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5日零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运行图,客货运输能力提升

admin

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为“国铁集团”)传来消息,自2025年1月5日零时开始,我国铁路系统将正式启用新的列车运行图安排。

调图行动完成后,我国铁路系统规划了定时的旅客列车共计13028趟,这一数量比之前的安排多了230趟;同时,货物列车的数量达到22859趟,比之前增加了91趟。这一调整使得铁路的客运和货运能力、服务水平以及运行效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国铁集团运输部门负责人指出,新图制的推行将有助于增强铁路网络的整体运行效率,改善客运与货运服务的质量,进而使铁路在高质量发展的成果上,更有效地服务于公众的生产生活需求,以及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

铁路部门提醒各位,自12月22日起,新的列车时刻表下的车票将逐步开始销售。调整后的列车运行安排以及相关服务信息,旅客及货主朋友们可以通过访问铁路12306、95306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以及微信平台等途径进行查询。同时,也请关注各地铁路部门发布的最新动态以及各大火车站的公告,以便更好地规划您的行程和货物运输相关事宜。

新图有哪些调整?

5组关键词带你看

关键词1:东南部 长三角

充分利用沪苏湖、杭温、宣绩等高铁新线的运输潜力,调整东南部地区列车运行布局,以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借助沪苏湖高铁新线的运输效能,改善该区域的路网列车运行配置,从而提高繁忙线路的运输效率。

在上海至郑州、武汉、福州等省会城市间增开动车组列车38列,

在上海、广州、南昌、深圳等主要城市之间,共设有24列大站快车,这些列车停靠站点较少,旅行时间也相对较短。

京沪高铁在北至南方向,于北京南站与南京南站之间新增了两列350公里时速的标杆列车,同时在徐州东站与南京南站之间新增了四列动车组列车,此举旨在强化长三角区域与中西部、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京津冀地区的互联互通。

新增16趟上海与杭州开往长沙、怀化、贵阳等地的动车组列车,以此增强沪昆高速铁路的运输效能。

对上海铁路枢纽的职能进行优化调整,上海虹桥站和上海南站的旅客列车服务能力将得到显著提升,其中虹桥站将新增16趟列车,南站则将新增53趟列车。

充分发挥杭温高铁的运输效能,在温州与郑州、太原、西安等城市之间增设动车组列车,以增强东南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的互联互通。

对南京南至厦门北、赣州西之间的6列动车组列车运行路线进行优化调整,改道通过宣绩高铁运行,具体而言,南京南至厦门北的G3089次列车旅行时间缩短了1小时22分钟。

杭深铁路沿线的各个车站新增了停靠列车,共计60多个站次,此举大大便利了沿线旅客的出行。

关键词2: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

充分利用集大原、荆荆高铁等新线路的运输能力,对中西部的高铁运行图进行优化调整,以支持中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和西部的大规模开发。细致规划今年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列车运行图,全面发挥其辐射和带动效应,提升高铁列车的覆盖范围,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集大原高铁的开通使得内蒙古自治区得以深度接入全国高铁网络,从而实现了呼和浩特、包头等地至上海、杭州、重庆、青岛、西宁等城市的动车组列车开行,极大地缩短了旅行所需时间。

北京北(清河)站新增动车组列车26趟,其中首次开通直达西安、兰州、成都等城市的列车,此举旨在增强首都与我国中西部城市之间的交流联系。

对太原地区主要枢纽车站的职责进行优化调整,使得太原站的旅客列车处理能力得以提升,增加了58列。

利用荆荆高铁,开行荆门西至汉口间动车组列车12列;

借助南珠高铁的南宁至玉林路段,共开设了18趟动车组列车,这些列车往返于玉林北站与南宁东站之间。

借助包银高铁的惠农南至银川区间,新增开行西安北站与中卫南站至惠农南站之间的动车组列车,共计两对。

通过渝昆高铁的重庆西至宜宾区段,新增开南宁东至重庆西、宜宾至郑州东之间的动车组列车各两趟,同时调整成都东至上海虹桥、北京西以及泸州至广州南之间的六趟动车组列车,使其改道渝昆高铁运行。

通过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区段,新增开往昆明和成都南方向至黄龙九寨之间的动车组列车,共计两趟往返。

利用潍烟高铁,增开烟台至郑州东间动车组列车2列。

同时,对贵广高铁的16趟以“D”开头的列车进行品质提升,升级为“G”字头列车,从而使得贵阳至广州南的旅行时间最多可缩短1小时33分钟。

在西宁至库尔勒间增开旅游列车2列,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3:京津冀 东北振兴跨境旅客“慢火车”

统筹利用运输资源,优化部分列车开行方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怀兴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至廊坊北段投入运行之后,相应增加了廊坊北至北京西、天津西、石家庄以及雄安之间的动车组列车,共计新增2列。

对石家庄至张家口之间的动车组列车停靠站点进行优化调整,使得两地间的最短旅行时间缩短了50分钟。

提升廊坊、保定等周边城市车站的停靠频次,新增北京北站与清河站至张家口站之间的动车组列车14趟,有效满足上下班旅客的出行需求,有力推动京津冀地区的协同进步。

在齐齐哈尔南至济南东间增开动车组列车2列;

首趟从延吉西开往太原南的动车组列车启程烟台到昆明的高铁,同时,哈尔滨西至厦门北的普速旅客列车也同步发车。

集通铁路实现全线电气化并投入运营,使得沈阳至乌鲁木齐、西宁的普速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分别缩短了1小时22分钟和1小时12分钟,这一举措进一步增强了东北地区与其它地区的互联互通,有力推动了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

广深港高铁日常运营的跨境动车组列车数量已提升至242列。其中,首次开通了西安北、武汉、揭阳始发并终到香港西九龙站的动车组列车。同时,对北京西至香港西九龙间的高铁动卧列车运行时间进行了优化调整。此举使得往返旅行时间分别减少了33分钟和59分钟,使得夕发朝至的优势更加突出,有力地促进了跨境人员的出行。

永清、横州、兴业、扶余、清流等县城乡镇车站增设列车停靠,共计150余站次。同时,持续优化公益性“慢火车”服务,以便利沿线旅客出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4:货运中欧班列

增强货运通道的通行能力,改善货运产品的供应结构,确保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关键物资运输得到有效保障。

整合线路与场站资源,部署开行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的货运列车共计390趟,以及大宗直达货物列车404趟,增强煤炭、粮食、铁矿石等主要物资的运输保障,有力保障了冬季能源供应及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

对兰州铁路枢纽的列车运行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兰青、陇海、兰渝三条铁路线路各自新增开行货物列车,数量分别为6列、10列、10列,以此增强新疆煤炭的外运能力。

将原本在韩原铁路运行的26列动车组列车转移至大西高铁线路,此举旨在提高货运能力,并额外增设了18列货物列车。

为满足货运市场的发展需求,我们着力提升货运班列产品的质量,成功开出了6列高品质的货运班列,包括从广州开往上海和北京的线路,以及从成都开往上海和广州的线路。这些班列有效地连接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地区等关键经济区域,共同构筑了一条高效的物流产品示范线路。

在郑州东站至青岛北站、南昌西站至金华站之间,安排了两组动车组列车用于确认高铁快运业务,以此提高物流效率,并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强化中欧(亚)班列的运输管理,确保其稳定运行,以维护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顺畅流通。

关键词5:学生务工人员购票 “静音车厢” 特色旅游列车

始终把人民群众放在核心位置,致力于提高客运和货运服务的质量烟台到昆明的高铁,旨在为旅客和客户带来更加愉悦的出行和消费体验。

不断改进铁路12306系统的各项功能,确保学生、务工人员等关键群体的购票需求得到满足,充分利用同车接续、在线选座等便捷服务,实施有力手段防范“第三方”平台抢票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增强旅客购票的舒适度。

提升车站服务品质,铁路畅行码已应用于所有动车组,全国范围内120个车站支持轻松换乘,31个站点对抵达旅客乘坐地铁实行免检政策,“静音车厢”服务已推广至92列动车组,列车餐饮服务质量不断升级,84个车站支持网络订餐服务。

增强对老弱病残孕等特殊旅客的服务水平,提升网络预约与现场服务响应的速度,以促进温馨舒适的出行体验。

精心打造“丝路梦享号”、“熊猫专列”等特色旅游列车,同时推出冰雪之旅、研学之旅等优质线路,致力于创造全新的消费体验,激发旅游消费的新活力。

深化铁路货运改革,推动创新,加速铁路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全国40个铁路物流中心的关键作用,主动扩大全程物流总包服务范围,广泛推行物流金融服务,完善95306货运平台的功能,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推进铁路与水路联运的“一单制”运输模式,从而有效减少全社会物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