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O成员国达成大流行病协议草案 全球公共卫生治理迈出关键一步

admin

积郁成疾会诱发哪些病_应对气候变化的两大核心问题_

世界卫生组织(WHO)成员国经过三年多的艰难谈判,在当地时间 4 月 16 日正式就《大流行病协议》草案达成了一致。随后,该草案被提交给 5 月召开的第 78 届世界卫生大会进行审议。这一协议被看作是各国在强化全球防备下一次大流行方面所迈出的关键一步,同时也是全球公共卫生治理机制的重要进步。

世界卫生组织在 4 月初召集了 15 个以上国家以及 20 多个地区卫生机构、卫生应急网络和其他合作伙伴。就在草案达成前不久,这些参与方参与了一场名为“北极星”的模拟演习。该演习模拟了一种虚构病毒引发全球疫情的情况,共同对世界卫生组织新建立的“全球卫生应急队”(GHEC)机制进行了测试。

一位参与此次演练的世卫官员接受澎湃新闻()采访时称:世卫组织以多种方式助力成员国更优地应对未来大流行病及其他卫生威胁。除 GHEC 框架外,世卫组织借助“大流行和流行病情报中心”,推动疫苗研发与公平分配的进展,以达成更快速、更具针对性的应对。《大流行病协议》把这些倡议整合到了一起,目的是要保证未来的应对具备公平性、及时性以及有效性。

大流行病协议终达成共识

此次协议谈判在 2021 年 11 月世界卫生大会特别会议期间设立的政府间谈判机构开始,目的是推动在世卫组织框架下构建一项全球性的防范与应对大流行病的国际协议。谈判进程曾遭遇阻力,不过在 2024 年举办的第 77 届世卫大会上,各国政府再次表明承诺,争取在一年时间内完成谈判,最终于本周完成谈判并形成了草案文本。

世卫公报显示,协议草案的核心内容有:建立病原体获取与惠益分享系统;采取切实行动来预防大流行病;建设各个地区的研发能力;推动卫生产品的技术与知识进行转让;动员一支素质高的全球卫生应急队伍;构建协调的财政机制;以及构建全球供应链和物流网络等配套体系。

世卫组织强调,协议确认了各国在其境内公共卫生事务上的主权。协议明确规定,不得将协议内容解读为赋予世卫组织干预、命令或改变国家法律与政策的权力。协议也规定,不得强制各国采取特定行动,比如边境限制或强制接种等。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声明里说,各国通过就大流行病协议达成一致,制定了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协议,其目的是提升全球安全,同时也展现了多边主义的生命力与合作潜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 1 月 20 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了行政令。他宣布退出世卫组织,并且削减对外援助支出。他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担忧。然而,世卫组织指出,在美方缺席的情况下,各成员国依然达成了这一框架协议。这被视为一次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胜利。

演习气候风险触发疫情

世卫组织在协议达成前不久的 4 月初同步组织了代号为“北极星”的全球模拟演习。这一演习是新建立的“全球卫生应急队”(GHEC)机制的首次实战测试。350 多名卫生应急专家参与了此次演练,他们来自 15 个以上国家以及 20 多个地区的卫生机构和合作伙伴网络。

演习模拟了一种虚构病毒在全球范围内暴发并引发严重疫情的情景,这种病毒名为“猛犸痘”。通过这样的模拟,来检验各国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响应机制、协调能力以及资源调动水平。

一组科学家和纪录片制作人在北极地区按照演练设定挖掘出一头长毛猛犸象的遗骸,在此过程中无意中释放了一种古老病毒。这种病毒具备与天花和猴痘类似的特征,其致死率高达 30%。随着病毒开始扩散,全球各地的重症监护病房迅速达到饱和状态,卫生系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演练将病毒暴发后的三周进程在两天内呈现。第一天模拟各国刚开始的响应情况,对信息共享、风险评估以及紧急医疗人员调配的能力进行测试;第二天设定疫情已经扩散到多个国家,部分地区的卫生系统处于超负荷状态,演练各国在存在政策分歧的背景下的国际协调以及联动机制。

世卫组织在演练过程中正式把这一虚构病毒命名为“猛犸痘”。同时,世卫组织宣布其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并且,世卫组织启动了临时建议发布与加速诊疗产品研发的“研发蓝图”机制。

上述世卫官员称,此次演练检验了新设 GHEC 的协同效率,还揭示了在全球疫情负担不均且资源分配不平衡时协同应对的复杂性。演习促使各国识别出在突发疫情中可能出现的协调障碍以及行动迟缓等方面的短板,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世卫组织在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中担任技术协调者与资源平台的角色。

此次演习假设的场景并非完全是凭空构想的。世卫组织在演练简报中指出,因为全球气候变暖趋势持续,北极地区的永久冻土正在加快融化,有可能释放出长期被冰封的古老病原体。并且这一风险被当作未来大流行病潜在的重要触发因素。

相关科学研究显示,古代病毒能够在永久冻土中存活数千年之久。并且,人类对于这些“史前病毒”几乎完全没有免疫力。基于此,气候变化成为了全球公共卫生安全方面日益严峻的新挑战之一。

此次模拟演习最终设定的病毒传播被遏制了。世卫组织承认,真实世界里的疫情演变过程与演习相比要复杂得多。真实世界中的疫情演变过程远比演习复杂。

谭德塞称:这次演练向我们表明,只有各国发挥其主导作用,伙伴之间紧密协作,全球才能够更好地应对下一个大流行。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自去处理全球卫生危机。“北极星”行动显示出,全球合作不但有可能,并且是极为重要的。

哥斯达黎加卫生部的副部长玛丽埃拉·马林博士在演习结束之后指出,这次演练的目的是通过实战来检验国际机构应对跨境卫生威胁的协调机制。同时,高效的信息流动以及互操作流程,是能够实现快速应对的关键所在。

谭德塞在本月早些时候公开进行了警告。他称新一轮大流行病“可能在二十年后出现,也可能明天就暴发”。同时他强调这种情况在流行病学中被视为“不可避免的事件”。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此次协议草案得以达成,演练也得以举行,这展现了全球在重塑卫生安全体系方面迈出了重要的步伐。

澎湃新闻记者 刘栋 实习生 孙旺琪

(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