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消息,记者袁晴报道,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2日举办了一场2025年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会上对上半年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
张文淼司长在会议中阐述,人力资源服务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关键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为劳动者寻求就业及职业成长、企业进行招聘及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截至去年年末,我国拥有各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7.4万家,每年为超过5000万家次的企业提供服务,其中制造业企业占比四成,民营企业占比七成。
针对记者关于如何应对制造业面临“招工困难”和“工人流失”的提问,张文淼指出,制造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坚实基础招工,它不仅是吸纳就业的关键领域,也是挖掘人力资源的重要途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相关机构推进了人力资源服务业与制造业协同发展的试点项目,旨在推动制造业在人力资源的挖掘与高质量就业方面的进步,并为制造业向高端、智能、绿色方向的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资源保障。具体而言,人社部计划激励试点城市在以下三个领域开展深入研究与实践。
首先,致力于构建招聘用工的联合体,以增强劳动保障的效能。我们鼓励人力资源服务组织与制造企业、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以及产业组织携手,共同建立招聘用工联合体,以此提升人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并有效应对制造企业对于“季节性”和“潮汐式”用工需求的挑战。同时招工,我们也在积极探索建立跨企业的培训中心,旨在提升劳动者的素质和技能水平,以适应制造企业在转型升级过程中对技能人才的需求。
二是致力于构建制造业人力资源领域的专业服务组织,以提升人力资源的供需匹配能力。同时,培育专注于制造业人才招聘与管理的专业人力资源机构,并鼓励这些机构运用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研发如招聘大型模型、智能面试系统以及虚拟现实培训等创新产品。这些举措旨在助力制造企业迅速吸引所需人才,并增强人岗匹配的效率。
第三,设立固定的制造业招聘区域,致力于提升人力资源服务的整体质量。促进人力资源服务园区与制造企业、工业区域间的紧密协作,共同提供包括就业、社会保险、人员流动、劳动关系在内的多元化公共服务,助力制造企业实现招聘和用人需求的“一站式”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