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往医疗场所接受医疗服务,倘若对医师的诊治环节存有疑虑,并且觉得检测开销过于昂贵,应如何应对?9月27日,相关人员向记者透露,成都铁路运输第一法院(成都互联网法庭)近期审理了一起侵权纠纷案件,当事人是拥有数万名粉丝的邓先生,他通过视频分享了自己的就医过程,并批评了德阳什邡市某医疗机构的收费问题,由于发布了这些视频内容,邓先生因此被推上被告席,医疗机构以损害其名誉为由提起诉讼,要求邓先生公开致歉,并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
患者发视频吐槽医院“收费贵”
2023年10月31日到11月1日这段时间,邓先生在网上分批次上传了数段影像资料,描述了他在什邡某医疗机构的急诊诊疗过程,指出该机构的医疗开销过高,并且相关医护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操守。
邓先生视频账号关注者超过十万人,他针对什邡某医院发布的几条视频,获得的点赞总数超过一千。
邓先生吐槽什邡市某医院“收费贵”的视频截图
医疗机构迅速察觉了这些影像资料,该机构觉得邓先生的言论深度冒犯了在岗的医护工作者,同时损害了医院的形象,因此向法院提起了诉讼,指控邓先生,要求他移除相关内容,进行公开致歉,并且补偿名誉方面的损害。
当天在医疗急救中心,邓先生究竟遭遇了什么状况,医疗救治的具体流程是怎样的?
先前了解到,2023年10月31日凌晨一点多时候,邓先生主动拨打了120急救电话,救护人员两分钟就赶到了事发地点。医护人员到达后立刻做了简单检查,他反映自己感觉天旋地转,头部像是被击打过,腹部也有刀伤,身体状态非常糟糕。简单检查完毕,大家马上将他抬上救护车,然后去医院治疗。
法官说明,那天晚上,邓先生在一家酒馆遭遇攻击,随后被送往医疗机构,经过医师的初步诊断,决定对他进行头胸部以及整个腹部的CT扫描。
到了医疗场所,由于存在利器伤害,最先对他实施了基础清理。医师依据他抵达时的情况说明,并伴有胸部不适,因此安排了CT检查,涵盖了头部、胸腔以及上半部分身体。邓先生在支付费用后,对医疗开销表示了不解。
邓先生觉得,先前处理伤口时,包括挂号的费用在内,总共花费了一百多元,现在做CT检查却要一千多元,他对此感到不解。他认为,没有必要进行这么多CT检查。医生当时也说明,根据他受伤的情况和身体状况,不能排除存在更严重的潜在风险,因此必须借助这种手段进行检查,但邓先生当时表示不愿意。
医生多次劝说未果,邓先生的女友代替他签署了《拒绝医疗同意书》,医院随后退还了1200余元的CT检查费用,邓先生与朋友随即离开医院。当晚,邓先生在网上发布多个视频,描述自己的急诊遭遇,并质疑医院的诊疗方式和收费项目。医疗机构在邓先生公布影像资料后,想要与他深入沟通,说明当天夜间的医疗处置细节,邓先生没有回应,他接着发布影像资料,并且开展网络直播,邀请网民参与互动,在网络上就医院费用等事项进行探讨。
邓先生在某酒吧被人打伤后送进医院急诊科 资料图
争议焦点:是否存在过度医疗?
邓先生觉得,医疗机构企图让自己接受非必要的诊疗项目,并且索要高额的医药开销,此外他还猜测该机构聘用了网络人员在其社交平台上发表有利于医院的言论。部分网民在了解到邓先生讲述的经历后,也纷纷对该机构发表不利的看法。
当日医疗机构是否存在过度诊疗,有无违规收取费用的情况?针对原被告争执的核心议题,审判机构将怎样作出判断?审理过程中呈现的邓先生受创当夜急诊诊疗记录表明,邓先生陈述自己头部、胸部遭殴,腹部被利器划伤已三十分钟。医师实施了清创处理,并安排了头颅胸部及全腹部计算机断层扫描检查。
什邡市某医院一位负责人表示,邓先生遭遇意外受伤,随即前往急诊科接受检查,检查结果显示他出现眩晕和头部疼痛的表现,并且在按压他的胸部和腹部部位时,均能感受到明显的疼痛感,推测可能是表皮组织的损伤,但不能排除内脏器官受损的可能性,据了解,当时他处于饮酒的状态。因此,急诊医师需立即进行判断,要在最短时间内以最低检查费用,尽快排除一些危及生命的损伤。目前急诊使用的CT,是最简便、最快速,也是最有效的辅助检测手段。
法庭裁定邓先生需向原告医院表示歉意并公开致歉,同时补偿其维护权益所受损失,旁边摆放着法槌,这是相关照片
博主输官司 赔礼道歉赔偿3500元
法院审理后确认,邓先生在相关账号上刊发的多项具有煽动性和批评意味的言论,在相关视频及言论里,他并未提交官方书面的证明材料或其他证据,来证实其刊发的相关视频及材料确实具有客观真实性。他发布的内容导致相关信息被广泛扩散,使人怀疑原告在医疗管理及专业能力方面有问题,引发公众对其声望和信誉的负面看法,从而降低社会对其的认可度。
法庭确认,邓先生的相关视频和言论损害了原告的声誉。由于他自己已经清除了那些视频,审判机构责令邓先生向原告的医疗机构进行公开的认错致歉,同时给予3500元的维权费用补偿。
审判人员提出,如果商议和调解都不能化解争议,病患或医疗机构能够向审判机关申请法律程序,需要提交确凿的材料,例如诊疗记录、检测数据、病况确认书、治疗开销明细等,来证实对方有过失或者本人遭受了损失。
医疗争议专业性很强,确定责任和弄清事实必须依靠严格的医学判断,并且要依照法律规定逐步进行。有些人想利用社会关注来向有关方面施压,这种做法不仅严重破坏了医疗争议的正常处理流程,也很容易让民众产生错误理解、加剧矛盾冲突,必须加以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