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曹马志 通讯员陈小丰
最近一批从土耳其运来的洗发水已经从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成功运出,并且已经配送到全国各地的消费者那里了,这说明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的第一笔跨境电商保税进口“1210”货物已经圆满完成了。
如今,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增加了新的经营范围,产业领域得到拓展,为跨境电子商务行业的进步带来了新的动力,这种模式允许企业依据市场分析和顾客偏好,从海外批量选购商品,采用集中报检手续将这些货物存放于海关指定的特殊区域,当国内客户完成购买操作时,商品将办理出区检验放行程序,再由国内物流配送公司派送至购买者地址。
这种模式反应迅速,订单处理迅速,货物运送快,整体运费也较为节省。阿梯柯(海口)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在海口的空港综合保税区设立,其相关工作人员表示,跨境电商保税进口进入常规操作阶段后,不仅使海口本地的民众得到好处,还能影响到海南省之外的区域。省外的客户在当天进行购买,借助海口美兰国际机场的空中运输服务,部分区域能够做到次日收到商品。
海口海关驻美兰机场机构预先准备配套方案,主动提供协助,指导跨境电商监管设施的建设,现场处理公司登记注册、申报清关等实际需求,配合海口综合保税区管理委员会改进保税区通道运作,拟定通道运作和值班工作准则烟台保税区进口商品,强化通道的正面管理效能,部署人员采用现场检查、库存盘点等手段烟台保税区进口商品,强化对网购保税商品的实物管控。
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是我省第三个由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区域,同时也是省内第二个综合保税区,这一区域是在洋浦保税港区与海口综合保税区之后设立的。自获得批准成立至今已有三年时间,各种新兴商业模式逐步建立并稳固发展,重点产业正迅速向该区域集中,并且自贸港的政策优势正在不断显现出来。
保税维修行业呈现兴旺态势。空港综保区增设了集成化飞机维修设施,抵达的飞机能够获得维修无需缴纳保证金、临时入境维修产品可销往国内、维修用材料享受保税等海南自由贸易港的便利措施,推动了保税维修新模式的兴起与扩张。今年上半年的最初四个月里,海口美兰机场的海关部门,处理了总计23批次飞行的监管事务,以及4套发动机的入区保税维修业务,这些保税维修业务涉及进出口商品的总价值达到了179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九倍之多。
根据记录,这个集成式飞机制造中心自2022年启用之后,已经处理了超过一千三百个飞行器修理案例,完成了超过一百四十架次的机身涂装工作,修复了超过三万件航空部件,其中包含四十多项入境飞机的维修和涂装任务。多个国家的航空公司,例如越南、菲律宾、卡塔尔等,已经再次选择使用这项服务。
此外,空港综保区今年又拓展了保税租赁这一新模式,3月份,一架价值6200万美元的A321-200NX飞机办理了入境手续,标志着保税租赁业务首次成功开展,这种业务融合了保税货物管理与租赁交易,航空企业能够借助租赁途径获取飞机的使用权,无需一次性支付进口关税和增值税,有助于显著降低企业的财务负担。
据消息,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占地面积为0.44平方公里,率先实践海南自由贸易港“前端”自由流动、“后端”严格管控的进出口管理机制,依托港口地理位置便利性和已有产业条件,主要发展航空相关产业,重点推进飞机维护、引擎养护和保税航空器材供应链管理等业务,同时拓展航空设备租赁、网络购物等业务,并逐步延伸保税加工、网络购物等业务范畴,致力于建设我省对外交流合作的新平台。
海口美兰机场海关副关长辜振成透露,跨境电商零售进口“1210”业务模式启动运行后,海口空港综合保税区又增加了新业务类型,海关将把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作为工作重点,改进监管工作,借助智能海关监管技术,全力支持海南跨境电子商务业态良好发展,促使空港综保区产业集中发展达到更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