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宝钢吧 港口合并与股权互换山东港口大整合只差最后一步

admin

港口之间“重复建设、无序竞争、供需失衡”的状况长期困扰着山东,促使历届山东政要多次萌生整合的念头。

7月9日晚,期待已久的山东港口整合终于取得关键进展:青岛港与威海港宣布合并。 一直在筹备IPO的威海港终止上市运作,并将全部股权转让给青岛港集团。

按照既定规划,山东港口大整合只剩最后一步——整合青岛港、日照港、烟台港、渤海湾港国内四大集团,组建山东省港口投资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山东省港口投资控股集团”)。简称“山东港口集团”)。

但山东三大4亿吨级以上港口中有两家上市公司,投资主体性质不同。 山东省发改委有关负责人表示,组建山东港口集团面临着很多困难。 由于没有先例,任何困难都可能挡住山东港口一体化的道路。

港口并购及股权置换

在山东众多港口中,青岛港与日照港、烟台港并列第一阵营。 年吞吐量已突破5亿吨。 是世界第七大港口、中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

港口业始终奉行“远交远交,近攻近攻”的竞争策略。 青岛与威海相距不到300公里。 虽然吞吐量相差巨大,但两者就像是山东港口竞争的缩影——主营业务高度重叠,竞争多于合作。

公告显示,威海港主营业务为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等货物装卸及配套服务、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港口配套服务、融资租赁服务、滚装客轮运输业务等; 青岛港主营业务包括集装箱、金属矿石、煤炭、原油等货物装卸及配套服务、物流及港口增值服务、港口配套服务、金融服务等。两者在主营业务上存在同业竞争。”

2019年7月9日晚,经过多年筹划,青岛港和威海港两大港口终于宣布合并。

青岛港公告称,青岛市国资委、控股股东青岛港集团、威海市国资委、威海港集团签署《国有产权无偿划转协议》同日,威海港100%股权无偿划转给青岛港。 团体。 无偿划转完成后,青岛港集团将成为威海港的唯一股东。

威海市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告诉经济观察报,目前青岛港与威海港的合并协议刚刚签署,整合工作正在全面推进。

对于引人瞩目的“股权无偿划转”,官方透露,双方将采取股权互换的形式,威海国资委将在青岛新港占有相当于资产价值的股权团体。

威海港一位工作人员也告诉记者,威海港上市计划已经终止。

历届政府的夙愿

港口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面镜子。 山东经济体量大,城市分布相对均衡。 这种经济生态也投射到了当地的港口产业——山东的港口吞吐量位居全国第二,但其30个沿海县(市、区)却分布在26个大小港口。 小港口几乎每个县一个港口。

早在十多年前烟台宝钢吧,山东政界就有一体化的想法。 时任山东省分管港口工作的副省长郭兆新一针见血地指出,“山东省港口内部竞争的加剧,对全省港口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各地区必须整合现有港口”。资源,打破碎片化、碎片化的格局。 消除对港口资源的垄断和限制,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无序竞争。”

2018年2月山东省“两会”上,山东省省长龚正再次提出“建设海洋强省”战略,拟推进青岛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集团建设港口和渤海湾港,并适时组建山东省港口投资控股集团。

山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郑贵斌表示,港口投资审批权最初掌握在中央,全国各省港口规模一度落后于贸易发展需要。 后来,港口审批权下放到地市,各地开始招商引资,各界资本纷纷涌入。港口是依赖规模经济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重复建设、无序竞争、内耗不断的市场格局,越来越让政府认识到港口一体化是大势所趋。

山东海运行业研究报告指出,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沿海港口装载集装箱费率标准为:20英尺集装箱220元/TEU,空箱110元/TEU。 由于重复投资和港口无序竞争,山东港口实际运价一度跌破国家规定的20%浮动下限。 前者仅70元/TEU,后者仅60元/TEU。 日照港年报和债券发行招股说明书中,也多次提及与青岛港地理位置接近、货种重叠、竞争激烈等问题。

不仅是山东,许多沿海省份也在几年前开始了新一轮的港口整合。

2015年以来,全国各省份陆续启动港口整合:一是浙江省于2015年率先成立浙江海港集团,整合宁波舟山港、温州港、台州港等港口; 2017年5月22日,江苏省港口集团成立,省内8家国有港口企业并入集团; 2019年1月,与山东隔海相望的辽宁省也成立了辽宁港集团。

值得注意的是,辽宁省与招商局集团合作,以招商局集团为主体,以“外部引进、内部合作、统一运营、市场化方式”融为一体。

2018年山东省“两会”公布港口整合意向后,整合总体方案浮出水面。 根据规划,山东港口整合大致可分为三步:一是以山东高速集团为平台,整合滨州港、潍坊港、东营港,组建渤海湾港;二是以山东高速集团为平台,整合滨州港、潍坊港、东营港,形成渤海湾港; 二是以青岛港为平台,整合威海港,形成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群的格局。 三是适时成立山东省港口集团,统筹全省港口发展。

2018年3月,山东高速集团控股开始整合滨州港、东营港、潍坊港,山东渤海湾港集团成立。

一年后的2019年4月,渤海湾港集团成功接管东营港集团、广利港集团、潍坊港集团的人事和业务管理。 4月26日,还办理了滨州港集团领导班子和经营管理工作的交接。 这标志着渤海湾港集团已全面完成对东营、潍坊、滨州等国有港口的接管,目前正在多个港口进行股权转让。

然而,这次港口大整合的关键一步是青岛港和威海港的合并。 由于青岛港和威海港地处两地,由不同市级国资委管理,两港整合一度障碍重重,过程曲折。 很多。

这不仅仅是列出

如今,随着青岛港、威海港合并正式启动,山东已初步形成青岛港、渤海湾港、烟台港、日照港四大群的格局。 山东港口大整合只剩下组建山东港口集团了。 而这也是最困难的一步。

从整合量来看,山东大型港口林立:3个港口吞吐量超过4亿吨,均位居全国前十,整合难度相当大。

山东省发改委基础设施发展司相关负责人认为,山东港口一体化进程中存在诸多困难。 由于整合没有先例,任何困难都可能阻碍整合的道路。 他举了一个例子。 青岛港和日照港均为上市公司烟台宝钢吧,整合方案须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 他表示,山东港口集团的组建还有很多工作要做,目前还没有组建时间表。

此前,山东曾整合全国多家国有煤炭企业组建山东能源集团。 不过,由于兖州煤业已在国内主板上市,因此并未参与山东煤炭行业的整合。 目前,山东排名前两位的青岛港和日照港均为上市公司,青岛港还在香港和上海上市。

一位多年涉足山东港口的业内人士指出,山东港口的投资主体早已多元化。 有的是私营企业,有的是国有企业,还有的是外资企业。 港口整合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远不是上市这么简单。

例如,青岛港集团与香港招商局集团、马士基等多家跨国资本合作,建立了数十家合资企业; 日照港股东有省属国企兖矿集团、淄博矿业; 烟台港股东名单中包括宝钢集团、中海投资、国投交通等央企到场; 日照岚桥港由民营企业岚桥集团全资拥有。

上述业内人士强调,成立山东港口集团可以消除重复建设和过度竞争,但港口是地区对外的窗口,最终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港口一体化应保证各主体一定程度的经营自主权和竞争力。 ,关键是提高物流效率,共同做大做强。

本文来自经济观察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