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电网负荷连续三天创新高,新能源装机总量可观

admin

近期国内普遍出现炎热气候,导致空调等降温设备使用频率增大,电力消耗量不断上升,8月20日至22日期间,烟台电力系统负荷接连创下纪录。具体来看,8月22日,烟台电网整体用电峰值达到1154.1万千瓦,与上一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3.4%。国网烟台供电企业将实施有力举措,保障用电高峰时段供电安全烟台风能电力学校,确保电力供应稳定可靠。

烟台地区供应端新能源资源充足,包括风能和太阳能等。当地电网具备核电、火力发电、新能源发电、储能以及虚拟电厂等多种供电能力,运行稳固可靠。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成果突出,到2025年7月底,新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595.06万千瓦,占电力总装机的一半以上,为夏季用电高峰提供了有力保障。

海阳核电站首期两台发电设备分别于2018年和2019年实现并网运行,每年可产生178亿千瓦时电量。作为电力输送的末端环节,国网烟台电力公司持续加固电网基础设施,确保能源基地能够高效对接电网,为省内“东部发电西部输送”的电力调配模式提供支持。

电网供应端,夏季用电高峰到来之前,北灵220千伏变电站已经成功供电,烟台2025年应对夏季用电压力的电力保障工程全部完工。这7个夏季用电保障重点项目,新增了38.9万千伏安的变电能力,还新建了82.51公里的输电线路,为有效应对夏季电力需求提供了稳固的电网支撑。

国网烟台电力保供措施_烟台风能电力学校_烟台电网迎峰度夏

迎峰度夏阶段,国网烟台供电公司事先完成了各项应对部署,持续监控电网的承载负荷与电压状况,特别留意那些承受过重负荷的主变压器和输电线路,并且每日进行数据统计与汇报,目的是为了能够迅速调整并改进电网的运行模式;同时强化了对全网用电量的预估以及N-1状态下的风险评估,借助提前转移部分用电负荷、优化变电站内部运作方式等手段,周密规划了停电与送电的相关事宜,以此保障电力供应稳定且顺畅。电力调度机构充分运用核心决策功能,对关键变电站、输电线路开展远程实时监控烟台风能电力学校,针对高负荷设备制定专属应对方案。

此外,国网烟台供电企业安排员工强化对关键线路、核心变电所的特别巡查、温度检测等任务,迅速排除设施问题。为了保障变电设施的正常运作,国网烟台供电企业引进并普及前沿的智慧化检查方法,不断推进远程智能巡查的实践,研究结合无人机、自动化设备以及影像设备的“上中下”立体式全面检查方式。强化关键地带电力通道的检查工作,运用红外测温设备对横担线夹与导线相接部位实施温度检测,迅速察觉风险,立即着手处理。借助电力巡检无人机等众多尖端设备,通过运用立体构造、智能分析、天体定位等多项前沿技术,已经完成了所有220千伏输电线路无人机自主巡查路线的设计与实施,有助于提升输电线路的精细化管理程度和作业效能。

接下来,国网烟台供电公司要一丝不苟地执行夏季用电高峰应对的各项方案,精确进行电力负荷分析,密切监控设备状态,及时优化电网运行模式,以此保障烟台电网安全可靠运行,顺利应对电力需求旺盛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