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维都出品
左岸布衣撰
编辑|三园主
胶东人写的胶东人和胶东事。
10月13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喧嚣了数年的青岛都市圈终于露出了真面目。
01
什么是大都市区?
大都市地区并不是什么新鲜事。 它们是由美国于1990年正式提出的。
在中国,“都市圈”已被写入2014年发布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
学术界对都市区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用白话来说,就是以一个(或多个)中心城市为核心,然后画出一个50公里或1小时的交通圈。 这个圈子就是这个中心城市的都市区。
关于城市地区的事情
2014年,中国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中提出“都市圈”概念。
2021年以来,国家发改委共批准南京、福州、成都、长株潭、西安、重庆、武汉7个国家级都市圈。
进入2023年,有消息称沉阳都市圈、杭州都市圈将进入实质性运营。
距离青岛都市圈越来越近
2017年初烟台离青岛多远,山东省政府印发《山东半岛城市群发展规划(2016-2030年)》,首次明确青岛都市圈由青岛市、潍坊市、烟台市莱阳市、海阳市组成。
2021年6月,《青岛市新型城镇化规划(2021-2035年)》发布,日照市加入青岛都市圈。
2022年5月,青岛发改委透露,青岛已起草并上报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初步考虑将莱州、日照纳入青岛都市圈范围。
进入2023年,青岛都市圈正紧锣密鼓推进。
1月3日,《山东省建设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发布。 文章明确提出“出台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推进青岛、围里、燕尾城市化”。 城市综合发展”。
1月13日,2023年省政府报告提出,争取批准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同时,2023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2023年9月18日,山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10月13日,山东省政府网站发布《青岛都市圈发展规划》。
青岛都市圈主要包括青岛市全境、潍坊市诸城市、高密市、日照市东港区、莱阳市、莱州市、烟台市海阳市,总土地面积2.15万平方公里到2022年底常住人口达到1558万。
02
如果莱阳纳入青岛都市圈,莱阳会得到什么?
好处应该是全面的。
最直接的应该是基础设施。 都市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同城、同网络的基础设施。
与莱阳关系最密切的就是交通。
交通运输,主要是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
广义的轨道交通方面,目前已实施青蓉城际铁路、青盐高铁。 从狭义的轨道交通来看,真正的地铁只能是一个愿景规划的问题。 毕竟,青岛至莱阳通地铁的可行性仍需慎重选择。
公路运输更加现实。 比如S209,如果能扩建为一级路,将成为连接青岩与中国联通的又一条南北通道。 例如,已纳入双莱一体化的莱西北京路与莱阳火车站的衔接如果立即实施,将为两座城市带来更大的效益。
二是产业的辐射力和拉力。
莱阳海尔智能厨电成为莱阳近年来第一家主动接受青岛辐射的企业。 相信随着都市区规划布局的详细介绍,更多惊喜将会到来。
其他领域如对外开放、人才研究、公共服务等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莱阳纳入青岛都市圈,我们必须更加着眼于更远的未来。 我们不能急功近利,更不能消极等待。 最好的政策是抓住机遇、顺势而为、主动出击。
03
距离莱阳加入都市圈、纳入青岛还有多远?
相比加入都市圈,莱阳人似乎更有兴趣融入青岛。
准确地说,青岛都市圈的设立与莱阳纳入青岛无关。 如果非要说有关系的话,只能说是更远了。
问题很简单。 都市区的概念决定了建设都市区不是规划调整。
都市圈的目的更多的是凝聚周边城市的力量,提升竞争力,赢得未来。 尤其是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说白了,都市圈是概念性的烟台离青岛多远,而不是实际的圈地。
行政区划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说白了,变成行政区划的都市区距离很远。
全国各地建设了很多都市区。 这些都市圈如果升级为区划调整,首先需要必要的发展阶段、经济一体化、交通布局、民众情感接受以及省里的认可和支持。 。
其次,在空间上,如此大规模的规划调整需要最高层更大的决心,甚至可能涉及整体区划的变化。
具体来说,青岛都市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青岛都市圈升格为国家都市圈,还需要国家发改委的批准。
国家是否批准其成为省级都市圈只是第一步。 都市圈的建设、升级和成熟要到2030年。
如上所述,即使在成熟的大都市地区,分区升级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我们再假设一下,如果立即涉及区划调整,何必划定都市区呢? 这不是等于脱裤子炫耀吗? 一次性全部转移不是更简单吗?
所以莱阳离青岛太远了。
冷静下来,做好自己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