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社交平台上,有篇评论浦东唐镇地铁站P+R停车场体验不佳的文章,受到了很多人的注意。包女士在帖子中详细讲述了她的停车不顺利过程:她本想利用P+R停车场每回只需十元的便利搭乘地铁,可离场时却遇到了一连串麻烦——先是商场停止营业导致通往地下车库的步行通道被堵,她只好绕道停车场车辆出入口步行前往,随后在缴费环节又碰上系统无法识别、工作人员服务不到位的情况,经过一番周折才最终脱身。
P+R代表停车后搭乘公共交通,其含义为“将车停在指定地点后改用公共交通工具出行”。选择驾车出行的市民,能够享受到在城市边缘区域以较低成本停车的便利,随后搭乘地铁等公共交通快速抵达城市中心地带。这种出行方式旨在引导市民更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同时有效减轻城市交通系统的拥堵状况,是政府为促进绿色出行、缓解交通拥堵问题而推出的一项高效便捷的出行方案。不过,通过实地考察,媒体人员了解到,上海市部分地铁站配套的P+R停车场设置在商场地下区域,但在实际使用时却暴露出诸多不便之处,因而给民众带来了不少困扰。
“停车客服说完全不知道P+R是什么”
记者找到了发帖人包女士,她讲述了在P+R停车场停车的经过:上午十点,她依照导航和现场指示,顺利把车停在了阳光天地商场地下的P+R停车场,接着通过商场直梯进站,再换乘地铁离开。临近午夜十一点半,她去停车场取车,却见阳光天地商场在晚上十点便停止营业,通往P+R停车场的人行自动扶梯也停止运行。
包女士说当天绕了好几圈都没发现有人行通道入口,只能战战兢兢地开车行通道走,那条路既陡又长,让她心里很不踏实。记者去现场查看后发现,这个停车场的车行通道坡度很大,而且清楚地设有“禁止行人”的警示牌,人走进去会有很明显的安全风险。
在P+R出口交完费,商场停车系统告知还剩48元未付,照片由当事人提供。
包女士觉得人行通道很不方便,而收费环节更让她怒气冲冲。她在P+R停车场出口用交通卡支付了10元钱,但开到商场停车场入口时,停车闸机又让她补缴费用。她按了按钮呼叫停车场工作人员,对方却表示对P+R停车场一无所知,并且系统里也没有显示任何缴费信息。客服在交流时建议,包女士可以添加工作人员的联系方式并附上付款凭证照片,她立即按照客服的说明进行操作,但仍然没有等到通行信号升起,最终在附近巡逻的商场管理人员到达现场后,她才得以离开,她表示,这次经历耗费了20分钟,原本愉快的出行心情完全被破坏了。
社交平台上的帖文,有网友表示自己曾多次被“二次收费”。
包女士感到困惑,P+R停车场为何无法与商场停车收费系统对接,她带着这个疑问,记者也联系了停车场相关人员,工作人员解释说,包女士遭遇的“重复缴费”是系统出现问题的结果,电子系统难免会发生故障,这也是无法避免的现象。他透露,万一碰上重复扣费的状况,暂时不要付款,能够联系到附近公示的联络号码,商场职员将提供帮助以便通行。
P+R停车场同商场停车场之间的配合存在不足,并不仅仅体现在“收费系统出现异常”。考虑到P+R停车区地处阳光天地停车场之中,每当清晨交通高峰消退之际,P+R停车场车位即告满员,商场方面便会设置围栏封锁P+R停车场入口,从而中止让车辆驶入的行为。不过到了下午两点左右,去到P+R停车场那边,发现上午停进去的车已经有不少离开了,地上空出了不少位置,不过入口处的拦路设施还是老样子没撤,把准备进来的司机都挡在了外面。当时停车场里正有不少人围着,想进P+R停车的王先生很不高兴地抱怨:“明明看到里面还有空位子,可就是被这挡路的东西挡着进不去,这不是存心让我在外面多花冤枉钱吗?”
唐镇地铁站P+R停车区域入口被阳光天地商场围挡拦住。
在停车场里找P+R像“迷宫寻宝”
包女士的遭遇,引起许多网友共鸣。不少市民表示,他们是因P+R停车场提供优惠才前往,但离开时却要被商场或P+R停车场所在区域收取停车费。调查得知,形成这一情况,一方面是民众后来没有搭乘地铁,或者没有使用同一张交通卡,不符合P+R停车收费标准的规定,另一方面,也与部分P+R停车场的指示不够明确脱不了干系。
“上海停车”软件里,联航路站P+R停车场所在位置,就是红星美凯龙购物中心的地址。
有市民反映,他之前驾车去联航路P+R停车场,结果绕来绕去始终找不到入口。实际上,市民可以通过“上海停车”官方小程序和App查询全市各个P+R停车场的具体位置和剩余车位情况。调查中,记者发现这个小程序把联航路P+R停车场的入口,错误地设在了“浦星公路1969号”,也就是红星美凯龙商场车库的入口,与真正的P+R入口相隔大约500米。如果依照导航指引,从非P+R的入口驶入停车场,那么交通卡无法使用,只能按普通停车标准缴费。要是停车时间超过8个小时,所需费用会是P+R模式下的四倍以上。
张贴在联航路站P+R停车区入口的停止运营公示。
更让人不解的是,媒体在实地探访时发现联航路P+R停车场入口处挂出了“暂停使用”的标识,原先管理单位得泊科技表示“由于合作协议期满,联航路P+R停车场定于2025年7月20日终止服务,从此不再执行停车换乘功能”,然而“上海停车”软件里该场地至今还标记为可正常使用。
记者联系了告示上得泊科技提供的号码,接电话的人说:“我们和联航路站P+R的运营合作已经停止,现在P+R停车场由另一家公司负责,以后是否还会开放并不确定。”记者询问为何停运信息没有及时公布,工作人员解释:“我们只是负责联航路P+R场地的管理委托,上海停车App是由官方运营的。”
信息出现偏差的状况,在大场镇P+R停车场也存在。官方小程序提供的地址数据相当详尽,包含两个不同的入口方位,分别是沪太路1899号靠近沪太路江场西路口的位置,以及江场西路与沪太路口接壤的地段。不过,当采访者依照首个地点开车去时,见到入口被一根混凝土柱子阻拦住,邻近还堆了许多建筑用料,根本没法通行,可是这个状况在应用软件里没有刷新过。次个地点倒是位置精确,不过驶入停车场里面,那里的方位图又让人感到困惑。依照车库图示,该车库设有三个通道口,除了前文提及的两个通道口外,另有一个“P+R通道口”。然而,实际前往后才发现,此区域是江场西路P+R充电站范围,仅用铁栅栏与邻近地带做了基础划分。“此通道口专为充电服务,换乘的P+R设施位于另一侧,两侧并不连通。”一位现场工作人员补充说明。
入口一实际上正在进行改造修缮,但小程序上并未体现。
大场镇P+R停车场设有车库示意图,图上标明“P+R出入口”的位置,该处实际上是充电站。
多管齐下让P+R回归便民本质
上海全市现有25处公共换乘停车场,提供6596个换乘停车泊位,这些停车场覆盖了11条轨道交通线路和25个站点,每天服务车辆超过1.5万辆。P+R停车模式在城市交通压力缓解和绿色出行推广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具体执行时也显现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怎样把商场内隐藏的P+R停车场找出来,让P+R切实服务大众,需要主管单位、商场管理者、代管企业等各方共同努力,以民众的实际需要为依据,有计划地处理当前存在的难题。
专家指出,政府部门需要强化对P+R停车区域的布局设计和监督,拟定一致的管理准则和章程,清楚界定商场以及受托管理者的责任与任务。同时,要推动“上海停车”应用等数据渠道的维护者,增进同停车场负责者的联络配合,保证资讯的真实可靠和实时更新。
场地出租的商场也要更新治理思路,P+R停车场不应当作附属设施,而需归入商场整体服务框架,提升设施维护和治理水平。商场人行道封闭时,要设置醒目标识,同时提供安全替代路径。要动态管理围挡设施,实时掌握车位变动,迅速调整围挡位置。此外,要进一步完善停车场内部的指示系统,明确各个区域的划分,保证P+R区域的导向标志规范无误。
服务提供者需要强化对联络团队的教育,让他们精通P+R的规则和办事步骤,以便迅速妥善地处理市民的疑问。要设立即时应对的制度,压缩事务解决周期,从而提升民众的满足程度。
长远而言,P+R模式将持续作为上海城市交通的关键组成部分。随着轨道交通网络不断延伸,相应的P+R停车场设施建设也必须同步实施。唯有真正从民众需求出发,才能使P+R停车场摆脱“难以寻觅、使用不便”的困境,从而更有效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
各位朋友,倘若您在日常生活中碰上不顺心的事、感到苦恼的事、遭遇棘手的事,敬请扫描下方的图形码,好将您的困扰转达给我们并寻求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