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5:烟台机场高质量发展的辉煌十年

admin

YMG全媒体记者 慕溯 通讯员 常征 许茜 摄影报道

2015—2025。

有人说,这是烟台机场高质量发展的10年;

有人说,这是烟台机场向着更快、更高、更强迈进的10年;

有人说,这是烟台机场与城市共荣共生的10年。

2015年5月28日,一夜转场,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正式投用。

烟台火车站 机场_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发展历程_烟台机场高质量发展十年

在过去的十年里,烟台机场的通航客运城市数量已由原先的44个扩展至现今的80个,共保障了65万架次航班的起降,服务了将近7000万旅客,同时运输的货邮总量超过了62万吨。

在过去的十年里,烟台机场实现了从莱山至蓬莱的跨越,完成了从一期工程向二期工程的过渡,正坚定地向着成为“面向日韩、东南亚中转国内便捷的关键城市,以及中日韩航空货运的核心集散地”这一宏伟目标稳步迈进。

在过去的十年里,烟台机场作为对外开放的先锋阵地,承载着城市的憧憬,带着勇往直前的信念和责任,为烟台民航工作者划定了奋斗的方位,共同描绘了烟台这座城市腾飞的壮丽篇章。

时间拉回到2009年的一则报道:

备受关注的烟台新机场建设事宜,历经六轮专家的深入研讨,民航局于3月27日对外公布,该新机场的选址最终确定为蓬莱潮水地区。

很快,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新机场的选址在蓬莱是否科学合理?这对烟台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面对提问,相关部门针对地形特征、区域影响力、调研深入细致以及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等方面,逐一进行了详细回答。

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发展历程_烟台机场高质量发展十年_烟台火车站 机场

提及内容包括:建设烟台蓬莱新机场,此举将有力推动烟台地区经济发展,尤其是北部沿海经济产业带的显著增长;同时,对构建胶东物流枢纽具有重要意义,并有助于提升烟台的城市形象。

正如他所说,烟台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拥有了发展国际贸易、先进制造业、物流运输以及休闲旅游等产业所需的开放条件,这为该市新机场在国内航空网络布局以及拓展国际航线提供了可能性。

2015年5月28日,烟台蓬莱国际机场正式投入使用。该机场设施完备,能够容纳波音747等大型飞机的起降需求。其货站面积达2.6万平方米,在当时山东省内机场中位居首位。值得一提的是,新机场自启用后仅一年时间,便在航班航线数量、安全服务质量以及创新突破等方面实现了显著提升,迈出了“三步大跨越”。

——民航腹地更加广阔。

拓展航线网络规模,增设并恢复营口、盐城、福州、大庆、西宁、张家界等六个机场航点,引入八家航空公司至机场运营。当年,客运航线累计达到66条,每周平均出港航班数量约为487架次。此外,还有五家货运航空公司在此运营。伴随着航线航班网络的不断扩展,当年旅客吞吐量达到了5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超过了5万吨,各项数据均创下了历史新高。

——安全服务更“接地气”。

烟台机场致力于优化服务水准,现已推出自助手机值机功能。旅客只需关注烟台机场官方微信公众号,便能在手机上便捷地完成航空公司代理的值机手续,同时还能查询航班动态及其他相关信息,极大地方便了旅客。此外,烟台机场的运营效率显著提高,成功实现了无有效投诉、无服务失误的“双零”服务目标。

——邮货吞吐再创新高。

烟台机场高质量发展十年_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发展历程_烟台火车站 机场

烟台机场着力推动韩国货运航空业务,此举不仅拓宽了新机场的国际物流领域,同时为烟台在发展中韩自由贸易、跨境电商以及中韩快递等高价值航空货运领域提供了充沛的运输能力和完善的货物中转、流转及集散服务网络,使得韩国货运航空在省内乃至全国的机场中处于领先地位。

2019年2月,山东省机场管理集团正式挂牌,烟台机场随之纳入其统一的管理与运营体系。作为一条至关重要的“空中黄金通道”,在集团实施的一体化管理与协同化运作的助力下,烟台机场得以持续发展。

该年度,烟台机场凭借区域经济快速增长的收益以及集团化运作模式所激发的显著规模效应和辐射效应,旅客吞吐量实现了迅猛增长,成功跨越了千万级客流量大关,跃居中国大陆地区第39个达到千万级旅客吞吐量的机场,同时助力山东省成为全国第三个、江北地区首个拥有三个千万级旅客吞吐量机场的省份,这也标志着烟台市正式开启了民航业的快速发展新纪元。这举措不仅有助于烟台从交通末梢地位转变,而且显著提升了烟台在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竞争力。

交通发展水平影响着城市的进步程度及其未来的成长潜力,同时也为交通的飞跃提供支持。显而易见,新机场不仅促进了人流的增加、物流的流通,还带动了资金流的涌入,以及产业的重新整合与均衡,它标志着从“交通中心”向“价值中心”的转变,实现了将“流动”转化为“留存”的超级平台。

2024年6月28日,烟台机场二期工程正式投入使用,转场运营。工程新增了33个近机位、6个值机岛、72个值机柜台以及32条安检通道。航站楼内集成了购物、餐饮、文化体验和商务展示等多种功能,具备了满足年旅客吞吐量达到2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达20万吨的快速发展需求的条件。

相匹配的是,城市候机楼的一个接一个投入使用。比如黄渤海新区的凯悦嘉轩城市候机楼、莱山区的东方海天城市候机楼……这些城市候机楼,作为“城市会客厅”以及便民工程的关键成果,凭借其卓越和全面的服务,为城市的进步和民众的出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烟台机场高质量发展十年_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发展历程_烟台火车站 机场

“留量”远不止这些。烟台机场积极把握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核心、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推动的新发展格局的战略良机,致力于推进“直通欧美、畅达日韩、连通东南亚”的三大航线体系建设,航空物流业务正迎来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打造日韩航空货运桥头堡——

在交通高峰时段,韩国航线的航班每周达到41次烟台火车站 机场,而日本航线的航班每周则有17次。在山东省内,韩国航线的货运航班数量和货物承载量均高居首位。

打通东南亚空中货运桥梁——

为响应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成员国间的互联互通需求,烟台机场充分发挥日韩航班密集的优势,构筑了连接东南亚与日韩的航空货运中转枢纽烟台火车站 机场,显著缩短了国际间货物运输的周转时间。同时,机场还增设了新加坡、吉隆坡、曼谷等国际客运航线,并在今年重启了芽庄包机航线的运营。

加速全球网络布局——

烟台接连开辟了通往意大利米兰、比利时列日以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洲际货运航线,此举极大地扩展了通往欧洲各国的空中货运网络,有力地促进了烟台在国际化产业链和供应链中的深度参与,进一步加深了烟台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融入。

烟台机场高质量发展十年_烟台蓬莱国际机场发展历程_烟台火车站 机场

烟台机场致力于“大物流”战略布局,成功引入“菜鸟烟台优选仓”,构建了“跨境电商集货仓库+海/空干线全链条服务”的创新模式,使得韩国包裹能够实现“次日达”或“隔日达”的快速配送。目前,该仓库已储存了包括3C产品、美妆、服装、汽车配件、渔具、日用品等在内的超过4万个品种,预计到2024年,将发送全球出口包裹达14万个。库内包裹75%发往韩国,25%发往其他国家或地区。

挪威的三文鱼、俄罗斯的帝王蟹,它们在烟台进行中转、分流,之后便继续“飞”往其他国家和地区。烟台机场勇于尝试供应链领域的新模式,并与产业链上下游展开紧密合作。该机场与国家级重要冷链物流基地加强了联动与对接,成功运营了12年的“樱桃航班”。这一航班已从最初的临时包机发展壮大,如今已构建起以顺丰、邮政、京东为核心的航空物流运输网络。同时,烟台机场还开创了“互联网+樱桃”的全新全货机鲜果电商运输模式。

2024年11月20日,烟台民航高质量发展大会成功举行。在此次大会上,烟台机场携手众多单位,签署了一系列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齐心协力,致力于打造“干支通,全网联”的航空运输体系。此举旨在推动航旅产业的深度融合,并促进地方资源的有效开发。

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发展理念新颖、发展目标明确、发展动力充沛、发展路径清晰、发展效益显著。烟台机场,作为烟台市重要的空中通道和对外交流的窗口,其对城市的价值早已超越了临空经济范畴,它已成为推动区域发展、助力产业腾飞的强大动力源泉。

今年5月21日,烟台机场携手日本名古屋中部国际空港株式会社,召开了战略合作推进会。双方就客货业务拓展、市场营销推广、人力资源管理与服务品质提升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旨在推动两地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烟台机场,作为连接中日两国的重要枢纽,目前已开通至名古屋和福冈的客运航线,同时,从7月1日起,烟台至东京的客运航线也将重新启动。通过增加航班频率和密度,该机场正为促进中日两国在商务和旅游领域的全面复苏提供有力支持。

机场,它既是一个自带“吸引力”的都市,又是城市吸引投资的重要“引力源”。在过去的十年里,烟台机场始终致力于解答“如何为城市的交流与产业升级增添价值的助力”这一课题。烟台机场也计划在接下来的十年里,持续探寻这一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