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窑陶坊作品
陈志雄与他的陶瓷作品
取陶土
团成球
造坯型
旋坯体
查看电窑烧制的作品
陈志雄向游客讲解陶艺
“以无欲之态去观察万物之妙,用泥火锤炼出匠人的心意”,在牟平区养马岛那座独具特色的院落中烟台陶瓷原料,这副大门上的对联能够轻轻拨动观者的心弦。这扇大门背后的世界,属于陶瓷匠人陈志雄,是他的“世外陶园”。
陈志雄认为,陶具有粗犷、质朴、厚重的特点,就像男士一样;瓷则显得细腻、精致、高雅、漂亮,如同女士一般。陶和瓷虽然同出一宗,但却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品质。
陈志雄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他在烟台陶瓷领域已从业 28 年。1994 年至 2008 年期间,在瓷厂的磨炼为他奠定了坚实基础。中国虽是陶瓷的发祥地,然而更高层次的骨瓷却是在国外得以升华。在企业中,他经常出国去学习国外先进的工艺,这开阔了他的眼界。
如今的陈志雄,不再拘泥于仅通过陶瓷外形和品质来判断优劣。意境成为他评判作品的唯一标准。他静下心,一方面追求境界,另一方面追求作品的感染力。他期望别人看到他的作品时,能看到触动自己心灵的部分,而非仅仅看到一件精美的陶器或瓷器。精致细腻是一种美,粗犷朴实也是一种美。或许有人觉得,仅从外表上看,我的作品存在缺陷。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而言,缺陷是光阴留下的痕迹,每一道斑痕都蕴含着难以言传的从容与谦逊。
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就已发明了陶器,“China”的含义为瓷器。在陈志雄的心中烟台陶瓷原料,陶瓷不仅仅是一个物件,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与传承。身为一名陶瓷匠人,陈志雄觉得有责任传承和创新这份传统文化。作为烟台的陶瓷匠人,他更有责任为烟台的陶瓷事业贡献力量。
陶瓷与我们的生活联系紧密,几乎每个人每天都要用到陶瓷。然而,大多数人对陶瓷文化的了解非常少。书本上的知识仅仅是文字,倘若不接触水泥沙土,不接触火,仅仅通过看课本,是无法懂得陶瓷所蕴含的奥妙的。
陈志雄正在打造陶瓷研学基地,目的是让陶瓷文化深深植入未来一代的心中。他认为光想不做认知难以提高,光做不想则没有思想和高度。在研学基地,一切真知源于自然,也将依托于自然并超越自然。在陶瓷文化中深耕细作的陈志雄只关注过程,不关注结果,因为他坚信只要过程是好的,结果自然就会好,把事情做到极致,结果自然会好。
一起走近好品山东·烟台手造,与陶瓷艺术来一场美丽约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