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系百姓·法惠民生!烟台公布9大类20件为民法律服务实事清单

admin

在昨日举办的“情系百姓·法惠民生”法律服务活动新闻发布会上,烟台市揭晓了包含20项具体内容的为民法律服务清单,共分为9大类。这些事项紧密关联群众最关切、最迫切、最直接的法律需求和问题,旨在让民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服务的存在,体验到法治带来的温馨与关怀。

20条为民法律服务实事

提升民生法律服务效能

烟台普法考试网_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_烟台为民法律服务实事清单

在发布会上,市司法局副局长杨秀全详细介绍了20项便民法律服务工作:包括推行法治扶贫“千人行”、“先锋岗”和“结对帮”项目;设立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点;组建烟台市律师志愿服务队伍;全面推广公证“暖心”服务计划;构建“法润万家”法律服务联合体;成立知识产权人民调解机构;推进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的建设;扩大医疗纠纷调解的领域和覆盖面;举办“走进社区,贴近百姓,关注民生,促进和谐”的司法鉴定人进社区活动;开展“法润烟台,服务民生”的司法鉴定大型广场宣传活动;打造烟台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创办“法治烟台”电视普法专题节目;举办“宪法进万家”主题宣传活动及“我与宪法”网上法治漫画、微视频征集竞赛;增加法律援助案件处理数量;落实法律援助点援制;建立看守所法律援助工作站;提供更加便捷的网上和线上法律服务;实施贫困服刑人员家庭救助项目;开展社区戒毒康复指导工作;以及推动亲属与服刑人员远程探视。

这九大类别共二十项便民法律服务举措,融合了司法行政、律师服务、公证、基层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法治宣传教育、法律援助、监狱戒毒以及社区矫正等多项职能,全面满足了群众最关切、最迫切、最直接的法律需求和问题。

杨秀全表示,我们的宗旨在于竭尽全力拓展民生法律服务的范围,优化民生法律服务的品质,增强民生法律服务的效率,并更加主动高效地保障民众的合法权益,真正满足民众在新时代对法律服务的全新需求和期待,从而使民众在法律服务过程中获得更多满足与愉悦。

法治扶贫“千人行”

亮出“真招实举”

烟台为民法律服务实事清单_烟台普法考试网_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

记者观察到,“法律惠民20条”中每一项都体现了切实可行的措施,旨在解决长期困扰民众,尤其是偏远和海岛地区民众面临的城乡法律服务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并为此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市司法局计划在“千人行”、“先锋岗”和“结对帮”法治扶贫活动中,选拔并指导1000名杰出律师及基层法律服务人员深入“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岗位,前往6000余个村(社区)开展超过10000场次的现场法律服务。同时,在贫困偏远山区及海岛上设立30个“党员律师法治扶贫先锋岗”,开展深入结对帮扶,全方位投入法治扶贫事业。同时,我们需挑选那些热衷于公益事业的杰出律师,组建一支律师志愿服务队伍烟台普法考试网,并策划实施多达100场的“律师志愿公益行”系列活动。

烟台为民法律服务实事清单_烟台普法考试网_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

为便于保障员工权益,我们将携手市总工会及市律师协会,于全市范围内设立十个“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以此拓宽律师为职工提供服务的渠道和覆盖范围。我们将挑选热衷公益事业的杰出律师,组建律师志愿服务团队,并策划实施一百场“律师志愿公益行”活动。

市司法局将采取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致力于推进“12348山东法网”的广泛运用,对“网上问法”栏目进行改造升级,并确保12348咨询热线24小时有人值守,构建一个融合远程法律咨询、实体法律服务预约以及法律援助申请等多功能的综合性公共法律网络热线服务平台。

小额继承公证简易程序

满足个性化需求

烟台为民法律服务实事清单_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_烟台普法考试网

群众对法律服务的需求正日益显现出多层次、多领域、个性化的趋势,为此,“法律惠民20条”计划将增强法律服务的供应能力、改善服务质量与效率作为关键策略。具体措施包括,全面推行公证“暖心”服务计划。这包括,一方面,设立便捷的绿色通道,提供预约、延时、上门以及便民等多样化服务。大力推广公证法律援助服务,针对残疾人、老年人等有特殊困难的群体,确保应援尽援;同时,简化公证流程,对于涉及5000元以下银行存款的遗产继承案件,实施小额遗产继承的简化公证程序,以此提升办理效率,便于当事人顺利获得小额遗产。

法律援助犹如困难群众的坚实后盾烟台普法考试网,市司法局计划增加法律援助案件的处理量,深化“点援制”的实施,特别关照农民、农民工、失业下岗人员、老年妇女儿童、失独家庭以及犯罪嫌疑人等群体,力求实现“应援则援、能援即援”的目标,确保全年法律援助案件数量超过6000件。同步构建法律援助人才资源库,同时,对律师事务所及律师名录进行充实与优化,以便于求助者能够挑选到心仪的援助律师。

烟台市职工法律服务站_烟台普法考试网_烟台为民法律服务实事清单

针对众多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法律惠民20条”提供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例如,在处理医疗纠纷方面,该政策计划扩大医疗纠纷调解的领域与覆盖面,促使全市范围内的各类社会医疗机构以及驻烟军队医院都被纳入医疗责任保险的承保范畴,力求实现医疗责任保险的全覆盖。此外,还计划试点推广医疗意外保险,加强医疗风险分摊机制,并优化医疗纠纷的人民调解工作。

致力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努力减少离婚现象,我们将强化婚姻家庭人民调解组织的构建,全面实施芝罘区婚姻家庭纠纷调解的新模式,并在全市各个县市区广泛设立婚姻家庭纠纷调解委员会,确保实现调解工作的全面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