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国铁集团”)传来消息,自2025年1月5日零时开始,我国铁路将正式启用新的列车运行图。
调图实施后,我国铁路系统规划了定期的旅客列车共13028趟,这一数量比之前的安排多了230趟;同时,货物的运输列车数量达到了22859趟,比之前增长了91趟。这样的调整使得铁路的客运和货运能力、服务水平以及运行效率均得到了显著提高。
京津冀地区将新增开行从廊坊北站至北京西站、天津西站、石家庄站以及雄安站之间的动车组列车;缩短石家庄至张家口之间的最快旅行时间达50分钟;扩充廊坊、保定等周边京郊车站的停靠次数;同时烟台到昆明的高铁,还将增发北京至张家口之间的动车组列车。
国铁集团运输部门负责人表示,新图实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铁路网络的整体运作效率,改善客运和货运服务的质量,从而使铁路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的成果能更有效地服务于公众的生产生活,并促进经济的持续回暖和向好发展。
铁路部门提醒,自12月22日起,新的列车时刻表下的车票将逐步开始销售。调图之后,关于客货列车运行的具体信息和相关服务信息,旅客及货主朋友们可以通过铁路12306、95306官方网站、手机客户端以及微信等途径进行查询。同时,也请关注各地铁路部门发布的最新动态信息以及各大火车站的公告,以便更好地规划行程和货物运输的相关事宜。
新图有哪些调整?5组关键词带你看
关键词1:东南部 长三角
充分利用沪苏湖、杭温、宣绩等高铁新线的运力,调整东南部地区列车运行布局,以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和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发挥沪苏湖高铁新线的运输潜力,改善该区域铁路网络列车的运行配置,提升繁忙线路的运输效率。
在上海至郑州、武汉、福州等省会城市间增开动车组列车38列;
在上海、广州、南昌以及深圳等主要城市之间,共开设了24趟大站快车,这些列车停靠站点较少,旅行时间也相对较短。
京沪高铁在北至南方向增设了两列350公里时速的标杆列车,同时,徐至南方向也新增了四列动车组列车,此举旨在强化长三角区域与中西部、粤港澳大湾区以及京津冀地区的互联互通。
新增16趟上海与杭州开往长沙、怀化、贵阳等地的动车组列车,以增强沪昆高速铁路的运输效能。
对上海区域铁路交通枢纽进行功能调整,使得上海虹桥车站和上海南站处理旅客列车的能力分别提升了16趟和53趟。
充分发挥杭温高铁的运输效能,在温州与郑州、太原、西安等城市之间增设动车组列车,以增强东南沿海城市与中西部地区的互联互通。
对南京南至厦门北以及赣州西之间的6列动车组列车运行路线进行优化调整,改为通过宣绩高铁线路运行,具体来说,南京南至厦门北的G3089次列车旅行时间缩短了1小时22分钟。
杭深铁路沿线的车站增设了60多个停靠站点,极大地便利了沿线旅客的出行。
关键词2:中部崛起 西部大开发
充分利用集大原、荆荆高铁等新线路的运输能力,对中西部的高铁运行图进行优化调整,以更好地服务于中部地区的振兴和西部的大规模开发。细致规划今年新开通的高铁线路列车运行图,全面发挥其辐射和带动效应,提升高铁列车的通行便利性,进而推动区域间的协调发展。
集大原高铁一旦开通,内蒙古自治区便紧密地融入了全国的高铁网络体系,随之而来的是呼和浩特、包头等地至上海、杭州、重庆、青岛、西宁等城市的动车组列车开始运行,这极大地缩短了旅行所需的时间。
北京北(清河)站新增26列动车组列车烟台到昆明的高铁,其中首趟列车将驶向西安、兰州、成都等城市,此举旨在增强首都与中西部城市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对太原地区枢纽车站的分工进行了优化调整,使得太原站的旅客列车办理能力得以提升,增加了58列。
利用荆荆高铁,开行荆门西至汉口间动车组列车12列;
借助南珠高铁的南宁至玉林路段,共开设了18趟动车组列车,这些列车往返于玉林北站与南宁东站之间。
借助包银高铁的惠农南至银川路段,新增开西安北站与中卫南站往返于惠农南站之间的动车组列车共两对。
借助渝昆高铁的重庆西至宜宾区间,新增开行南宁东至重庆西、宜宾至郑州东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各两趟,同时调整成都东至上海虹桥、北京西,以及泸州至广州南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共计六趟,使其改道通过渝昆高铁运行。
借助川青铁路镇江关至黄胜关区段,新增开往昆明和成都南站的动车组列车,共计两列,分别行驶于昆明、成都南站与黄龙九寨之间。
利用潍烟高铁,增开烟台至郑州东间动车组列车2列。
同时,对贵广高铁的16趟以“D”开头的列车进行品质提升,升级为“G”字头列车,从而使得贵阳至广州南的旅行时间得以缩短,最多可节省1小时33分钟。
在西宁至库尔勒间增开旅游列车2列,促进旅游经济发展。
关键词3:京津冀 东北振兴 跨境旅客“慢火车”
统筹利用运输资源,优化部分列车开行方案,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怀兴城际铁路大兴机场至廊坊北段投入运行之后,将新增开往北京西、天津西、石家庄以及雄安方向的动车组列车,共计各两列。
对石家庄至张家口之间的动车组列车停靠站点进行优化调整,两地间的最短旅行时间得以缩短,减少了50分钟。
提升廊坊、保定等环绕京城地区的车站停靠频次,增设北京北站与清河站至张家口站之间的动车组列车共计14趟,有效满足上下班旅客的出行需求,有力推动京津冀地区协同进步。
在齐齐哈尔南至济南东间增开动车组列车2列;
启动了从延吉西开往太原南的动车组列车服务、以及从哈尔滨西开往厦门北的普速旅客列车服务。
集通铁路实现全线电气化并投入运营,使得沈阳至乌鲁木齐、西宁的普速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分别缩短了1小时22分钟和1小时12分钟,此举有力地加强了东北地区与其它地区的互联互通,为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提供了有力支持。
广深港高铁日常运营的跨境动车组列车数量已提升至242列。其中,首次开通了西安北、武汉、揭阳至香港西九龙站的始发终到动车组列车。同时,对北京西至香港西九龙间的高铁动卧列车运行时刻进行了优化。这样一来,往返旅行时间分别减少了33分钟和59分钟。这种夕发朝至的优势变得更加突出,有力地促进了跨境人员的往来。
永清、横州、兴业、扶余、清流等县城乡镇车站增设列车停靠,共计150余站次。同时,持续优化公益性“慢火车”的运营,以便利沿线旅客的出行,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4:货运 中欧班列
增强货运通道的通行能力,改善货运产品的供应结构,确保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所需的关键物资能够得到有效运输。
综合调配铁路线路及场站资源,部署开行跨铁路局集团公司的货运列车共390趟,以及大宗直达货物列车404趟,以此增强煤炭、粮食、铁矿石等主要物资的运输保障,为冬季能源供应及国民经济的稳定运行提供坚强后盾。
对兰州铁路枢纽的列车运行计划进行优化调整,兰青、陇海、兰渝三条铁路线分别新增开行货物列车各6列、10列、10列,从而增强了对新疆煤炭外运的运输能力。
将韩原铁路的26列动车组列车调派至大西高铁线路运行,此举旨在提高货运能力,并额外增开了18列货物列车。
为满足货运市场需求,对货运班列产品供给进行优化,已开通6列高品质货运班列,线路包括广州至上海、北京,以及成都至上海、广州,这些班列将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主要经济区域紧密连接,旨在打造一条快速物流的示范线路。
在郑州东站至青岛北站、南昌西站至金华站之间,安排了两组动车组列车进行高铁快运服务,以此提高物流效率,并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同时,强化中欧(亚)班列的运输管理,确保其稳定运行,以维护国际供应链和产业链的畅通无阻。
关键词5:学生务工人员购票 “静音车厢” 特色旅游列车
始终将人民放在核心位置,致力于提高客运和货运服务的质量,旨在为旅客和客户带来更加愉悦的出行和消费体验。
不断改进铁路12306系统的各项功能,确保学生、务工人员等关键群体购票需求得到满足,充分利用同车接续、在线选座等便捷服务,实施有力手段防范“第三方”平台抢票可能带来的安全隐患,从而提高旅客购票的整体感受。
提升车站服务品质,铁路畅行码已全面应用于各动车组列车,全国范围内120个车站支持轻松换乘,其中31个车站为铁路到站旅客提供免安检乘坐地铁的便利,"静音车厢"服务已推广至92列动车组,不断加强列车餐饮服务质量,另有84个车站支持网上订餐服务。
增强对老年、儿童、病人、残疾人和孕妇等特殊旅客的服务质量,提升网络预约及现场服务的响应速度,促进温馨舒适的出行体验。
开设“丝路梦享号”、“熊猫专列”等特色旅游列车,同时推出冰雪之旅、研学之旅等优质线路,创新旅游消费场景,激发旅游消费的新活力。
深化铁路货运改革,推动创新,加速铁路现代化物流体系的构建,充分发挥全国40个铁路物流中心的作用,主动扩大全程物流总包业务范围,广泛推广物流金融服务,完善95306货运平台的功能,大力促进多式联运的发展,推进铁路与水路联运的“一单制”运输模式,共同助力全社会物流成本的显著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