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结束后,13岁的香香将进入中学。 由于香香的户口不在烟台,不符合就读公立中学的条件,所以只能选择民办中学。 在烟台,香香并不是唯一一个不能上公立中学的农民工孩子。
教育部门表示,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共补助资金均发放到儿童居住地。 农民工子女的补贴发放到家乡,在烟台享受义务教育。 这是对烟台当地教育资源的挤压。
如果不符合条件,孩子就不能进入公立学校。
香香的父亲吴刚(化名)是临沂人。 八年前,他从家乡来到烟台打工。 一方面,他觉得在农村没有前途,另一方面,他希望给小儿子香香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吴刚还有一个大儿子,患有智障,生活不能自理。 全家人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烟台二中南校电话,希望他能通过读书找到出路。
刚来烟台时,吴刚和妻子在一家美容院打工,每个月收入1000多元。 两人生活俭朴。 两年前,吴刚在幸福区租了一套10多平方米的房子,开了一家养生按摩中心。 妻子在一家房地产公司担任管家。 他们在商店旁边租了一间小平房作为住所。
香香上小学时,因户口不在烟台,无法上公立学校,就读了幸福义私立学校。 香香读二年级时,烟台公办学校降低了农民工子女就读的门槛。 吴空刚毫不犹豫地将儿子转到了幸福府的一所公立小学。 香香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学习成绩一直处于中上游。 小学最后一次期末考试,香香各科平均分是94分。
吴刚对儿子的学习非常满意,忙询问周围哪所中学比较好。 但经过多方打听,他得到的反馈是,农民工想要孩子入读公立中学,需要满足一个条件:在烟台有房子、有工商局的纳税证明。 ,并已缴纳2013年劳动保险证明。
由于之前不了解这些条件,加上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他们既没有买房,也没有缴纳劳动保险。 吴刚的小店符合国家新的免税政策,享受免税待遇。
公办初中的三个入学条件均不满足,意味着香香无法进入公办初中。
这让吴刚很郁闷:“我觉得公立学校的老师比私立学校的老师好,更让人放心。我不确定儿子从民办中学毕业后是否还能保持现在的学习水平”四年后上学。” 还有一个让吴刚头疼的问题就是学费。 我儿子在私立中学上学,每年学费至少3000元。 对于经济困难的家庭来说,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从让孩子“学好”到“学好”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香乡的情况并非个例。
童童和琳琳是新海洋小学的同学。 童童的父母来自江西,在烟台已经快20年了。 他们在烟台工作、生活的时间比在家乡停留的时间还要长,他们早已把烟台视为自己的第二故乡。 但孩子们仍是“流动人口”,无法进入公立中学就读。 这让童童的父母感到有些失望。
琳琳的妈妈告诉记者,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好,考试成绩在100分到98分之间,老师帮他们联系了更好的私立学校。 开学后,琳琳和童童将分别前往不同的私立学校完成初中学业。
虽然孩子可以上学了,但上公立中学仍然是童童和琳琳父母的心愿。
“我们想让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有一个公平的教育环境,这很难吗?” 虽然已经决定送孩子去私立学校或者民办学校,但吴刚、童童和琳琳的父母仍然不愿意接受。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中心城区农民工子女就学呈现新特点。 农民工最初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读书”,“好好读书”。 在意识到文化给生活带来的改变后,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成长为有文化、有前途的人。 。 从冷漠到教育,这是一个可喜的变化。 但由于多方面的制约,这一重点的落实还存在不少困难。
想要爆料吗? 请登录“阳光连线”(),拨打新闻热线0535-6922988,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qilu.com)提供新闻线索。
教育政策调整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量农民工涌入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也给当地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 如何应对烟台二中南校电话,成为许多城市面临的难题。
烟台有多少农民工子女? 没有任何一个部门能够提供准确的数字。 据2006年粗略统计,芝罘区农民工子女已达7000多人。 如今,八年过去了。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员流动性的加大,这个数字不断刷新。 这一庞大的教育群体给烟台义务教育带来的压力可想而知。
据了解,大部分流动家庭属于中低收入家庭。 虽然就读公立学校的条件并不苛刻,但他们仍然不满意。 就读私立或社会学校,学费每年至少3000元。 这让这些经济能力有限的家庭难以承受。
那么民办学校或者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能否接受越来越多的农民工子女呢? “我们有足够的教室来开设新课程。” 崇文学校招生办宋主任表示,小学每个年级有两到三个班,初中每个年级有三到四个班。 新建的6000多平方米教学楼已投入使用。 如果有足够的学生,他们可以开设新班级。
公立学校面临着财政压力。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校长表示,按理说,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学校就应该接收农民工的孩子。 但目前的教育投入却与此相矛盾。 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 2004年之前,学校收取学费时,基本可以处理正常的教学活动; 但学费减免后,学校每年的经费缺口约为10万元。
记者从烟台市教育部门了解到,目前农民工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的门槛很低。 如果仍达不到公立学校就读的条件,孩子只能去私立学校或回老家。 国家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共补助资金发放到儿童居住地。 小学和初中是义务教育阶段。 孩子们在家乡领取补贴,但在烟台享受义务教育。 这也是对烟台当地教育资源的挤压。
农民工认为,在烟台工作生活的家庭也为烟台做出了贡献,不能简单地根据教育补助资金在哪里来决定孩子去哪里读书。 留守儿童问题不断,家长们为让孩子回家乡上学而发愁。
对于未来入学要求是否会发生变化、是否会给予农民工子女更加宽松的入学条件、是否会继续降低农民工子女入学门槛等问题,烟台市教育局相关人员介绍部门表示,教育关系千家万户。 每一项具体政策出台之前,都需要进行复杂的研究,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可以肯定的是,烟台农民工子女入学条件一直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政策变化
从2004年秋季开始,烟台规定,凡在本市持三证(工作证、暂住证、房屋租赁协议)的农民工子女,一律免除义务教育学费。 芝罘区教育体育局设立8所小学、7所中学,接收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民工子女。 就读这15所学校的农民工子女免收学费。 为了帮助外籍儿童入学,芝罘区教育体育局一直在努力。 目前,招收农民工子女的工人阶级学校有35所,其中小学26所,中学9所。
2009年,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规定是:父母及其他法定监护人在芝罘区购买住房; 在芝罘区有稳定工作,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并缴纳社会劳动保险一年以上,并保证每年持续缴纳劳动保险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必须为学校办理社会劳动保险家长双方(或家长一方)所在区(市)社会劳动保障部门出具的最近一年入学时的缴费证明。 经批准的劳动合同、暂住证、父母及其他法定监护人及同龄子女的户口簿; 在芝罘区投资50万元以上设立公司且每年缴纳税金5万元以上的投资者子女。
芝罘市一所农民工子弟学校
有小学26所,分别是国翠小学、旗山小学、塔山小学、幸福小学、新海洋小学、新市路小学、青年路小学、建昌街小学、道树街小学、新桥小学、诸暨小学、龙海小学、刘家小学、南瑶小学、上瑶小学、军民小学、上房小学、西某小学、黄屋小学、芝罘岛小学、梁家小学、江家小学学校、龚家岛小学、奉化小学、官庄小学、朱家村小学;
有初中9所,分别是烟台市第六中学、烟台市第七中学、烟台市第九中学、烟台市第十二中学、烟台市第十五中学、烟台市旗山中学、福安市中学、黄武中学、石辉耀中学。
民办学校或社会力量举办的学校、清华中学(二中南校)、烟台外国语实验学校、双语实验学校、东方外国语实验学校、崇文学校、培英学校、星海学校艺术学校、中大德美学校。
其中星海艺术学校、中大德美学校、双语实验学校只有小学,清华中学只有初中,其他学校有小学和初中。 (记者曲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