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盘兴高铁静态验收,将成西部第2个市市通高铁省份?

admin

市市通高铁,再下一省。

最近,贵州盘兴铁路(盘州至兴义)启动了静态检查工作,接下来,黔西南州将结束没有高铁的时代,贵州省也将实现市州高铁网络的全覆盖。

这表明,贵州很快会是西部第二个、全国第十二个实现所有城市都有高铁连接的省份,在西部地区仅排在广西之后。

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_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

谁能想到,这个地形崎岖的内陆省份,竟然比山东、浙江、四川等经济发达地区更早,建成了高铁网络闭环。

不只是贵州,就在这两年,整个西南西北的大基建不绝于耳。

从规模宏大的雅江发电站开始,到被称为国家重点项目的川藏铁路和新藏铁路,再到四通八达的高速铁路网以及众多民用航空港,这些成就不胜枚举。

西部地区怎样成为最新阶段大规模基础建设的核心区域?各县之间实现高速公路连接,各市之间具备高铁网络,各市拥有机场建设,这些举措是否能够帮助西部实现根本性转变?

一、地无三尺平,贵州凭什么先行“市市通高铁”?

体验过贵州的人会发现,这个省份地域广阔,却极少有开阔的平地,无论是高速公路还是高速铁路,桥墩和涵洞都是常见的景象。

_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

天空很少出现连续三天的晴朗,地面也很少有连续三里的平坦,贵州早已被列入“汉地十八省”,却长期位于交通不便的边缘地带,前往那里非常困难。

近些年来,贵州踏上了崛起的征程,陆续实现了各县之间的高速公路连接,以及各市之间的高铁网络覆盖,其经济总量增长速度多年在全国范围内名列前茅。

让贵州逆天改命的,正是大基建。

2008年以后,国内启动了新一轮大规模投资,其中大规模基础建设为西部地区带来了显著发展机遇,而贵州省作为该区域代表,更是从中获得了巨大红利。

贵州省高速公路总长度已经突破九百公里,在国内排名第五位,并且超过了江苏、浙江、山东、河南等省份的总量;与此同时,该省高速铁路的通车距离达到两千公里,在西部区域中属于领先水平。

贵州省的高速铁路网,向北延伸至四川和重庆,向南辐射至广东和广西,向西通达云南及东南亚地区,向东则连接长三角区域,使得贵阳迅速转型为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核心节点。

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_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

大基建大投资,历来是拉动GDP的利器。

一条高速铁路,其耗资往往达到数百亿甚至上千亿,短期内能够促进GDP增长,从长远来看,借助其连接效应和规模效应,可以释放更为显著的扩张动力。

这些年增幅最显著的地区是西藏;2010到2020年期间,贵州毫无疑问是经济总量提升最快的省份。

_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_贵州通高铁的地方

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_

近些年,贵州同广东、浙江等经济实力较强的省份往来愈发频繁,省际间产业迁转、支援计划接连不断,这背后高铁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

贵阳市得以迅速崛起为数据信息业的重要枢纽,吸引众多网络公司总部迁入,这得益于其交通条件与地理位置的显著改善。

高铁对文旅的拉动效应更为直观。

贵州是旅游资源丰富的省份,拥有秀美的自然风光,喀斯特地形十分罕见,然而长期以来却鲜为人知。

近些年,随着高铁网络覆盖面极大拓宽,加上爽爽贵阳、村超、村BA带来的广泛影响,贵州旅游业实现了迅猛发展。

了解,在高铁运营之前,从贵阳前往广州,这趟1000公里的旅程需要耗费整整20个小时,若是前往杭州,所需时间则更长,大约在23到27个小时之间,而现在乘坐高铁,同样的路程分别只需要3.5小时和6小时即可完成。

路通则财通,高铁一通、黄金万两,这在贵州体现得尤为明显。

二、拼命建高铁,钱从哪里来?

通常情况下,一条高铁线路每公里的建设成本在十亿到三十亿之间,在经济繁荣的沿海地带以及西部山区,所需投入的资金更为可观,而在中部广阔的平原地带,建设费用则介于两者之间。

贵州、四川、重庆、云南这些地方都属于那一类。高铁工程要翻山越岭、架设桥梁,开销比中部地区大得多。

贵州省享有“世界桥梁博物馆”的美誉,全球排名前百的高桥之中,将近半数座位于此地,十大著名高桥里也有四座在贵州,其中花江峡谷大桥被称作全球最高桥梁。

_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

由于整个省份缺少开阔地带,成千上万的市镇都被局限在崇山峻岭和深邃峡谷之间,所以贵州省的高速铁路线路几乎全部采用桥梁和隧道的形式修建。

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_

贵广铁路连接了贵阳和广州,沿线共建有510座桥梁,238座隧道,桥梁与隧道的总比例达到了83%;而即将投入使用的盘兴铁路,其桥梁和隧道的比例更是高达90.66%。

桥隧占比越高,造价就会水涨船高,高铁建设成本自然不菲。

贵州财力相对薄弱,建高铁的钱到底从哪来?

总体来看,贵州是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净受益方。

依据相关报道,2025年贵州省将得到3400多亿中央财政拨款,按人口平均分配超过8000元,该省在资金分配上将名列前茅。

当然,转移支付主要用在民众生活和公共项目上,高铁建设的资金渠道更加丰富。

一部分是国家投资,一部分来自地方自筹,以及银行贷款等。

早期的干线高速铁路,例如贵广铁路、贵南铁路、沪昆铁路,在项目初始资金构成中,国家铁路公司提供了绝大部分,剩余部分由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近年来,铁路干线建设不断推进,新建项目多由地方政府投资,贵州省也遵循这一趋势。

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_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

盘兴铁路线即将启用,国家铁路公司的投资占比降低为两成,贵州省负责剩余的八成。

这就引出新的疑问,高速铁路投资能否实现盈利,大型工程引发的财政负担如何消除。

当然,单就一条高速铁路而言,要核算清楚费用十分困难,即便在东部地区,能够实现盈利的线路也非常少,更不用说西部了。

然而从整体账目角度出发,从交通道路布局来看,高铁线路密集分布所带来的规模效益和系统联动作用不可小觑。

当然,区域间的协调配合,经济的增长进步,以及投资的回报获取,这三者之间的权衡处理,同样非常重要。

三、市市通高铁,下一个是谁?

2025年,辽宁省和贵州省会相继建成所有地级市的高铁网络。目前,在中国大陆的27个省里,不包括直辖市,已有12个省实现了这个目标。

东部地方,山东浙江还没出现,最早也要到2028年左右才能见到。

山东省内包含十六座地级城市,当前唯有无棣尚未覆盖,需等到京沪铁路第二通道潍坊至天津的那一段开通运行。

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__贵州通高铁的地方

浙江省内包含十一个地级市单位,唯独“千岛之城”舟山与其它区域分离,需要等到甬舟铁路正式开通运行之后才能连接起来。

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_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

西部地域里,新疆和西藏等省份的进展还很遥远,四川和陕西那边也还需要一些时日。

四川省内,甘孜州目前尚未开通高速铁路,短期内没有明确的开通计划;大凉山地区与攀枝花市虽然已经引入动车组,但运行速度仅限于160公里每小时。

观察陕西省,该省管辖十个地级市,部分区域尚无高铁覆盖,不过西延铁路、西康铁路、西十铁路以及延榆铁路已陆续开工,预计到2028年,陕西省内各市有望全部通达高速铁路。

在中部区域,中部六个省份之中已有五个建成了高铁网络并相互连通,唯独山西省尚未实现这一目标。

山西省内设有11个地级市。集大原铁路建成运营后,朔州市区不再缺少高铁服务,然而吕梁区域仍然没有高铁覆盖。这里是全国高铁资源最为匮乏的地区,这种情况,需等到太绥铁路建成才能改善,最早也要在“十五五”规划期间开始建设。

辽宁省在东北区域,今年将率先实现突破,不过黑龙江省与吉林省还需要更多时日。

现阶段,黑龙江省内有四个城市、吉林省内有三个城市尚未开通高速铁路,最晚也要等到十五五规划的后半段,也就是2026年至2030年期间。

贵州通高铁的地方__贵州通高铁的县城数量18个

目前,高速铁路的铺设进度有所减慢,因为全国绝大多数五十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已经实现了高铁覆盖,仅有极少数地区尚未通达。

更为重要的是,财政状况持续紧张,地方债务问题日益突出,高铁建设因此放缓,不再像以往那样快速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