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开学首日市区交通压力大重点布控8所主要临街学校

admin

烟台二中南校电话_烟台二中电话号码_烟台二中联系电话

开学第一天烟台市区交通压力大

重点管控8所临街主要学校,通十路秩序明显好转

大小新闻2月25日讯(记者张平通讯员严娇轩摄影报道)25日是城市中小学开学日。 恰逢周一早高峰。 上班的交通流量与送孩子上学的交通流量重叠,市区交通压力急剧增加。 。 为最大程度缓解因车流涌入学校造成的交通拥堵,保障学生出行安全,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全体民警、辅警上路,继续前行。早上6点30分值班,应对交通压力,保障学校周边学生安全。 道路畅通无阻。

烟台二中联系电话_烟台二中南校电话_烟台二中电话号码

烟台二中电话号码_烟台二中联系电话_烟台二中南校电话

通十路交通秩序较以往改善不少

6时40分,记者跟随执勤交警来到烟台市第一中学门口。 他们发现,一中门前的车流来得快,去得快,比较稳定。 二路路段东山干部休息中心至407医院双向路段车流量最大。 交警全力疏导该路段交通。

环山路中段,一中南校附近出现较大车流,也对周边解放路造成影响。 为避免拥堵,执勤交警增派警力沿环山路巡逻引导。

7时20分,在双语实验中学门前,记者看到道路两旁车辆排队送孩子。 通十路双语小学也是如此。 现场执勤民警表示:“由于双语中学是寄宿学校,开学第一天,家长携带行李延误停车,会造成短暂的交通拥堵。针对这一情况,我警执勤人员采取了有效的分流方式,引导车辆,车辆停放有序,交通志愿者帮助家长搬运行李,护送学生过马路,让家长尽快送学生上学。

烟台二中南校电话_烟台二中电话号码_烟台二中联系电话

在通十路上,记者看到,从南郊北上的车辆在石秀新区附近开始缓慢行驶,但并未出现大面积拥堵。 经过双语小学门前,穿过翡翠社区,大约需要十分钟。 路段过后,交通基本畅通。 红旗路大桥上烟台二中南校电话,路边也停着不少车辆,家长们拎着大大小小的行李走向学校。

烟台二中联系电话_烟台二中南校电话_烟台二中电话号码

8所主要临街学校成为重点管控学校

在城南地区,所辖交警大队对机场路、通十南路、青年南路、钢城等主要干道两侧临街学校进行现场交通排查和警力部署西街。 烟台市三中、二中南校、惠安小学、姜家小学、官庄小学、烟台市第十五中学、黄屋中学、黄屋小学等8所主要临街学校小学,被确定为重点学校进行部署管控。

烟台二中电话号码_烟台二中联系电话_烟台二中南校电话

早上6时20分,位于通十路与大东路交叉口以东的烟台清华中学(二中南校)迎来了因开学而出现的第一个交通高峰。 此时,4名警察在通十路与大东路交叉口忙碌着疏导交通。 学校门口还有两名警察在忙碌,因为许多学生家长要帮助学生从车上拿床上用品和其他东西。 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品导致该路段的交通走走停停。 到7点20分,学校车流与早高峰车流重叠。

与此同时,在位于港城西街与官庄路交叉口以南的烟台三中校园,交警部门还安排5名执勤交警于当天早上6点20分进行指挥引导。青年南路学校西侧。

烟台二中电话号码_烟台二中联系电话_烟台二中南校电话

上午8时45分左右,市区道路逐渐恢复畅通。 据悉,每到开学第一天都会造成城市交通压力骤增,学校周边区域将成为最大拥堵点。 开学第一天,车流较多的路段有红旗中路、山海路、解放路、文化路、玉溪路、通十路等,高峰时段为早上7点至8点30分左右

烟台二中电话号码_烟台二中南校电话_烟台二中联系电话

交通志愿者努力保障交通畅通

早上7时30分左右烟台二中南校电话,记者看到,上班的车流逐渐增多,市区交通压力骤然加大,给出行带来很大压力。

双语小学门前,77岁的安丽生和李顺华轮流组织马路东西两侧过马路的孩子们一起通过人行横道。 “一次组织十几个人一起过马路,这样比较安全,也能提高车辆通行速度。我们一行人八点钟会去玉溪路政府幼儿园继续维持秩序。” 李顺华叔叔告诉记者,在安立胜团队的带领下,他深受感动,积极加入芝罘区天使守护团。

多年来在志愿服务中辛勤付出的老人无怨无悔,为城市交通畅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我今年已经77岁了,我还要继续做这项工作,为了孩子们的安全,也为了整个社会。我们团队里还有80多岁的老人,他们还在坚持...”一边介绍自己的作品,一边吹嘘道。 安立胜先生吹着口哨指挥孩子们,做这项志愿工作非常高兴。

烟台二中联系电话_烟台二中电话号码_烟台二中南校电话

据了解,像李顺华老师这样的志愿者在学校周边服务着孩子们上学放学,有一百多人。 芝罘区天使守护团志愿者为城市交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保护了17所学校的2万人。 于学生上下学。

文明出行方式更加理性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周一早高峰期间,不少市民选择骑自行车或步行出行。 送孩子到清华中学上学的家长宋先生告诉记者,送孩子后,他选择沿着通十路向北步行到毓璜顶附近打工。 “周一早上散步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不用担心堵车,还节能减排,环保。”

文明出行的绿色新风尚越来越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