,美国的责任仅仅在于维护自身利益,除此之外别无其他。资深美国政治评论员查理·库克进行了这样的分析。
万斯对美国传统盟友怀有敌意,这背后有着深层的根源。2003 年伊拉克战争初期,万斯在高中毕业之后加入了海军陆战队,并且从事媒体联络方面的工作。他对反恐战争感到幻灭,这种幻灭使得他对美国的海外行动产生了本能的抵触情绪,同时也助长了他对跨大西洋联盟的不满。
往届的美国副总统,一直将安抚盟友和合作伙伴当作自己的责任。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里,当时的副总统彭斯曾努力去约束特朗普的经济民粹主义以及孤立主义倾向,而万斯则把上司的极右议程给强化了。
今年 2 月,万斯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进行指责。他以训诫的口吻,指责欧洲领导人不在防务上投入资金。同时,他还批评这些领导人,一边宣扬民主,一边压制极右言论,并且无视选民对移民的担忧。两周后,在白宫椭圆办公室的会议上,万斯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发生激烈争执。他指责泽连斯基对美国“不够尊重”。
万斯的强硬作风使得美国传统的联盟关系出现了动摇。他由此奠定了自己作为特朗普身边“最犀利发言人”的角色。在共和党战略顾问凯文·马登看来,前任哈里斯态度谨慎且甚少发声,而万斯与之相比获得了更多自由。这主要是因为他在应对媒体和批评时效仿了特朗普的手段。
《纽约时报》记者迈克尔·希尔解读道,万斯在外交场合有惊人举动。这显示出,万斯一方面不愿“沦为二线角色”,另一方面又决心不让马斯克喧宾夺主。
特朗普就任总统后的最初两次内阁会议期间,马斯克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其一,他在第一次会议上发表了长篇讲话;其二,在第二次会议中与其他与会者产生了激烈争执。这位亿万富翁在特朗普政府中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时常让副总统相形见绌。《华盛顿邮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进行报道,称马斯克此前大力推荐特朗普选择万斯作为竞选搭档,并且近期两人的友谊没有出现变质的迹象。
特朗普重新入主白宫之后,马斯克在网上多次大力称赞万斯,说他是“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副总统,并且是我们未来的总统”。部分政治分析人士觉得,万斯有可能会成为特朗普之后的共和党接班人,还会在四年后参与总统竞选。
政策分析机构灯塔政策顾问近期在报告中称:现在判定万斯会成为 2028 年共和党提名人选还为时尚早。然而,他已经实施了许多举措,从而为自己塑造了强有力的竞争者形象。
几年前,万斯只是一个资历较浅的参议员,同时也是特朗普的批评者。2016 年,他曾把特朗普比作“文化鸦片”,还担忧特朗普或许会成为“美国的希特勒”。然而,在俄亥俄州参议院竞选期间,他与特朗普的长子小特朗普成为密友,之后万斯与特朗普逐渐建立起融洽的关系。万斯及其政治团队甚至在进入白宫之前,就与特朗普的多位高级顾问建立了私交。这些私交助推了他的快速崛起,同时也为他成为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MAGA)运动的继承人奠定了基础。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政府研究项目的资深成员伊莱恩·卡马克曾进行分析,他指出特朗普选择万斯,实际上是挑选了一个“更年轻、更具魅力且更擅长表达的自己”,以此来强化其政治主张。不过,这位年轻版的特朗普还没有得到上司对其继承人地位的认可。在今年 2 月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当被问及是否将万斯视为四年后的继任者,特朗普直接回应道:“不。”他接着说,万斯具备一定的能力。不过,现在就对他做出评价还为时尚早,因为我们才刚刚开始。
3 月下旬民调汇总机构 Real Clear 的数据显示,有 44.9%的美国人对万斯持负面态度,42%的美国人对万斯持正面态度,其净支持率为负 3.2 个百分点,这一净支持率略低于特朗普的负 0.9 个百分点。
大多数美国副总统的民调表现较为平庸,然而在任期刚开始的时候,他们通常不会被公众所讨厌。当拜登担任奥巴马的副手时,他在首年是以 53%的支持率以及 29%的不支持率开始的。彭斯在任职的第一年,其支持率和不支持率都在 40%左右,表现得很一般,但相较于他的上司特朗普来说还是要好一些。
《华盛顿月刊》的政治编辑比尔·舍尔提及,如果没有特朗普的明确支持,万斯若想在四年后的总统初选中获胜,就只能凭借强劲的民调支持。可是,他起步状况不佳,上任仅两个月的支持率比哈里斯同期的还低,甚至有可能创造出民调历史上新任副总统的最糟糕纪录。如果不能提升民调支持率,那么万斯有可能会像彭斯那样,成为一位无法获得本党总统提名的副总统,且他会是继彭斯之后的又一位。
记者: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