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航首航28年沉浮:从拉开经营大幕到走向被国航收购?

admin

本文于2021年4月1日首发于航旅圈,略有删改

1994年12月26日,这一天标志着山东航空的诞生,一个由山航涂装的运-7飞机首航济南至济宁,开启了该航空公司经营的历史篇章,距今已有28年。

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航发展历程

山航首架运-7飞机,图片来自山航

山航历经28年发展,实现了从支线向干线的转型,并在全国范围内打造了庞大的三角战略网络。此外,2022年,山航更是引进了全货机,正式开启了客货兼顾的新篇章。

山航在疫情冲击下连续刷新亏损纪录,至2021年底负债累累,亟需股东注入资金。与此同时,其股东国航亦意图通过增资,达到对山航的完全控股。

山航在这28年中经历了哪些沉浮?为何最终走向了被国航收购?

成立之初:高歌猛进

1993年,我国废除了乘坐飞机必须携带介绍信的规定。自此,民众只需出示身份证等有效证件,便可轻松购买机票。此举标志着乘机出行对普通大众的开放,同时也催生了一大批地方航空公司的崛起,如同春雨后的竹笋般迅速涌现。

山东航空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即老山航,同样是在这一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于1994年3月获得了国家民航总局以及山东省委、省政府的正式批准而成立。该公司的主要股东是持有90%股份的山东省经济开发投资公司,该投资公司后演变为山东财金集团。老山航的总部位于济南。

资源稀缺,为避免与民航总局直属的核心航空公司正面交锋,山航在成立之初,如同众多同期诞生的航空公司一般,决定以经营支线航班为主,并引入了相应的支线机型。

山东省经济繁荣,且作为我国人口众多的省份,使得山东航空得以迅速成长。1996年,山东航空成功引进了3架737-300型飞机,并随后从南航那里租赁并最终购得了4架萨博340型飞机。

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航发展历程

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航发展历程

山航萨博340飞机,图片来自《中国民航机型大全》

至1997年,山航的旅客运输量逼近六亿人次,其座位利用率高达71.5%。在这一年,山航主动延伸货运服务范围,成功开通了代为南航执行烟台至韩国的货运航线,该航线以代码共享的形式运营,同时也是国内首条由地方航空公司负责代理的国际货运航线。

然而,正当“齐鲁之翼”山航高歌猛进,即将迈入三岁诞辰之际,中国民航领域内的一场激烈争斗悄然降临。

1997年11月,民航总局实施了“单一票价,多样折扣”的票价改革措施,此举在一定程度上赋予了航空公司调整票价下浮幅度的自主权。该政策的初衷是将企业推向市场,以促进民航业的市场化改革。然而,这一政策却导致部分骨干航空公司利用市场份额优势,在特定航线展开低价竞争,并向代理商提供高额返利。与此同时,众多航空公司也因承受着激烈的竞争压力,纷纷加入了这场“票价战”。

尽管民航总局在1998年5月和11月两次介入干预这场内部纷争,然而其力量已经不足以改变中国民航连续盈利的势头被打破的现状。在那一年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我国各大航空公司普遍出现了亏损现象。

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在刚刚崭露头角的山航,竟然在这场激烈的内部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为数不多的实现盈利的“幸存者”。在1998年,山航的净利润率在国内二十多家航空公司中位居第四,净利润排名第五。进入次年,山航的收入净利润率更是大幅攀升,突破了10%的大关,达到了与近几年国内低成本航空相当的水平。

根据山航在2000年招股书中透露的数据,山航在内斗风波中依然实现盈利,这主要得益于其业务与竞争激烈的骨干航司的重合度不高,中小型飞机的运营成本相对较低,以及积极拓展包机、货运等市场,开设电话订票服务,并在济南提供免费送票上门等举措,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市场认可度和旅客的满意度。

改制上市:扩张失利

1999年7月29日,山东省体改委发布了鲁体改企字第88号文件,正式批准了对老山航的改制项目。此举旨在为山航未来的上市之路奠定基础。

9月18日,老山航携手浪潮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山东华鲁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省水产企业集团总公司以及鲁银投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发起人协议,旨在共同创立山东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紧接着,在12月13日,山航股份正式完成了注册手续,宣告正式成立。

在此次改革过程中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老山航(即如今的山航集团)以飞机、航材设备等资产作为出资,成功控股山航股份99.68%的股份。随后,该公司构建了一个以航空客货运输为核心,并涵盖机场管理、飞行培训、机务维修以及航空旅游等环节的完整产业链。

山航发展历程_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东航空收购原因

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山航发展历程

山航股份成立后,立刻着手实施其上市融资策略。仅仅半个月后,在1999年的年底,股东大会便审议通过了B股上市的方案,并计划将发行所得的资金用于引进五架CRJ200型支线飞机,以扩大其支线业务范围。

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航发展历程_山东航空收购原因

山航首架CRJ200飞机,B-3005

2000年,山航的机队由10架支线飞机和7架干线飞机组成;到了2001年,支线飞机的数量增至16架,而干线飞机的数量保持不变,仍为7架。然而,随着大量支线飞机的加入,以及后续引进政策的调整,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山航首次出现了亏损。

2001年,国家税务总局与海关总署对飞机进口税率进行了调整,导致支线飞机的进口税及增值税总和约为22%,这一比例几乎是干线飞机的四倍。与此同时,航空燃油价格的攀升,给运营支线飞机的航空公司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关于提高支线飞机进口关税的原因,有一种说法是为了给即将立项的国产支线飞机腾出空间。巴航工业随后与我国中航第二集团公司携手,在国内开展飞机的生产活动,此举亦旨在绕开进口关税的征收。

除此之外,由于投资增速过快、银行贷款利率上升导致利息支出增多、以及机场收费标准提升等因素,山航在2002年遭遇了首次亏损,亏损金额大约为4558万元。

山航面临支线飞机运营成本显著上升的困境,因此不得不做出调整,将当时拥有的一半以上支线飞机替换为737机型,同时,还提前处理了部分支线飞机。除此之外,原本的2架CRJ200订单也被改为更大型的CRJ700。

山航不仅遭遇了引进支线飞机的挫折,而且在拓展航空业务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诸多不利因素。

2000年,山航尝试通过整合西北航空资源,意图开拓西部市场,同时,还计划通过整合山西航空资产,来拓展中西部地区的支线网络,然而,这两次尝试均未能如愿以偿。【相关:】

在中国成功申办奥运会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山航敏锐地察觉到其中蕴藏着巨大的商业机遇,于是与香港中富航空有限公司以及山航集团携手,对山东航空彩虹公务机有限公司实施了重组。此外,山航还计划引入四架挑战者604型公务机(最终实际引进了两架),旨在扩大公务航空业务规模。

山航引进了五架赛斯纳208“大篷车”型号的飞机,这些飞机主要用于短途客运、包机服务以及旅游观光飞行。根据当时的统计数据,每年有超过六百万人次在烟台与大连之间往返,而长期以来,两地之间的交通仅限于乘船渡海。山航正是看中了这一市场潜力。随后,这批赛斯纳飞机被纳入彩虹公务机公司的管理之下。

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山航发展历程

然而,彩虹公务机公司并未达到山航的预期,2002年出现了亏损现象;自2003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都给山航带来了大约4000万元的净亏损。

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山航发展历程

彩虹公务机涂装的赛斯纳208

拍摄者:Wangyoumian - MD80

自2002至2003年度的冬春航季开始,民航管理部门推出了多项约束措施,这些措施涵盖了诸如终止非基地航空公司运营始于北京、上海、广州等地的航班,并对非基地航空公司在国内十数个中等规模枢纽机场的停靠次数进行了控制。

当时,我国众多地区的航空公司航线中,中途停靠的比例普遍较高,这导致这些地区的航空公司运营遭受了显著冲击。山东航空同样未能幸免,其航线规划遭遇波折,同时市场销售工作的挑战也相应增多。

当然,山航并非在所有投资上都遭遇了挫折。在2002年,山航投入了3500万元资金,用以共同创立四川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并持有该公司10%的股份。紧接着,在次年,川航成功实现了6209.7万元的盈利。

国航入主:重回正轨

山航股份和山航集团在2002至2003年间,由于业务的迅猛发展,同时伴随着投资环境及政策方面的不利因素,其负债比率显著上升。

为了减少负债水平、优化资金筹集环境,2004年,山航着手研究加入我国三大国有航空企业集团行列的可能性,并最终选择了与中国国航集团结盟。

通过连续的交易活动,中国航空集团的母公司——中航集团,仅以5.61亿元人民币的现金投入,便成功晋升为山航集团的唯一最大股东,持有其48%的股份比例。此外,中航集团还获得了山航股份22.8%的股份,进而成为山航股份的第二大股东。中航集团之后将相关股份转让给了国航,随后在2007年,中石化胜利石油管理局以及中石化齐鲁公司亦分别将所持有的山航集团0.703%的股权转让给了国航,这一举措使得国航在山航集团的持股比例增至49.4067%。

中国国航通过直接和间接方式持有山东航空股份,这两部分持股相加,使得国航在山航股份中的股权比例(43.548%)已经超越了山东省的持股比例(42%)。此外,在山航2004年的年度报告中,也曾明确指出,国航已经成为了山航股份的实际控制者。

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山航发展历程

山航股权关系图

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山航发展历程_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

国航接管山航以来,在众多领域给予了山航大力支持。机票销售成为双方合作进展最为迅速的业务领域,在股权转手的那一年,双方的营业部便在全国范围内完成了整合。国航在山东的销售业务主要依赖山航的营业部,而山航则借助国航的力量,扩大了国内的销售网络,同时降低了代理费、开发费等成本。

2004年10月,山航集团时任董事长兼总裁的贾复文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透露,山航借助中航的销售渠道,所获得的机票收入已突破2.5亿元大关,这一比例在山航整体销售额中占据了超过17%的份额。

在获得对山东及其周边国家和地区运输业务的批准之后,山航依托国航的资源优势,迅速拓展了济南至深圳再到新加坡以及青岛至深圳再到新加坡的两条国际航线。

此外,双方合作推进支线航班业务,山东航空逐步向中国航空租赁了5架CRJ200机型飞机,并将这些飞机部署至国航的北京和成都基地进行运营。作为回报,国航向山航支付了租金,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山航在CRJ200机型上的亏损状况。【华夏航空最初购置的5架CRJ200中,有2架是直接从山航租得,其余3架也曾于山航服役过。】

山航在获得国航的资金和资源支持之后,再度加大了发展力度,于2005年一次性引进了10架飞机,其中7架为当时崭露头角的第三代737系列(737NG)型号。

尽管在2005年,山航股份的业绩表现不尽如人意,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高达1.71亿元,这一亏损数额甚至超过了2002年的亏损额。

根据山航2005年的年度报告,导致该公司第二次出现亏损的关键因素包括:油价在当年显著上涨,使得航油成本同比上升了3.65亿元;新增的10架飞机使得固定成本大幅上升,同时利息支出也显著增加;山东地区当年遭遇了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雪雾灾害,这对基地航司的运营造成了严重影响;此外,山航之前引进的飞机在2005年进入了飞发维修的高峰期,这也使得维修成本大幅增加。

此后数年,得益于国航的支持,山航不断对航线网络进行调整与完善,携手国航开通了大邱、釜山等高收益航线。双方在120条航线上加强了代码共享的协作,并推出了联程服务产品。在航材共享与支援、信息管理及系统开发、管理交流与合作、培训业务整合等多个领域均取得了新的成就。山航的经营状况因此显著改善,自2007年起实现了连续的盈利。

恰逢2009至2011年间,油价处于低位,这一时期,山航的盈利状况亦达到了顶峰,2010年的营业收入净利润率高达8.70%,2011年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更是达到了成立26年以来的最高值,达到7.71亿元,且其收入净利润率稳定在7.98%。

全国布局:盈利滑坡

然而,这种重返顶峰的趋势并未能持久。在扭亏为盈之后,山航启动了新一轮的全国性拓展计划,这其中包括在2008年左右设立北京、昆明等新基地,而在2009年以后,又逐步将厦门、重庆等地原有的基地提升为分公司,以此构建起一个大三角的战略布局。

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航发展历程_山东航空收购原因

然而,厦门与重庆的市场并不容易抢占。重庆的市场竞争尤为激烈,众多航空公司在此展开角逐,票价普遍偏低;而厦门市场则由厦航牢牢掌控。

以2017年9月厦门的市场数据为参照,厦门航空占据了接近一半的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作为厦门地区的第二家基地航空公司,山东航空的市场份额大约仅为16%。

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_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山航发展历程

2017年9月厦门主要航司指标,来自variflight

一方面,在省外市场拓展份额的过程中遭遇重重困难;另一方面,山航在济南、青岛、烟台等地的本土市场份额也在持续下滑;目前,与鼎盛时期相比,已减少接近10个百分点。

2013年,山东航空参与了青岛航空的成立,然而,青岛航空在2014年首航当年便出现了近1.72亿元的亏损。到了2015年,山航便以两亿元的价格,将其持有的青岛航空20%的股份出售。

近年来,山航的机队数量已突破百架大关,它着手实施新的战略布局,着手向新疆、贵州等国内多个地区进行业务延伸,尽管如此,效果仍然不尽如人意。

此外,油价攀升以及国内高铁的迅猛发展等因素共同作用于山东等地的民航中短途市场,导致山航的净利润逐年下降。与此同时,其盈利能力的体现——净利润率,也从2010年的8.7%逐年波动,降至近几年不足2%的水平。

山东航空收购原因_山航发展历程_济南到烟台飞机多久

山航机队规模和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