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工复产,解决办法总比困难多
全省近70%的定点工业企业开工,重点物资企业加快扩产转产。
“来自天津、河北、江苏的外籍配送卡车将在指定路段与当地物流公司进行‘接力’。外籍司机不会下车,但当地人员会对货物进行消毒,然后‘翻转’到车上。”当地车辆。” 福田汽车三个配套物流仓库所在的潍坊保税区温泉开发区福田社区主任马鹏表示,这种创新做法不仅可以降低外部接触感染的风险,还能保证零部件和零部件的安全。组件可以尽快交付。
目前,山东正在积极组织员工返岗,实现抗击疫情、支援一线、确保安全生产“三个正确”。 截至2月14日,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率达到67.7%,共有开工企业19219家; 累计复工253.2万人,占从业人员总数的47.5%。
“办法总是比困难多”,这是记者在采访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疫情挡不住“重点工程年”的决心和步伐,全省各级都有责任感和进取精神。 要用企业家精神“有针对性”解决复工复产问题,全力支持工业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春风》在线传送。 近日,青岛市民营经济发展局、市地方金融监管局主办首届新年推介活动,由“青岛民营企业之家”联合5家网络平台进行线上直播。 部分银行讨论了应对疫情和复工复产等问题。 宣传输出平台融资政策措施和线上融资产品(服务)。 超过21万人同时在线观看了整个活动,互动环节有超过300人与咨询融资业务进行了联系。 自2月8日启动为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金融支持的“春风行动”以来,青岛以多种形式推动“金企”对接。 截至2月14日,24家主要金融机构累计提供贷款176亿元支持企业复工复产,涉及企业1506家。
“开标”时没有召开会议。 2月13日9点,莱州中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设备采购项目招标正式开标,标志着烟台市疫情防控期间首笔招标交易正式启动。 受疫情影响,全国公共资源交易活动按下了“暂停键”。 烟台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莱州分中心创新工作方式,推出保障城市运行所需、疫情防控所需、重要国计民生、企业生产急需项目和操作。 工程建设交易“非面对面开标”制度有效保障了工程按时成交,帮助企业尽快复工复产。 2月9日以来,烟台市197个市政重点项目中已有17个复工,月底复工率预计将超过50%。
信心的“真金”。 威海市环翠区2月14日召开新闻发布会,兑现2019年度扶持资金9766.4万元,共涉及企业和个人760家。 是历年来支持资金最多、企业受益最多的一年,也是兑现最早的时候。烟台舒朗服装有限公司,最快的一年。 为确保每一分钱都及时兑现、用得明确,环翠区还围绕资金配置和政策落实,制定了人才工程、龙头企业、工业和信息化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科技创新等三个“尺子”。服务业。 所有开发和其他支持现金资金将在本月底前支付。
随着一系列政策措施的落实,复工复产企业数量仍在快速上升。 经济战场逐步开放,疫情防控战场更加安全。 1月27日至2月14日,我省重点监测企业累计生产各类口罩4876.9万只、防护服14.6万套、防护口罩39.4万只、隔离护目镜(眼罩)、消毒产品22.3万只。 (75%酒精、84消毒液)4.38万吨。
在确保现有防疫物资生产企业满负荷运转的前提下,全省多地积极探索新路径,挖掘潜力,用好现有政策,对有能力、有条件的企业给予支持暂时转产,为国家转移和省内需求提供更好保障。 目前,威海威高集团已试制医用一次性防护服,迪尚集团仅用了24小时就完成了从注册新公司到样品生产的流程。 潍坊3家企业已临时转产。 其中,羊城智能防护科技公司订购了医用口罩设备; 临朐新悦针织服装公司无菌车间已投入使用,医用防护服、口罩样品已生产并送检; 迎红光大科技公司医用口罩生产线、无菌车间及设备均已到位。 青岛华仁药业的一次性口罩生产线和N95口罩生产线预计2月底达产,怡和无纺布也在全力转产口罩和防护服用熔喷布。
烟台开发区政府、银行、企业联手,为舒朗“战服”保驾护航
4天! 从想法到第一批防护服下线
2月16日上午8点烟台舒朗服装有限公司,位于烟台开发区五指山路的山东舒浪服装有限公司员工在进厂前有序进行体温测量和消毒。 很快,车间里就挤满了“全副武装”的工人。 300台机器在车间里呼啸而过,就像一个没有硝烟的“战场”。
快点,快点! 工人们忙碌,只为为一线医护人员生产更多防护服。
“现在生产已满负荷,前线正在‘战斗’,‘军需’不能拖我们的后腿。” 该公司董事长吴建民说。
谁也没有想到,这家以生产女装为主的企业,从构思到第一批防护服下线,只用了四天的时间。
时间回到2月1日。 19时40分,接到舒朗欲成立舒朗医疗公司生产防护物资的信息后,开发区行政审批服务局连夜开通通道协助办理此事。 2月2日,该公司从进入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到打印许可证,仅用了十分钟。
2月4日,舒朗首批民用防护服缝制下线,但新的问题又出现了。 “通过与企业的互动,我们了解到,生产医用一次性防护服对工厂要求非常高,直接找到这样的工厂并不容易。” 为舒朗服务的开发区招商局智能装备产业中心主任鞠金元表示,舒朗急需厂房和资金,提出求助。
经协调,椰达国际生物医药创新孵化中心将二楼厂房1400多平方米出租给舒朗,并减免租金,帮助其于2月10日顺利下线医用防护服生产。财务局立即协调恒丰银行与企业对接,仅一天时间就完成了整个流程,为企业提供了2000万元授信额度。
采访结束时,吴建民向记者展示了手机截图,其中有开发区管委会各单位干部在微信朋友圈发布的舒浪招聘广告。 目前,公司在职人员800余人,其中50余人是管委会干部帮助招收的。
“有这么多的帮助,我们非常感动。我们也会以最快的生产速度,为白衣战士们送去最好的‘战服’。” 吴建民说。
来源大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