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台电梯申请了更换补贴,但只有1台获得了批准,杨浦某小区的遭遇并非孤立现象。不少市民向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进行了投诉,指出社区在推动老旧电梯更新过程中存在不规范行为,这导致了换梯补贴的无法享受。
为了缓解社区的困境,政府实施了一系列便民措施,其中包括将老旧电梯的改造项目纳入了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的支持行列。这些政策的实施需要各个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作为执行主体,它们的专业水平直接关系到政策成效的好坏。在老旧电梯改造过程中,部分社区的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方由于对政策具体内容缺乏认识,出现了诸如“补贴尚未到位工程却已启动”、“维修资金短缺时电梯制造商先行垫付”等问题,结果使得他们无法获得相应的补贴。
社区治理若急于求成,往往事与愿违。例如,老旧电梯更新未能获得补贴的情况,不仅揭示了部分业主委员会和物业管理公司在治理能力方面的不足,还凸显了政策实施过程中信息不均衡、监管不到位等深层问题。类似情形在小区改造过程中也时有发生,比如在规划车位时,错误地以为“铲除绿化无需补充”,结果导致需要重新整改,进而造成资金上的损失。
社区治理的成果,不仅可以从项目实施的迅速性中窥见,更可以从政策推行的持久性中感受到。要解决社区的难题,不仅需要居委会、业委会以及物业管理这三方共同努力,还要求相关部门构建协同机制,防止因信息不对等而使政策执行出现偏差。只有通过整合社区治理的力量,增强治理效果,才能切实达到“便民工程”的原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