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关——烟台海关70周年特辑!

admin

东莞海关-烟台海关70周年特别版东莞码头往事

东莞海关码头旧址位于烟台市芝罘区北端烟台山西侧。 为东西走向的堤坝,全长约257米,西端宽约33.5米,东端宽20米。 其主体由长方形石条砌成。 采用砖石砌筑,填沙、碎石、土,压实整平,索桩为石柱。

东莞海关码头旧址

烟台港人工码头始建于1860年,当时法国占领烟台,“在烟台山西建码头”,但工程规模极小。 1862年3月烟台开埠后,东海关税务司汉南提议修建码头。 1865年,海关总税司赫德根据东海关的报告,与清三港商部尚书崇厚谈判,允许在烟台西侧修建码头。山。 1866年竣工,建造费用由东海关的船舶吨位支付,故称“海关”。 “码头”是烟台历史上第一个公共码头。

东莞海关码头旧址

码头上挤满了人和船

1863年,东海关颁布了​​《烟台港东海关条例》和《船舶进口条例》,这是烟台港历史上最早的港口条例。 1865年,英国驻烟台领事馆在此基础上又颁布了《船舶管理条例》。 从此,烟台港的港口管理有了章可循。 烟台长官只管辖民用船舶。 港口、引水、检疫、各贸易港口之间的商船、各码头收费等均由东部海关税务部门负责。 1901年以后,长官所管理的民用航运业务也归税务司管理。 从此,所有口岸权归东莞海关税务部门所有。

东部海关监管的太平湾码头

码头建成后,原来的天然海湾被分成两部分。 码头以南的海湾被称为“南太平洋湾”; 码头以北的海湾被称为“北太平湾”。 码头北缘沿线最深水位4.5米烟台港务局消防队,靠泊能力约为500吨。 海关码头设有固定吊杆,载重5吨。 升降、翻转均由人力驱动。 另设有查验室,长33米,宽14米,高10米,用于东莞海关查验。 烟台开港之前,海港装卸大部分是在烟台天后宫附近的沿海进行的。 港口开放后,码头落成,港口装卸中心由天后庙迁往海关码头。 船舶可直接靠泊码头装卸,为旅客下船提供便利。 码头的建设改善了烟台港的海上通航和港口装卸条件,给烟台港这个古老的港口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东部海关监管货运站

1911年辛亥革命烟台独立后烟台港务局消防队,革命政权被轻舞凤舰船长王传炯篡夺。 他排除革命派,联合清军进攻胶东各县革命军。 革命处于危险之中。 1912年1月上旬,孙中山任命上海巡抚陈其美迅速调动3000余人马,组成北伐先头部队。 他们乘坐“海辰”号、“海容”号、“南辰”号等军舰从上海抵达海关码头,受到烟台各界人士的欢迎。 1945年8月,胶东抗日军兵分五路,向烟台日伪军发起进攻。 中共烟台经济特区工委组织千余名工人发动武装起义,迅速占领海关码头等重点部门。 1949年5月,毛主席邀请香港民主人士来北京参加全国政协。 马寅初、柳亚子、洪晨、白杨等人乘坐“香山”轮从香港抵达烟台港。 胶东党政军领导亲自到海关码头迎接。 。

东海关码头现状

东海关码头,即现烟台港南码头货运码头,位于烟台港东南角,是港内最安静的地方。 保存完好,现属烟台港务局。 至今仍发挥着停泊货船、仓储货物的作用。

(烟台海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