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众多博主在网络上发帖透露,一个称作“MaskPark树洞论坛”的海外加密群组正在大范围传播涉及我国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
7月25日,D女士在腾讯新闻的“热问”栏目中,针对“境外论坛曝光偷拍我国女性私密照片视频”这一话题,分享了自己的亲身遭遇。
今年五月,D女士发现她的私密照被前男友在Telegram平台的“MaskPark树洞论坛”上散播。事发后,她立即着手进行法律维权。然而,由于该论坛并未实行信息实名制,注册用户甚至可能使用匿名号码,而且聊天记录可以随意删除,这使得用户行为具有很高的隐蔽性。时至今日,D女士的维权之路依然困难重重,尚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她觉得,自己的执着使得事件受到了广泛关注,呼吁追究责任的声音也愈发高涨,“我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勇敢地站了出来,期盼社会能够给予援助,同时希望媒体能够保护受害者的隐私,对受害者展现出更多的友好,如此一来,大家才能鼓起勇气说出真相。”D女士如此说道。
D女士在腾讯新闻“热问”中发声。图/腾讯新闻App截图
【1】被陌生男性骚扰,发现隐私泄露
今年五月,一位不熟悉的男士在社交平台上向我发送了信息,进行骚扰,导致我们的对话并不愉快。随后,他告知我自己的隐私照片已经被泄露。D女士对此持有怀疑,便开始与对方交谈,试图了解更多信息。她发现泄露信息的渠道是Telegram平台上的“MaskPark”频道。当她看到自己的照片时,她推断出照片的传播源头是她的前男友赵某。
D女士表示,当她发现自己的私密照片遭到泄露时,感到极度震惊。更令她感到惊愕的是,她在论坛的相应频道中发现了大量女性被非法偷拍的照片与视频。
拍摄目标可能是论坛用户的配偶或女性亲友,亦或是公共场所中的不相识女性。D女士透露,照片和视频中涉及的受害者年龄跨度大,偷拍地点分布广泛,群内成员甚至公然发表低俗言论、编造谣言、进行不雅幻想。而且,群管理者还根据照片和视频的内容设立了多个群组。“这些群组众多,内容都极其低俗。”
在浏览该论坛的过程中,D女士注意到,论坛的成员们使用一套只有“自己人”才能理解的隐秘语言。例如,“双向”一词意味着双方会互相交换各自持有的私密照片或视频;“试探”则是指某些成员在传播受害者的照片和视频时,会故意透露受害者的联系方式或社交账号,目的是让其他成员尝试联系这些女生,试图赢得她们的芳心。“五月份,那位在社交平台上对我进行骚扰的不认识的男人,他其实是在对我进行‘试探’。”她这样说道。
某博主对MaskPark论坛上频繁出现的词汇进行了详细研究。图片来源于社交平台。
D女士表示,自从MaskPark论坛受到广泛关注,一些博主对其进行了数据抓取与分析,从中提炼出了出现频率较高的词汇。这些词汇有助于我们了解论坛成员在讨论什么话题,然而,群组成员之间的私密对话可能并未被完全捕捉。该频道涵盖的内容种类繁多,部分内容免费,部分则需要付费。而付费用户往往通过使用虚拟货币进行交易,以此来规避监管。这些群组中不仅包含AI换脸技术,还涉及销售隐蔽摄像头、摄像头改装等不合法的灰色产业。
在搜集资料的进程中,D女士察觉到Telegram上存在另一个频道,其性质与MaskPark极为相似。那些类似的外国平台和链接很可能远不止这些。在发声揭露的过程中,她亦收到了一些网友转发的其他网址和平台信息,其中一些网友正是隐私被泄露的受害者。
Telegram上,另一个类似的频道群聊内容讨论了人工智能进行人脸替换的技术。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2】信息泄露者从公司离职,MaskPark论坛被删除
尽管D女士坚信赵某是泄露信息的罪魁祸首,然而,她在维权的过程中却遭遇了重重困难。
D女士在隐私泄露事件发生后,曾与前任赵某正面交锋。赵某声称仅将照片和视频传给了三人,但D女士对此表示怀疑。鉴于D女士身处国内,而赵某持有加拿大国籍,且在美加州工作,她随即考虑向国外警方报案。
当地警方透露,赵某或许触犯了该地区的“报复性色情罪行”。借助境外警方的协助,D女士已向特定的网络性犯罪举报平台提交了相关资料,并试图寻求当地公益律师的援助,然而,截至目前,她尚未收到任何回应。
随后,D女士向赵某供职的企业投递了邮件,并在社交媒体上公开揭露了赵某的行径。“我认为他的所作所为已构成犯罪,理应受到法律的惩处。”她联络了赵某的同事,经过交流发现,赵某曾将个人隐私视频和联系方式分享给同事,而她并非唯一受害者。“此外,他还散布了另一位前女友的私密照片和视频。”
D女士透露,那位同事未能找到赵某泄露其隐私的任何证据,因此他试图联络另一名隐私遭受泄露的前任女友,意图共同追究责任,然而对方同样予以了拒绝。
尽管维权和追究责任的过程异常艰辛,然而D女士坚信持续揭露问题是有益的。尽管她的公司并未对她的邮件作出回应,但她从那位同事那里得知,那位负责人已经离开了岗位,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一种惩罚。
在维权初期阶段,D女士将社交平台上的叙述主要集中在了自己的不幸经历上。她曾坦言:“起初,我并未意识到如何有效地曝光论坛。”自7月份起,她在发布内容时,会占用较多篇幅来描述MaskPark的情况。她强调:“我的发声并不仅仅是为了个人的权益,MaskPark上还有部分用户的行为比赵某更为过分,肯定有人比我遭受的痛苦更深。”
D女士为了搜集相关资料,曾在MaskPark论坛低调地参与讨论。她不禁感到震惊,因为这个境外论坛的众多用户中,竟然有不少是中国境内的男士。他们的网名大多采用中文,交流时也使用中文。更有几次,她在他们的聊天内容中看到,他们竟然在公然谈论自己偷拍的是我国的城市。
D女士观察到,该频道用户具有很高的隐蔽性,并且非常狡猾。注册Telegram账号极为简便,无需提供任何真实身份信息,甚至可能使用的是虚假的手机号码。此外,该平台还特别设置了禁止截图的功能,用户甚至可以单方面删除聊天记录。这种情况导致许多隐私被恶意传播的人即便进入该论坛,也难以搜集到足够的证据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D女士透露,MaskPark论坛现已不复存在,事件引发关注并持续发酵后,相关群组的交流活动显著减少,网站备用链接亦已被清除。尽管他们尚未遭受法律惩处,但此举至少表明他们感到了恐惧,这无疑是一件正面的事情。D女士如此评价。
MaskPark论坛内有大量群组。图/受访者供图
【3】维权“好难”,在支持中获得底气
在腾讯新闻的热门讨论帖中,D女士发表观点称:“遭受伤害的人承受着心理压力,众多女性担心事件一旦曝光,会对个人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她们只能选择保持沉默。”
曝光和维权的这段时间里,有许多D女士觉得“好难”的时刻。
账号发布内容频繁遭遇平台封禁;在评论区,充斥着众多质疑以及带有“受害者有罪”色彩的侮辱。D女士也曾有过短暂的自我怀疑,她表示:“他们的话很难听,但我是个心胸宽广的人。即便我并非完美无瑕,赵某的过错和应受的惩罚显然更为严重。”
在记录下个人遭遇之后,D女士心中不禁忧虑,生怕读者因而感到惊慌、消极,甚至产生极端情绪。然而,她强调道:“这些事件确实发生过,我写下来是希望借此提醒大家,切莫掉以轻心,务必加强对自己隐私的保护。”同时,D女士还表达了一个愿望:“我也希望我的经历能够引起相关部门的关注,使得犯罪者受到应有的震慑和惩处。”
在社交平台上获得关注之后,赞同的声音持续增多,我感到自信倍增,同时也衷心希望那些与我遭受同样伤害的人能够鼓起更大的勇气。
一些遭遇相似的女士通过私信向D女士分享她们的故事,并寻求指导与援助,她们意图勇敢地维护自己的权益,然而,她们又因担忧可能遭遇的压力与风险而犹豫不决。“我深知她们的担忧,社会对女性的道德标准似乎更为苛刻。”
因此,我恳请社会各界共同发声,让那些隐私遭受侵犯的我们感受到有人伸出援手,同时期盼舆论能够给予我们更多的保护与善意,这样大家才能鼓起勇气发声。”D女士如此表达。
D女士已在加州警署推荐的IC3网站,即美国互联网犯罪投诉中心,重新提交了报案资料。同时,国内网络警察也取得了与她的联系。“他们向我表示,尽管可能无法立即处理,但国内可以为她建立案件档案。我正在权衡此事,预计很快就会在国内进行立案。”D女士这样说道。
九派新闻记者 李韵聪 实习记者 莫彩燕
编辑 万璇 肖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