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苏州极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极易科技,正全力向香港交易所发起首次公开募股的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极易科技的核心业务板块——“品牌至消费者的解决方案(线上业务)”在2022至2024年的报告期内,其收入呈现持续下滑趋势;为此,公司积极拓展“品牌至企业的解决方案(线下业务)”以实现收入的增长目标。
视觉中国图
2024年,尽管收入较上年有所提升,极易科技的年度利润却实现了翻倍增长。这一成就得益于极易科技在销售费用上的逆势下降,降幅接近两成。具体来看,员工成本和仓储费用的减少幅度分别超过了两成和三成。
在报告所涵盖的期间,极易科技对第一大客户A的依赖程度显著,其贡献的营收比例依次为72.0%、48.1%和38.8%。观察持股情况,该客户A极有可能指向京东。
大力发展线下业务板块
极易科技宣称自己是我国顶尖的数字化零售全面运营提供商以及丝绸之路电子商务领域的服务企业。
极易科技的财务报告(申报稿)揭示,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其营业收入依次为11.17亿元、13.56亿元以及14.00亿元,同期实现的净利润分别是3758.30万元、2487.00万元和4982.20万元,净利润率分别达到了3.4%、1.8%和3.6%。这一数据显示,极易科技的净利润率偏低,且利润存在较大的波动性。
具体分析,极易科技的核心业务分为三大领域——即面向消费者的品牌解决方案、面向企业的品牌解决方案,以及品牌资产管理和具有商业开发潜力的创意资产商业化运营。在这三大业务中,面向消费者的品牌解决方案是极易科技的主要收入来源,然而,其收入在报告期内呈现下降趋势,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88.5%逐年减少至2024年的60.2%。
极易科技针对消费者的品牌解决方案涵盖了两种主要模式:一是通过线上渠道进行产品经销,即极易科技从品牌合作方购入产品,再转售给电商平台;二是运营服务模式,这种模式与经销模式不同,公司并不直接购买产品,而是仅提供相关服务。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极易科技在品牌至消费者解决方案方面的收入有所下滑,这一变化主要由于线上渠道经销模式收入的减少。具体来看,这一细分业务的收入在公司整体收入中所占比例,已从2022年的81.1%逐年下降至2024年的52.4%。
因此,极易科技在报告期内着重推进了“品牌至企业解决方案”的业务领域,该领域的收入比例自2022年的5.7%逐年显著增长,至2024年已攀升至35.3%。在此业务模式中,极易科技向品牌合作方购置商品,再将这些商品转售给诸如沃尔玛、大润发、麦德龙等大型线下零售商。这些零售商随后会自行将商品销售给最终消费者。
仓储费用同比降超三成
尽管2024年的收入与上年相比略有上升,但为何极易科技的盈利却实现了同比翻倍的增长呢?
实际上,观察毛利数据可知,极易科技在2024年的毛利达到了2.02亿元,这一数字甚至比2023年的2.09亿元有所减少。在这背后,极易科技的线上销售渠道所涉业务在2024年毛利率持续下降,然而,其运营服务模式的毛利率却从2023年的39.4%显著跃升至55.1%,而其为企业提供的品牌解决方案业务的毛利率亦从2023年的1.4%大幅上升至2024年的5.40%。
易科技在其招股书(申报稿)中阐述,2024年品牌至企业解决方案业务毛利率显著增长,其背后原因在于,随着该业务的不断壮大,公司已具备更强大的议价实力,进而得以与众多毛利率较高的优质品牌伙伴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
关于2024年运营服务模式业务毛利率同比显著增加的缘由,极易科技在其招股说明书(申报稿)中并未提供相应的说明。
《每日经济新闻》的记者在2025年6月26日向极易科技的电子邮箱发送了采访请求,但截至稿件完成时,尚未接到任何回应;6月27日,记者多次尝试联系极易科技,然而电话那头的语音提示始终是“正在通话中”。
2024年的营收较上年同期略有上升,然而,极易科技的销售费用却呈现相反趋势,从2023年的8355.6万元锐减至2024年的6810.1万元,降幅接近两成。具体分析,极易科技的员工成本在2023年为3852.6万元,而在2024年降至3022.1万元;仓储费用方面,2023年的支出为1842.5万元,2024年则减少至1226.4万元。这两个方面的成本均有显著下降,员工成本降幅超过两成,仓储费用降幅更是超过三成。
针对此情况,极易科技在招股书(申报稿)中阐述,2024年公司通过运用AI(人工智能)技术提升了运营效能,同时减少了员工开支;同年,公司业务量有所上升,进而使得第三方仓储服务供应商所收取的费用比率有所降低。
存在客户与供应商重叠
极易科技的招股书(申报稿)揭示,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主要收入来源集中在前五大客户,其中2022年这一比例达到了77.3%,2023年下降至58.7%,而2024年进一步降至56.2%。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第一大客户A对公司收入的贡献尤为显著,其在2022年的收入占比为72.0%,2023年降至48.1%,2024年进一步减少至38.8%。由此可见,极易科技的经营状况对其第一大客户A的依赖程度较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观察到,极易科技面临一个现象,即客户和供应商的身份在该企业中有所交叉。在2022至2024年间,极易科技的前五大客户名单中,有两家客户同时也是其供应商。具体来看,极易科技从这两家客户那里获得的销售收入分别占据了公司总收入的73.1%、50.7%和43.9%。同时,这两家供应商对极易科技的采购额分别达到了公司总采购额的12.8%、12.7%和8.3%。
在2022至2024年间,极易科技的前五大供应商名单中,每家都有至少一家既是其供应商也是其客户。极易科技对该供应商的采购金额分别占到了公司总采购金额的11.4%、11.1%和7.9%,而通过向其销售所获得的收入则分别占到了公司总收入的72.0%、48.1%和38.8%。据此分析,这位既担任供应商又担任客户角色的供应商,正是极易科技的第一大客户,即A。
极易科技在其招股书(申报稿)中阐述,之所以出现客户与供应商角色交叉的现象,主要源于公司一方面向这些客户销售品牌产品或提供数字零售综合运营服务,另一方面又从它们那里购买品牌产品、营销推广工具及服务。
值得指出的是,该第一大客户A不仅是极易科技的股东,还拥有极易科技9.5%的股权。查阅招股说明书(申报稿)可知,截至最后可行日期,京东邦能也持有极易科技9.49%的股权。京东邦能作为京东及其美国存托股份在纳斯达克上市的综合可变利益实体,曾在2018年向极易科技投入了2500万元资金。因此,极易科技的第一大客户A可能就是京东。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