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字塔顶端的“民族之星”
一座兼具文武技能的“英雄之城”
人才济济的“仙人之国”
揭晓烟台人才的文化密码
烟台是新来的,京城在传福音。在2021年“两院”最近公布的增选院士名单中,共有5位来自烟台的院士。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2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另一个数字让烟台人更加自豪和兴奋:经过这一轮增选,山东至少有120名院士(院士一般以出生地或原籍地命名山东),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83人, 其中一位是“双院士”。据该市统计,烟台共有28名院士,比济南(15名)和青岛(11名)的总和还要多,远远领先于山东省。具体分布如下图所示:
金字塔顶端的“民族之星”
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统称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最高学术称号,一般是终身荣誉。
研究员每两年增选一次,通常是奇数年。要想成为院士,必须要有政治地位、学术造诣、品德风尚等考量标准是必不可少的。院士的选拔基本采用“推荐制”,不接受申请人的申请。
如果把中国高端科研人才做成金字塔结构,那么院士就是科研金字塔顶端的人,可以称得上是“国家学者”。
《观音台》查阅两院官网,看到截至目前,中国工程院9个系院士971人(其中今年增选84人),中国科学院6个院系院士795人(不包括今年增选的65人)。
今年当选院士中,山东省院士11人。
其中,中国科学院的两位新院士都来自烟台:
江培雪,男,1964年9月出生于牟平,现任清华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长期从事低碳能源和航天动力领域极端条件下传热传质的理论、方法和关键技术研究。
马玉光,男,1963年11月出生,烟台人,现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主要从事高分子化学和物理研究。
山东工程院9位新院士中,有3位出生在烟台或出生在烟台
邢丽英,女,1965年2月出生,烟台人,现任中航工业基础研究院复合材料技术中心副主任、中航工业首席技术专家。
杨伟民,男,1966年4月生于烟台,现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上海石化研究所职员。
王俊成,男,1952年1月生于招远,海洋监测技术专家,现任国家海洋监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齐鲁工业大学(山东科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1月26日,烟台市委、市政府发来贺电。
贺电说:很高兴听到您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您家乡烟台的710万人民感到非常自豪和自豪。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科技界和学术界对你们多年来不懈探索和取得的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既是你们的荣誉,也是烟台人民的荣耀。贺电说,最深的不是桑子的爱,最美的是家乡的美。当前,烟台全市正在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带头、开拓、再上一层楼”的要求, 围绕“1+233”工作体系,推动全市GDP在3-5年内达到万亿步,打造更具影响力的现代化国际滨海城市。希望院士们经常回家看看,为家乡的发展提出更多的建议和建议,期待院士们在家乡的科研成果。
一座兼具文武技能的“英雄之城”
仰望星空,“烟台之女”王亚萍在天空中穿梭,坐在地上,每天行进八万里,远视天空,眺望千河万河。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宇航员,第一位“太空教师”,被中央政府授予“英雄宇航员”荣誉称号。这几天,她在天上吃苹果的视频,在网络上热火沸腾。人们以烟台苹果为荣,呼唤烟台的英雄和女儿,赞美祖国的科技事业与日俱增。
就在这时,天宫空间站从我们头顶飞过。你看烟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王亚萍正在品尝烟台苹果,解解天宫的思乡之情。你听你说,她说话是福山口音,视频连系家人,对天地对话,日月同心!
今年是烟台体育的重头戏年。烟台的村民们想起了这个夏天,想起了这些体育天才的模样,想起了孙一文一剑封住喉咙,刘士英一拳出手,张长虹一枪夺天下的闪亮时刻。
奥运会上,烟台运动员独占鳌头。在东京举行的第32届奥运会上,共有11名烟台运动员参赛,获得3金1铜,打破1项世界纪录。烟台奥运运动员参赛人数、金牌、奖牌均位居全省第一。由此,烟台成为自2000年悉尼奥运会邢奥伟在烟台和山东奥运会上实现零金牌突破以来,烟台成为全省唯一一个每届奥运会都获得奖牌的城市。请记住这些烟台奥运英雄的名字:邢傲伟、刘春红、唐功红、周璐璐、罗雨彤、孙一文、张长红、刘诗英。
在陕西举行的第十四届全运会上,烟台获得金牌21枚、银牌19枚、铜牌13枚,金牌奖牌数位居全省第一。如果烟台入选全国省级排名,将排名第11位!
金牌烟台,迎来了黄金时代。烟台运动员的出色表现极大地鼓舞了家乡人民的斗志,增强了全市人民的自豪感和凝聚力。更高、更快、更强、更团结,奥林匹克精神与烟台的城市气质和人文传统完全一致。趁着股东之风,我们呼唤了这座城市“金牌烟台,黄金时代”的新荣誉,吹响了向体育强城进军的号角。
文明是它的精神,野蛮是它的身体。从中科院院士、中科院院士到运动员,无论是科技研究,还是赛场上的竞技,无论是脑力的争夺还是竞争,无论是斗智斗勇还是意志,我们烟台儿女,都能有识之士,能武功,人人皆有英雄!
你可以去太空“为女儿摘星”,可以进入象牙塔探索奥秘,可以登上奥运领奖台的最高点,烟台的儿女们“上马打疯狂的胡,下马写军书”, 有兴国保国的才干,有为国争光的武器,有争先恐后的意志,有勇于用剑封住喉咙,所谓英雄之城!
人才济济的“仙人之国”
水土的一边滋养着人民的一边。山的厚重,大海的浩瀚,赋予了仙境烟台独特的人文气质。杰出的人,当之无愧。
从历史上看,烟台有很多英雄。
在烽火台革命的时代,无数烟台儿女牺牲,志存远大,敢于把日月换成新天,倾头洒血,为国为民献出生命。抗日战争期间,50万胶东儿童热情参军,7.6万烈士相继参军。抗日英雄任长伦,一把大刀杀日本侵略者,刺刀战斗的精神贯穿长虹,交东的力量强大;杨子荣,调到临海雪原,鲜血染红了白山黑水......在省民政厅公布的《山东省革命烈士名录》中,山东省共计22万多名烈士,其中仅烟台就有6万多名烈士,是全省所有城市中最多的。
从近到远,从同盟北方领袖、反帝先锋徐景新,到训练水手抗击日本侵略者的齐继光;从到沙漠献出生命的邱楚吉,到成吉思汗告戒止杀戮,到三国将领“我是东莱族太史慈业”,这些烟台人的名字在历史的天空中熠熠生辉。去年,烟台选出了十大历史名人(按历史年代排序):淳于姬、徐福、徐岳、邱初绩、齐继光、宋婉、郝一兴、张碧诗、王一荣、徐景鑫,他们都是龙凤,烟台的领袖,回首他们的传奇人生,总有一种精神供后人崇拜,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兴奋。
当代,烟台有很多好人。
文明的烟台,好人之城。近年来,烟台“最美姑娘”刁娜、“最帅董事长”张伟的事迹屡屡出现在各级媒体上,烟台的好人成为现象级群体。烟台的感人故事,如“你带我去看海,我请你赏樱花”、“志愿者为外地游客免费送车”、“教授渔民勇敢救海边女孩”、“烟台姐姐送苹果不用钱”等烟台感人故事,赞美凡人美德,传达烟台的温度。
据烟台市文明办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烟台共评选“烟台好人”650人,推荐入选山东好人399人。 34人当选山东省好人之星, 71人入选中国好人名单, 刁娜、刘胜兰、李登海、孙茂文等人名鹊起,另有8人荣获“山东年度十大人物”称号。入选市级道德模范412人,入选山东省道德模范33人,入选国家级道德模范2人,提名获奖8人。
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在各个历史时期、各个领域,烟台不乏敢为先、勇往直前、向正义求义、无私奉献者,他们是烟台人的杰出代表,是我们学习追赶和超越的榜样。在烟台民俗学家连永生看来,“这是水土积聚的体现。“从精神上看,这是人文的积累,是文化的传承,是心灵的启迪;从物质层面看,是烟台经济社会进步的结果。烟台人高度重视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重视人才培养,重视塑造亲国情怀,鼓励创新,拒绝平庸,争先恐后,工作一流,人心进取烟台石油机械有限公司,人心向上,自然形成了人才的生机勃勃的局面。
烟台710万百姓勤劳、聪明、勇敢、阳光,他们都是英雄,每个人都争先恐后,你我都是凡人,每一个都是不平凡的。
“蓬莱夫人辛勤劳作,富盛生活就是仙女。这里是“不朽之地”,新英雄不断涌现,新传奇......不断被书写
编辑:赵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