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_748013191]
又是工友们外出找活儿的高峰期
各类“招工兼职”诈骗也趁机出动
不少求职者被蒙蔽双眼
连面都没见
交完所谓的“费用”后才发现自己被骗
网络虚假招工
网络信息繁杂,网民种类繁多,此时很容易遭遇欺诈,其中最常见的伎俩便是虚假招聘信息。
此类诈骗手段包括:通过互联网进行兼职刷单的欺诈、散布虚假的招聘信息、所谓的“皮包公司”共同进行诈骗活动、夸大关系索要钱财用于疏通关系、在双方见面前便强制要求支付中介费、培训费、保证金等,还有传销活动等。
01
网络兼职刷单诈骗
这些招聘信息声称提供零风险、工资当日发放、多劳多得以及时间灵活的工作条件,同时强调无论性别、专业或年龄,只要具备电脑操作和网购能力,便无需担忧,然而,这一切果真如广告中所描述的那样吗?
近期,一名名叫徐某的大学生收到了一条关于兼职刷单并返利的短信。短信中提到,每完成一笔刷单任务,徐某都能获得6%的现金回报招工,并附上了刷单的链接。被诱惑的徐某动用了自己用于生活的9000多元钱进行刷单,然而,他之后便无法与对方取得联系。结果,不仅承诺的返利没有到手,连自己投入的本金也一并消失无踪。
02
付费入职诈骗
求职者在提交报名费、体检费、培训费以及押金等各项费用后,却被告知职位已满,无法获得相应岗位,有时甚至收取费用后便失去联系。
某些不法分子假扮成企业或中介机构,以丰厚的报酬为诱因进行招聘,在收取应聘者的报名费及其他费用后,便让他们回家等待通知,随后却携款潜逃。
03
“走后门”入职诈骗
一些不法分子假装在某家公司内部有熟人,却要求求职者缴纳所谓的“关系费”,一旦求职者交了钱,他们便人间蒸发。
高薪诱饵
金钱被视为万恶的根源,然而,若没有金钱,生活又难以维系。面对那些招聘广告中高额的薪资以及极其优厚的福利待遇,众多求职者往往会被骗子的花言巧语所迷惑。一旦上当受骗,一旦金钱付出,骗子便会迅速无影无踪地消失。
案例:
张某在浏览网络时,被一则薪资待遇极高的海外销售职位招聘广告所吸引,于是他主动与发布者取得联系。随后,他办理了护照和签证,前往海外某地寻求工作机会。然而,当他抵达所谓的“公司”后,他的护照、手机等个人物品竟然被无端没收。
这是一起骗局,实际的工作内容与起初的宣传不符,实际上它是一种网络赌博诈骗。张某透露,公司被武装人员严格监控,他每天不得不使用多个微信号在多个“工作群”中编造并传播赌博能迅速致富的言论,以此诱骗他人加入网络赌博。
最终,张某透露:“大约在凌晨一点钟,我趁着守卫未留意,沿着公司七楼的管道悄悄溜下,这才成功逃离……”提及自己被跨国赌博集团囚禁在国外的那段时光,他仍旧感到惊恐不已。
虽然绝大多数骗局都很老套
甚至漏洞百出
但仍旧有人会被蒙蔽双眼
这是为什么呢?
有以下两点原因
一、求职心切
一些人急于筹集资金,亦或是长时间处于失业状态,因此在寻找工作时常常显得急躁不安。他们一见到招聘信息,便不加甄别地参加面试,最终往往不幸上当受骗。
二、利益驱使
众多招聘广告夸大其词,描述薪资和福利极尽美好,令人一见便心生向往。即便内心保持着警惕,面对那些高薪和优厚待遇的诱惑,人们仍难以抗拒,跃跃欲试,但最终却往往陷入骗子的圈套。
重要提醒
求职者在投递简历前,务必前往官方认证的人才市场挑选持有合法营业执照的正规企业,同时,应通过访问工商部门的官方网站核实企业的注册资料,从而对企业的真实性进行初步判断。
招聘广告中频繁出现的“专业不限”“月薪万元以上”等表述,往往是犯罪分子惯用的伎俩,求职者在投递简历时务必提高警惕,仔细辨别。
用人单位若以任何理由向求职者索要费用,均属非法行为。遇到要求支付培训费、报名费或服装费的情况,务必保持警觉,切勿盲目将款项汇入招聘方提供的账户,亦不要轻率支付任何费用。
4、在找工作时如遇招聘骗局,尽快拨打110报警处理。
外出谋生的工人挣钱艰辛招工,而各种骗局更是防备不及。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圈套,轻则遭受经济损失,重则可能招致牢狱之灾。
工友们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看!
来 源:东莞市反诈中心、防骗每日电讯
往期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