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企业“跨界”转型助力疫情防控。 (烟台开发区管委会供图)
中新社烟台2月18日电:山东烟台企业“跨界”转型助力疫情防控
作者 张玉蕾 王聪
连日来,位于烟台开发区的山东舒浪服饰有限公司的员工每天进厂上班前都要测量体温并进行消毒。 该公司董事长吴建民表示,当前疫情期间,急需防护服。 目前,他们公司正在满负荷运转,每天可以生产6000件防护服,全部运往“前线”。
吴建民告诉记者,从产生“转型”的想法到第一批防护服下线,只用了四天时间。 这个过程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遇到了很多困难。 “我们是一家主要生产女装的企业烟台舒朗服装有限公司,虽然和防护服有共同点,但想要快速达到生产,还需要克服工厂、资金、人力等一系列问题。” ”。
吴建民的想法得到了烟台开发区管委会的支持。 该区行政审批局立即安排专人联系该公司,并一一确认投资者、注册资本、人员信息后,还提供“一对一”网上材料指导,帮助该公司短时间内取得营业执照。 有关部门还帮助企业解决厂房、资金、用工等问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烟台开发区出台了特殊时期对企业给予特殊照顾和支持的措施,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用工、物流、资金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问题。
在制造业基础良好的烟台市,不少企业一复工复产就改造了生产线。 (烟台开发区管委会供图)
面对当前防疫物资紧缺的情况,在制造业基础较好的烟台市,不少企业立即改装生产线,进行“跨界”转型,生产防疫一线急需的物资。抓好复工复产过程中的管控。
得知辖区部分企业能够生产“医用防护眼镜”、“防护口罩”后,烟台开发区市场监管局立即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物流、仓储、设备等困难,协调解决与多方合作,尽快将“医用防护眼镜”交付给创锐激光。 经过公司的潜心研发,创锐激光现已具备小批量生产防护眼罩的能力。
专业生产特种行业服装、职业服装的烟台勤雅服饰仅用10天时间就更换了全部医用缝纫机、自动裁剪机、分层机等设备,准备了充足的生产原材料并完成了生产线的调试,全力以赴生产医用隔离服。 目前,每天有2000多件医用隔离衣下线。
该公司员工江丽表示,现在急需医疗物资。 他们有生产资质,自己也懂技术,所以要加班加点烟台舒朗服装有限公司,为防控贡献力量。
据悉,烟台市市场监管局目前已下发《关于企业转产非医用口罩申请程序加强质量管理的通知》,指导非医用口罩生产企业按照标准和要求组织生产。严格控制产品质量。
同时,市场监管部门还将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的实际问题,鼓励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严把产品质量关。 同时,对生产经营中存在违法行为的,将依照《产品质量法》等法律的规定进行处罚。 规定严肃处理。 (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