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午后,烟台海域上举办了一场风格独特的新闻发布会。由烟台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与烟台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主办的“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主题的记者见面会,聚焦文旅产业链,于耕海1号·山海海洋之星隆重启幕。在此次见面会上,烟台地区的三家文旅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就烟台文旅产业链的发展机遇展开深入讨论,并积极规划未来发展的新方向。
烟台举办的海洋主题发布会,呈现了一种别具一格的场面,这不仅展现了烟台文化旅游的创新精神,同时也生动地映射了该产业的兴旺景象。
耕海1号海洋牧场综合体。 YMG全媒体记者 童佳怡 摄
我市的文旅产业链是其中的十六条产业链之一,在链长制的指导下,烟台市在文旅项目的建设和招商引资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去年,时光塔等11个新项目落成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成功举办了17场招商推介会。崆峒胜境、仙境蓬莱等17个项目被纳入山东省推动文旅深度融合、促进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重点项目名录。此外,举办了550多场全域全季活动,创新性地举办了38场大型演艺活动,总计带动消费额达11亿元。“仙境烟台”在激发消费活力、推动经济发展、塑造城市风貌以及增强民众幸福感等方面表现突出,不断突破地域局限,为烟台文化旅游产业链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强劲动力。
打造链上的“科技范”
创新推出“5G+海洋牧场”的发展模式,构筑全国最大的单体养殖水体,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技术创新到生态保护,再到产业融合,此次新闻发布会的举办地耕海1号,正是烟台文旅产业链借助科技力量开启新篇章的杰出代表。
烟台耕海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王官磊在见面会上透露,通过全产业链的深度融合,打造了“养殖、加工、文旅”三位一体的闭环模式。他强调,运用技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了整个产业链的智能化管理。这一举措揭示了耕海1号在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上实现共赢的创新策略。
耕海1号项目运用了“从养殖环节确保供应、在加工环节提升产品价值、在文旅环节创造独特体验”的全方位思考模式,从而使得其价值链得到了深度开发。该平台采纳了“智能网箱、人工鱼礁以及底播增殖”相结合的立体养殖方法,并在海底布置了17万立方米的生态鱼礁。借助“贝类、藻类、海参”等多营养结构的养殖技术,能够实现每年生产出15万公斤的高品质海水鱼类。同时,通过精心的深加工手段,我们提升了产品的附加价值,从而在全国海洋牧场领域中,打造出了领先的出境水生动物养殖基地。每年,这里能够接待超过15万的游客,游客们可以亲身体验现钓现吃、海洋研学之旅以及各种海上运动等活动。
科技不仅为生产提供支持,还把生态保护与文化旅游体验紧密连接在一起。正如王官磊所言,耕海1号海洋牧场的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部技术创新、政策创新以及产业融合的探索之旅。该全国首创的休闲型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采用“蓝色粮仓与蓝色文旅”的创新型模式,为我国海洋牧场开辟了一条多元化发展的新路径,成功塑造了一个可复制、可推广的现代海洋牧场建设的“齐鲁典范”。
打好链上的“生态牌”
最初,长岛旅游集团仅以单一景区管理模式为主,但随后逐步演进,形成了能够为游客提供涵盖“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等全方位一站式服务的综合体系。依托于丰富的自然资源,该集团成功推动了文旅资源从保护、活化到升级的全方位跨越式发展。
长岛旅游集团有限公司的党委委员兼副总经理吴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集团以核心景区的运营为引领,促进旅游交通、休闲娱乐、餐饮住宿、海岛研学以及旅游商品等五大领域的全面发展。他们致力于从强化基础设施、拓展应用场景、培育发展动力和优化生态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努力打造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一条环环相扣、协同发力的产业链条清晰呈现——
在基础设施对产业链的赋能作用上,国家5A级旅游景区的创建被作为关键抓手,以此推动旅游基础设施的全面升级与改造。借助智慧景区的建设,成功实现了网络全面覆盖、智能导览系统、智能监控体系、智能票务系统以及智能卫生间等五大核心功能的落地。
在推动产业链的营销活动激活过程中,我们专注于为游客量身定制个性化体验,塑造独特的品牌形象,进而促进餐饮、住宿等消费场所的人流提升,确保品牌的影响力真正转化为产业链的经济收益。
在拓展产业创新、延伸产业链的过程中,我们着力打造海岛研学的新品牌,首次在全国范围内提出并成功实施了“海洋生态全域研学实践岛”的构想,进一步推动了“旅游”与“教育”两大产业的跨界整合。
在推动绿色低碳产业链优化方面,我们正致力于打造海岛旅游产业的新发展模式。我们与中建山东投资公司携手,共同推进“零碳物业海岛”项目的实施。通过“生态保护、品质提升、价值转化”这一完整的循环体系,为产业链注入了绿色发展的活力。
长旅集团秉持“全域景区化、景区全域化”的发展理念,致力于旅游资源整合、产品创新及服务升级。集团通过硬件设施的升级改造烟台文化创意产业园,巩固了发展基础;通过场景创新,拓宽了发展边界;通过生态合作,提升了旅游价值。这样,长岛旅游产业链不仅延长了长度,也增强了厚度,持续提升了“山东好品”海岛品牌的知名度。
打磨链上的“烟台味”
去年落成的苹果屋,不仅将苹果文化的趣味性和创意进行了融合,还促进了苹果成为烟台市的一大标志性象征。
以秦始皇东巡寻仙这一历史文化为核心理念的特色海上旅游品牌“寻仙号”,已然蜕变成为了一座漂泊在海洋之上的文化地标。
烟台地区涌现出“苹果屋”“寻仙号”等众多新兴网红打卡点,近年来它们频繁受到广泛关注。这些地点所蕴含的烟台特色,无疑为新绎旅游在文化旅游产业链中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新绎旅游专注于交旅融合业务,其业务布局在“有岛海湾”,其中蓬长湾负责运营岸线旅游驿站、陆岛旅游航线以及海岛景区,而在芝罘湾则设有岸线商业街区和海上游航线。这一介绍由新绎旅游烟台公司的副总经理、虹口1920街区的总经理、烟台市旅游景区协会的秘书长、鲁东大学研究生合作导师赵佳君在见面会上进行。
激活本土文化,焕发生活活力。新绎旅游在烟台地区深耕细作,成功推出了大黑山岛石楼、海岛摄影、孤独咖啡馆、糖果主题游船等一系列网络热门项目,同时在岸线上也推出了蓬莱盒子文化创意咖啡馆、苹果屋艺术售卖店以及苹果花园等网红景点。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旅游品质和效率,而且以更加充满活力的形象,主动融入烟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之中。
生态保护与传承文化,以及促进产业进步,这三家企业以“海洋”作为核心元素,激发出了资源整合与文化旅游融合的活力。在山海的恩赐与创新的动力相遇之际,一条融合了经济、生态和文化价值的“黄金产业链”应运而生,它勾勒出了烟台“经略海洋 文旅融合”的壮丽图景,同时也助力“仙境海岸 品重烟台”的品牌迈向更宽广的海洋。YMG全媒体记者 王晓丹 张洁 通讯员 旅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