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海旅游节等活动保障收官,二次元痛岛掀起狂潮

admin

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__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

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_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_

2025年即将结束,第36届上海旅游节“暑期旅游季”也慢慢接近尾声,市医疗急救中心提交了一份出色的保障成绩单。根据记录,到8月15日为止,市医疗急救中心已经调配了45部车辆,安排了90名工作人员,总共值班1680小时,已经成功处理了27位突发健康问题的个人,为包括人工智能大会、亚洲宠物展、音乐演出在内的十多个重要活动建立了安全屏障。

8月8日到10日,上海杨浦复兴岛成为全球首个二次元主题的“痛岛”,小红书RED LAND活动在此引发次元热潮。活动以复兴岛工业遗迹向“数字智能岛”的演变为主要研究方向,结合了新兴的二次元文化元素,有效促进了区域科技、艺术与水岸生态的有机结合。这个占地8万平方米的娱乐场所,囊括了包括宝可梦和原神在内的五十个知名品牌,成功吸引了十万游客前来体验,场面十分热闹。不过,连续三天的气温飙升,最高气温达到了38℃,并且发布了高温橙色警报,这让那些穿着厚重cosplay服装的游客们承受了巨大的考验。他们身上的胶衣不透气,再加上层层叠叠的角色服装,使得中暑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__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事先安排妥当、周密设计,每天挑选十名资深医疗救援专家,带领五部配备有5G通信功能的现代化救护车辆前往指定地点,每部车辆上都装载了心脏复苏装置、心电监测装置等先进医疗仪器设备。叶俊担当此次保障任务的负责人,他事先带领团队踏勘了活动行进路径,与公安、消防及活动组织方共同模拟演练,科学安排了医疗救助点的分布,显著减小了应急响应的范围;他还与收治医院建立了优先救治机制,大幅缩短了紧急处理和送医过程所需的时间。

户外展区里,高温和拥挤人群带来双重考验,医疗支持是活动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市医疗急救中心安排的救护车队伍被称为“病患聚集地”里的隐蔽保护力量。每辆救护车每天要多次出动,处理紧急情况,迅速为感觉不舒服的参观者进行专业治疗。

8日晚上九点,夜里的活动场所依旧人声鼎沸,叶俊的车队接到指挥部门通知,说有位女性参观者左腿无法正常活动,他们马上动身前往地点,仅仅过了一个半小时就找到了伤者,随即展开救治。急救医生孙友提询问后了解到,这位女士的左脚踝扭伤已经持续两个小时了,因为不想耽误旅行安排,她一直强撑着没吭声。孙友提对她实施了损伤审视,补充了相关查验,初步认定属于皮下组织受损,接着采取了冰敷等相应处置,然后送她前往杨浦区中心医院。

九日晚上八点三十分,急诊科的李娟医生为一名状况反常的病患提供了诊疗服务。该病患称,在一场音乐演出进行期间,其皮肤忽然变得通红。起初,病患以为这是由于环境温度高加上情绪过于亢奋造成的,因而没有在意。但后来,其皮肤开始变得奇痒无比,并且出现了疹子,这才察觉到事态严重,于是急忙前来就诊。凭借丰富抢救履历,李娟医师迅速识别病患正遭遇急性风疹发作,她马上组织人员监测患者生命指标,迅速建立静脉通路,精确给予抗过敏药剂,十多分钟内,病患皮损逐步消失,发痒感觉显著减轻。

上海市医疗急救中心通报,活动期间,五辆救护车的医务人员一直履行职责,维持全天候待命情形,持续关注现场人员身体状况。因为酷热与密集人流共同作用,医疗需求持续涌现,每辆救护车都反复紧急出动,既要迅速应对轻微中暑情形、为体力消耗者给予降温补水,也要针对突发胸部不适、头晕等异常状况的人员进行初步判断和紧急处理。

这种烈日下的执着,赢得了诸多好评与称道。得到过救助的民众一致盛赞医疗队伍“行动敏捷、应对得力”,真切体会到了“周遭的安稳感”。

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__旅游节 “双季” 守护:上海急救保障“暑期季”,优化方案护航“经典季”

记者另外了解到,松江区医疗急救中心在这个夏天也承担了欢乐谷国潮文化日、辰山草地广播音乐节等活动的医疗保障任务,调配了十三部车辆,派出了二十六名医务人员,有效应对了手臂擦伤、中暑后头晕等紧急情况。

2025年36届上海旅游节运用“一个主体两个时段”的安排方式,7月5日到8月31日是“暑期旅游时段”,9月1日到10月6日是“传统活动时段”。随着“传统活动时段”日益临近,上海市各紧急医疗救助站点正在总结暑期时段的工作成效,改进服务保障措施。国庆黄金周客流高峰即将来临,急救系统将优化“活动类别-风险级别-资源调配”的精细化管理模式,借助科技力量强化急救,通过实际行动保障生命安全,增强大型文艺演出、露天展览等场合的疾病防控与应急处理水平,为城市公共健康安全及民众福祉构建稳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