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网成都8月12日电 标题为“熊猫故乡与奥运会奇妙联结:对中国事物怀有类似喜爱之情”
作者 贺劭清 袁牟知博 董泽宇
在成都世运村附近的好运市集,葡萄牙选手米格尔·里贝罗热衷于收集熊猫图案的纪念章,他坦言,参与此次世运会收获颇丰,如今对中国的各项事物都抱有极大的热情,这份热情甚至不亚于他对国宝大熊猫的喜爱,仅在这一天,他就成功换取了十五枚此类徽章。
米格尔·里贝罗坦言,他未曾料到将来会踏上中国参加赛事,也未曾料到这个夏季会邂逅远超往昔总和的“大熊猫”。
这个会徽之中有憨态可掬的大熊猫形象,作为吉祥物的“蜀宝”正是从大熊猫身上获得灵感,奖牌的设计也采用了大熊猫的轮廓,就连传递的火炬也选用了竹子的形态,这种竹子是大熊猫偏爱的食物……在被誉为“大熊猫家园”的中国成都举办的世运会,随处可见的熊猫符号让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倍感新奇,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一条认识中国的途径。
8月9日,空手道61公斤级金牌得主龚莉,和银牌得主岛田佐良良、铜牌得主Noursin Aly,手持熊猫图案的奖牌与纪念品,一同拍摄留念。 田雨昊 供图
米格尔·里贝罗谈到,互赠大熊猫纪念章能够迅速增进彼此的熟悉感。许多中国人赠送徽章时,会向他讲述各自的大熊猫经历。中国人给大熊猫起了名字,他难以分辨每一只熊猫的个体差异。然而他从这些守护大熊猫的故事里,感受到一个比书本记载更环保、更讨人喜欢的中国形象。
成都世运会民俗活动以及非遗体验都大量运用了大熊猫元素。在好运市集捏面人摊位前,巴拿马运动员阿罗塞梅纳·雅克琳正兴致勃勃地跟随一位四川师傅学习制作大熊猫面人。这次超越语言界限的教学过程十分令人感动:老师用非常地道的四川方言进行示范,她则小声用英文进行询问,虽然双方并不能理解对方的言语,但指尖的配合却非常协调——时而捏,时而搓,时而揉,时而压,大熊猫的形状在两个人的手里逐渐显现出来。
8月9日,巴拿马选手阿罗塞梅纳·雅克琳在中国成都学习制作以大熊猫为原型的面塑作品,该照片由袁牟知博拍摄
中国人特别擅长营造美好景象,阿罗塞梅纳·雅克琳一边说着,一边摆弄着手中的未完成品,她坦言制作过程颇为不易,然而,面对如此讨喜的大熊猫形象,谁能抵挡住动手的诱惑呢,现在她更加渴望深入探索这个国家了。
赛场之中,增添了大熊猫的特色,使得成功的欢欣与中国特色紧密关联。在水面蹼泳接力比赛的金牌争夺中,获奖者许艺川与舒程静在夺取桂冠之后,急切地展示了自己的战利品:奖牌的样式酷似大熊猫的面部,另外还配有一套模仿大熊猫川剧装扮的装饰品。
德国拉丁舞团队里赫里斯蒂娜·莫申斯卡对奖牌上的大熊猫图案感到十分意外:她以前获得过世运会奖牌,但这次的奖牌格外特别,上面装饰着一只大熊猫。
美国女子棍网球选手夏洛特·诺斯收获除奖牌外的另一份惊喜,获得一只名为“花花”的大熊猫玩偶作为礼物。队友卡茜迪·威克斯分享说,整个团队的女运动员们已经提前去往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参观。“能够亲眼目睹大熊猫,感觉非常令人兴奋!”
确实,这几天成都熊猫基地到处都能遇见参加世运会的运动员们。那位来自比利时的拔河选手马克斯穿着雨衣,正拿着手机认真拍摄雨中大熊猫玩耍的可爱样子。他之前在比利时的动物园只见过一只大熊猫,如今在成都能同时看到这么多大熊猫,感到非常开心。
8月10日,比利时一名拔河选手马克斯,冒着雨在队伍中等待观赏大熊猫。照片由记者董泽宇拍摄。
墨西哥的残疾人柔术选手莫雷诺买了许多大熊猫纪念品,包括徽章和冰箱贴,装满了整个背包,他激动地说,尽管周围人很多,但在大熊猫的栖息地亲眼见到它们,这本身就是一次非常奇妙的经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