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储备充足,即刻启程!1月9日,烟台开发区36辆载客量大的新能源空调巴士正式开始服务烟台芝罘区公交车,这标志着该区“环保公交”事业迈入全新阶段,对于改善城市整体面貌、优化民众出行体验、协助达成“双碳”指标、促进资源节约能源、增加公交系统使用比例、减轻城市道路负荷具有关键作用。
公交“充电”升级
为东西交通大动脉注入新动力
清晨5点10分,23路大容量纯电动空调公交车从烟台汽车西站公交场站逐渐启动。天色微亮时,乘客惊讶地发现他们乘坐了6年多的23路公交车彻底改变:车身非常新,宽度增加,采用绿白两色搭配,并且装饰有波浪状图案,整体充满活力。
23路公交线是连接开发区、芝罘区、莱山区三个核心城区的重要交通干道,这条线路从汽车西站发车,终点站设在孙家滩场站,总长度为32公里,每天运送的乘客数量超过一万名。烟台市公交集团开发区公司的负责人表示,这次有36辆大容量新能源空调巴士投入使用,用来替换掉部分原先23路线路上的传统公交车,显著增强了这条线路的运输能力。
硬件设施“有温度”
增强市民出行体验感
这次购置的36辆新能源纯电动客车耗资3600万元,它具备不产生废气、没有污染、能耗低、声音小等优势,行驶距离远,既有助于环境保护,又能够节约能源,能显著减少运输费用。烟台公交开发区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新车辆长度达十二米烟台芝罘区公交车,内部空间更加开阔,并且设有皮革坐椅(包含三把专为母婴设计的宽大座椅)、无障碍台阶、残疾人专属区域等多项贴心设施,旨在为穿梭于开发区、芝罘区、莱山区的乘客带来更优质的出行感受。
新型电动公交车的应用,不仅推动了公交城市的建设,而且显著提升了民众的出行体验。乘客们普遍反映,这些公交车的外观和乘坐感受都比以往更加整洁、平稳。
科技感十足
为公交车行驶“保驾护航”
最新车型整合了多种先进科技,旨在确保乘客在途中的安全。“车身核心区域的玻璃配置了紧急毁坏功能,一旦遭遇紧急状况,能协助乘客迅速撤离,维护他们的生命安全。”公交车驾驶员吕家杰说明,该车辆实施了五级耐火安全标准,并且装备了全天候的安全监测及预警系统,能够无死角地监测车辆动力电池的运行状态。先进的多维火灾监测方法,能够迅速准确发现电池渗漏、绝缘损坏、电池温度异常、电路短路以及电流过载导致发热等现象,同时可以显著控制火势蔓延,保障人员、车辆和财产的安全,为市民提供安全环保的出行条件。
近些年,烟台开发区交通管理部门始终秉持“党的领导引领城市进步”“城市建设服务人民群众”的宗旨,不断促进公交事业进步,认真落实便民措施,支持达成“碳达峰、碳中和”愿景,根据民众需要,在调整公交网络布局,改善服务水准上持续努力,给全体市民带来更便捷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从春龙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