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老师,我们这批应届生对就业充满热情,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在上海的定居政策表现出浓厚兴趣,想知道我们能否获得相应的帮助与支持。
当然可以,我们将搭建平台提供协助。请贵校先行调查了解学生的具体需求,我们这边将承接订单并予以解决。
近期,一场专为2025届毕业生设计的定制化公共就业服务活动在上海音乐学院正式启动。
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引入了一种新型的服务模式,该模式包括“高校毕业生直接下单——人社部门接收订单——学校与企业进行有效对接”的流程。收到需求清单后,我们便启动了“一对一”专员服务机制。根据专业特色,我们结合毕业生在教育培训、策划、运营等领域的就业意愿,从众多企业中精挑细选,最终确定了30多家符合条件的企业。在这其中,昂立教育、小荧星、曼伦商贸、思凡凡思文化演艺公司四家企业脱颖而出,被选为参与现场招聘活动的优质企业。此举标志着我们服务模式从过去的“大水漫灌”转变为如今的“精准滴灌”。
优质企业参与,提供多元岗位
此次招聘活动中,众多企业提供了各式各样的职位。位于徐汇区的上市公司昂立教育,紧跟市场的发展潮流,新设立了银发事业部,致力于打造“快乐公社”项目。该项目专注于为40岁以上的群体提供生活服务,目前已成功开设了两家“公社”,并且计划在9月份再增设四家。项目负责人向记者透露,本次招聘涉及艺术教师和社长助理两个职位。在艺术教师岗位上,招聘方着重考察应聘者的教学经验和人际亲和力;而对于社长助理岗位,则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沟通技巧。此外,公司为员工准备了健全的薪酬体系和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表现突出者有机会迅速晋升至管理层。
曼伦商贸,这家同样被列为徐汇区重点企业的公司,自1999年创立以来,其发展态势一直稳健。2011年,它与全球家用清洁和个人护理消费品领域的领军企业利洁时共同组建了合资公司。伴随着互联网内容经济的迅猛增长,曼伦紧跟时代步伐,目前正面向社会广泛招募直播主播。公司期望能够吸纳到充满活力、对主播职业充满热情的多元化人才。不论应聘者是否有相关行业经验,企业都将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估。”企业招聘人员表示。
企业现场介绍招聘岗位
这些优秀职位同样吸引了众多毕业生的热情关注。在招聘会现场,来自数字媒体专业的王同学兴奋地说:“这种定制化的服务真是太贴心了!企业提供的新媒体运营职位与我未来的职业规划非常吻合,我已经和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达成了初步的合作意向。”
强化校企政联动,打通就业堵点
徐汇区不仅提供了众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对毕业生在沪发展的政策需求给予了极高的重视。在前期对需求进行排查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发现,来自艺术类院校的毕业生在就业方式上呈现出多元化特点,他们在政策方面的需求差异也相当显著。为此,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携手区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现场对毕业生进行了深入解读,内容涉及最新的人才落户政策。同时,他们还介绍了高校毕业生社会保险补贴的相关政策,以及“乐业上海第一站”以及各区设立的“15分钟就业服务圈”站点等本市提供的公共就业服务途径。
校企政三方深入沟通
此外,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在活动启动前,别出心裁地举办了校企政三方供需对接会。在此次会议中,双方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与交流,一方面,助力企业更深入地了解毕业生的专业特长和职业期望;另一方面,也让学校能够实时把握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变化。活动结束后,昂立教育的相关负责人感慨道:“这种提前进行的沟通,使我们能够及时调整岗位需求,今天收到的简历与岗位匹配度显著提升。”
据了解,徐汇区就业促进中心在建立“一校一策”服务档案的同时,还利用大数据技术进行人岗智能配对,进一步推动了“徐汇就业集市进校区”的系列活动。他们把岗位信息、政策内容以及指导服务直接带到毕业生面前,通过这种创新的方式,成功解决了毕业生从校园步入职场的最后一步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