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烟台市渔人码头以东的十里湾海域出现了一条红色圆圈的“项链”。 很多人问它是做什么用的? 它会是某种超级堡垒吗?
原来,这就是全国首个配备休闲海洋牧场综合体项目“耕海一号”。 继2020年7月一期项目正式启动后,二期项目也将于今年五一假期正式投产。
4月19日,山东省“行走文化走廊,走进经济园区,看山东高质量发展”行进主题采访活动——经黄渤文化体验走廊走进烟台。 那么,就让我们和新黄河AI主播一起,提前感受“蓝色粮仓”+“蓝色文旅”的独特魅力吧!
“耕海一号”是全国首个综合性、示范性、一体化的智能化大型现代生态海洋牧场综合体平台。 从高处看去,一期、二期两个平台在水中交相辉映,并由栈桥围栏连接起来,就像一条镶嵌在大海中的耀眼宝石项链。
“平台一期由三个大小相同、直径40米的圆形子笼组成。三个子笼就像三片花瓣,形成直径80米的‘海花’概念。”山东耕海的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每个“花瓣”的养殖量约1万立方米,每年可养殖岩鳊、许氏比目鱼等优质海水鱼类20万尾,年产量约15万公斤。山东海洋集团海洋科技有限公司,中“花心”板块共三层,包括海滨休闲区、浮海咖啡厅、深海放映室。可以登上的“海上”观景台。在这里,您可以体验“渔家捕鱼”,品尝海洋美食,喝咖啡,看电影,从不同的角度看烟台。
即将开业的二期项目已于2020年12月15日开工建设,以产业多元化、一体化发展为目标,致力于打造集养殖、观光、垂钓、住宿、餐饮、科普、科研为一体,努力探索海洋牧场多元化、一体化发展的新模式。 目前,该项目已具备运行条件,正处于设备调试阶段。
从二期平台西侧的专属旅游码头登陆后,即可来到主甲板区,主甲板区呈五角星状,占地8000平方米。 拥有成人泳池、儿童水上乐园、户外休闲表演等功能板块; 上部建筑主体部分设计有7层室内空间,面积10000平方米。 设有综合保安区、海洋渔业科普展厅、餐饮庆典区、宾客住宿区。 最大载客量为1000人。 拥有渔业休闲、海洋科研、近海设施。 住宿、会议餐饮等功能。
其中一楼为海洋主题展厅,内含鱼变互动屏、乐高鱼池、海洋生物长廊、深海电梯、5D立体馆等多种互动展项。圆顶电影。 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通过全景视频,还可以通过 VR、AR 和肉眼观看。 3D、5D等技术设备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乘坐”深海电梯,潜入海底11034米; 他们还可以“乘坐”我国第一艘自主设计的“蛟龙”,最大下潜记录为7062米。 人类潜水器探索海底世界的神秘和海洋生物的丰富性。
二、七层设有海景餐厅、海景宴会厅、多功能会议厅等功能区。 无论是体验舌尖上的“新鲜”味道,策划梦想中的浪漫婚礼烟台婚礼策划馆,还是举办充满格调的私人派对,这里都将是理想的场所。
三至六楼为海景客房。 智能客房控制系统,通过人脸识别、声控操作等智能控制,营造温馨舒适的科技体验。
连接一期、二期的栈桥围栏中间水平面4万平方米,水面40万立方米。 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单一水产养殖水体。 还可以供游客钓鱼、慢跑、晨练、海上看日出等。 日落; 在码头中部围合的海域,挂网后,可利用自然海水环境,有计划地培育鱼、虾、贝、藻等海洋资源烟台婚礼策划馆,通过生态捕捞,为游客提供有机会观光和体验水下生活的渔牧生活,享受渔牧丰收的喜悦,实现功能性与休闲旅游的完美结合。
“‘庚海一号’是山东省‘治海’的重要一步,创新性地实现了现代海洋渔业、海洋工程技术和海洋文化旅游一二三产业的深度有机融合,也创造了海洋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新模式。” 山东海洋集团耕海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总监王冠雷表示,二期项目正式投产后,他们将继续完善功能业态,提升质量和内容,推动山东省海洋可持续综合开发利用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要地,海洋牧场建设是推动传统渔业向现代渔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 目前,包括“庚海一号”海洋牧场在内,烟台已建成省级以上海洋牧场示范区46个,其中国家级示范区20个,约占全国海洋牧场总面积的1/8 140万英亩。 无论是数量还是总面积均位居全国前列。
2022年6月,烟台市印发《烟台海洋牧场“百箱计划”项目三年行动计划》。 根据《规划》,到2024年,烟台将投产深海大型智能养殖设施50个,鱼类和海洋珍品产量超过5万吨,产业链总产值达到10个。亿元,全力打造国家深海智能养殖示范区。 省级以上海洋牧场总数达到50个,其中国家级海洋牧场20个,位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打造全国领先、世界一流的海洋牧场示范城市。
新黄河记者:石晓丹 摄影:见习记者张成林 编辑:石晓丹 见习记者张成林 编辑:孙菲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