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烟台第二中学)我们成长在烟台二中高三级牟钟鉴

admin

点击上方蓝色文字【山东省烟台二中】关注我们

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长大于

烟台市第二中学

牟忠建 大三

烟台北临大海,南临南山。 城市街道由东向西狭长。 东海岸通牟平、威海,西海岸通蓬莱,西南海岸通浮山。 主要景点有芝罘岛、烟台山、天后宫、养马岛、毓璜顶、东西炮台等。烟台是鸦片战争后于1861年开放的通商口岸。 有着300多年的历史,物产丰富,水陆交通便捷,周边乡村富饶,街道商铺鳞次栉比,气候温和。 是一座宜居的中等城市,小康家庭比例较高。

20世纪50年代,烟台有两所历史悠久的著名中学:一中,位于施东区边缘的山坡上;一中,位于市东区边缘的山坡上;一中,位于市东区边缘的山坡上。 第二中学,位于石溪区边缘的毓璜顶。 玉皇顶有小鹏彩亭、玉皇殿,属道教。 是一处亭台错落、花木繁茂的风景区。 每年农历正月初九,这里都会举办庙会,请玉皇大帝。 从山顶,沿着陡峭的北路和西路,一直到山下,有很多商业摊位,陈列着各种年货。 这里游人如织,熙熙攘攘。 。 烟台二中位于蓬才阁南侧的缓坡上。 校园南侧与南山山麓相连,东北侧可远眺城市和大海。 它拥有独特的美丽。 二中的前身是基督教会开办的艺文学校,首任校长是郭显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更名为烟台第二中学,是山东省重点中学。 校园宽敞,设备齐全,师资一流,校风纯正,学生成绩在全省名列前茅。 新中国成立初期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只有一所初中。 1952年,恢复中学。

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图:1954年,烟台二中十五年级一班毕业照

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_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2019级

中坐:左二李奇老师,左三,车树堂老师,左五,王卫国老师,左六,教务长宋延年,左七,杨汝光校长,左八安家吉老师,前三排,左六 牟忠建

学校首任校长为杨汝光,第二任校长为毕树山,教学主任为焦杰三、宋延年、张成贤。 印象深刻的初中老师中有牟心三、王子然、李奇、少先队辅导员张重荣。 高中老师,语文班是濮修远和梁卫国,历史班是谭嗣忠,化学班是安家吉,物理班是李一璞和李华南,几何班是王明达,三角班是胡乃伊,代数班是张立普、田玉芝,生物班是李乐山,俄语班是钟兆勋,地理班是于佩琳,体育班是马俊健和袁茂轩,音乐班是李友奇,医务室是车树堂,有些老师的名字记不清了。 对我影响较大的有毕校长、张成贤老师、濮老师、谭老师、车老师。 车老师是学校医务室的医生。 他与同学的关系超出了普通的医患关系。 可以说,他就像一家人一样。 同学们经常去他家聊天,有时也吃饭。 他不仅关心同学们的健康,还经常告诉他们如何保持良好的心态,同学们也愿意告诉他自己的心里话。

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图:1954年牟仲健初中毕业证

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_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2019级

图:1955年高中生牟仲健学生证内页

1951年到1957年,我十二岁到十八岁,从初一到高三。 过去的六年,是烟台二中蓬勃发展、充满活力的最好时期。 学校领导虽然很少在口头上宣讲新的教育政策,但在教育实践中却认真实施全面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智全面发展。 身体、审美各方面全面发展,学习生活生动活泼,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 既没有后来的大规模政治运动,也没有大规模工厂的建立,不断干扰正常的教学秩序,也没有最近应试教育的弊端不断加剧。 一是学校师风良好,学习氛围浓厚,师生关系密切; 二是课堂教学生动多样,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启发自我意识和课外阅读。 三是重视课余文体活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才能,使学校生活丰富多彩。

让我以我自己的经历来告诉你一些事情。

初中时,我在15年级1班,同学大多来自郊区农村。 高中时,我在三年级二班,城里的学生较多,但一半以上来自农村。 他们生活清贫,但普遍学习刻苦。 贫困家庭每月有六元生活费,仅够学校食堂的伙食费。 我们吃了玉米饼和红薯,每人吃了半勺水煮蔬菜。 在直水到烟台的路上,我用随身携带的水壶喝水。 舍不得在路边买一碗5毛钱的炒面兑水喝。 学生免费住在学校东墙下坡的宿舍。 他们自带床上用品。 一个房间有十几个人,床铺是开放式的,每个人的睡眠空间只有不到一米宽。 夏天闷热,冬天不准点火炉(怕煤气)。 被子很冷,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暖和起来。 有时雪花从门缝里飘过,落在脸上。 如果我买不起钢笔、墨水和练习本,我会用蘸水笔,买蓝色油漆片变成钢笔墨水,买白纸装订成练习本。 每逢暑假,住在百里之外的初中生,当晚就出发,沿着铁路或公路一起走一夜,早上才回家,以便早一天见到父母。

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但学生们并没有抱怨。 相反,他们精神抖擞,友善团结。 第一,他们都来自农村,经历过乱世,从小生活贫困; 第二,他们都为自己能考上二中而感到幸运,个人和家庭的前途都是光明的。 第三,感谢政府和学校的照顾。 他们不用交学费,还提供吃住,努力学习,将来报效国家。 住校生每天都有早晚自习、作业、复习功课。 城里的学生一般家庭都稍微好一点,有零用钱买一些糖果。 我的同桌王恩惠有一把高档口琴,吹得很好。 他的家人住在市中心的一栋两层楼房里。 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 这是一个特殊情况。 同学之间有一种互教互学的文化。 作业不好的学生主动向作业好的同学请教。 其他同学耐心解释,习惯了。 没有面子的障碍,所以自习课也是讨论课。 班里几位数理化成绩优秀的同学,如王其林、栾桂东、瞿泽珍、李厚仁、田树金等,经常帮助同学解决问题,我从他们身上受益匪浅。 。 我的年龄较大、经验较多的同学,如尹传江、刘西田、江西民等,在生活上照顾我,在思想上启发我,在工作上帮助我,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我从小就同情弱者,不喜欢高低之分。 初中时,住在隔壁的同学李伟碧出身贫寒。 他的床上用品和衣服又旧又破,脏袜子也没有更换。 他生活散漫,学习散漫,课堂纪律也很差。 周围的同学都不愿意靠近他。 我感觉李维碧人并不是坏人,只是有些小毛病。 我不应该对他冷漠,所以我主动关心他,经常和他聊天,帮助他学习,送他一些衣服。 渐渐地,他成了好朋友,甚至还去照相馆。 我拍了一张两人的照片作为纪念。 中年后我从北京回到烟台,曾到南郊转山子村看望他。 看到他一家人过着美好的生活,我感到非常高兴。 我特别认识了他的父亲李培成先生,得知李先生曾经是一名乡村教师。 书画俱佳,更是令人心旷神怡。 后来,李先生和我父亲成了朋友,经常交换诗文。 看看他用毛笔写给父亲的信和诗。 行文飘逸,书法略带欧式风格,古朴苍劲,气度不凡。 由此,我思考民间有多少有文化能力的人,但由于环境的限制,没有成名于世。 精英们不能傲慢,而必须发现他们并向他们学习。

二中图书馆藏书比较丰富,借阅阅读方便。 学生已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 业余时间阅读了大量中西经典小说和革命小说。 如中国的《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近古奇观》、《故乡春秋》、《阳光普照桑干河》 、《临海雪原》、俄苏《战争与和平》、《安静的顿河》、《怎么办》、《白痴》、《少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卓娅的故事》和修罗》,法国的《悲惨世界》《旅程》和《莫伯》《桑中短篇小说》,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集》和《牛虻》,美国的《海狼》等。今天想起来有点意外,丰富了我的文化知识,陶冶了我的性情,增长了我的人生智慧,逐渐让我对人文产生了兴趣。

在课程学习上,文史与数理化并重。 文史地理课程增强了我对祖国悠久文化和大好河山的了解和热爱。 数理化课程不仅让我学到了现代科学知识,还锻炼了我的逻辑推理能力。 谭老师在讲授历史的同时,还给书本补充了大量生动的历史故事和对朝代兴衰的经验教训的分析,让我在情感上更加喜欢中国历史,并逐渐向文科倾斜。 高一、二年级的《文学》教材重点介绍中国古典文学。 从《诗经》开始,按历史顺序选取各个时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 蒲老师逐字讲解,带领学生逐句背诵,要求学生背名诗。 虽然这本《文学》课本还没读完就被撤了(据说犯了“重古轻今”的错误),但它在我心里种下了中国经典的种子,后来终于发芽了,长大了,我还有一些还能脱口而出的名句名段,可惜这种经典训练是短暂的,导致我一生都在不断补课。

二中的风景就是户外活动很多。 每天早上,课间都要有练习。 下午4点30分两节课结束后,同学们在操场上打篮球、排球、踢足球、跑步、做单双运、跳高、跳远,直到晚饭。 体育班的马老师是市里有名的教练。 在他的带领下,二中体操队、足球队、女排在全市比赛中名列前茅。 我们班的于崇文是学校体操队的队长,牟宏源是学校足球队的核心队员,参加过省级比赛。 初中阶段,学校还组织学生在操场上跳各种集体舞,包括苏联舞、波兰舞、德国舞和中国少数民族舞等。 舞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 他们中的大多数人至今仍被人们所铭记。 有一首舞曲歌词是这样的:“蓝天如海,尘埃飞扬在广阔的道路上,从四面八方穿过森林和海洋,成千上万的年轻人聚集在一起,手拉手,唱歌,跳舞,让我们唱一首友谊之歌。”我们班的志愿军文工团插班生于世慧,能歌善舞。 她的到来,更加活跃了班级的文娱生活。 高中时期,主要是1955年和1956年,社会文化生活相对宽松,报纸鼓励年轻人穿色彩鲜艳的衣服。 我们班开始跳交际舞,班长马庆仁等干部带头组织大家跳舞。 我是共青团支部委员,积极支持这次活动。 男女学生互相教学、互相学习。 先是放学后在教室里跳舞,然后在小礼堂里跳舞,然后趁着二中旁边的幼儿园大跳,吸引了大批校内外青少年参加。 。 这在当时是一种比较开放的行为,但并没有受到学校的限制。

我们班有幸从初中开始就接受了音乐班老师李幼琪的正规声乐训练。 他是全国著名音乐家陆机的四个弟子之一。 因病从上海回到烟台老家任教养病。 他带领我们练习发声,利用口腔、鼻腔、胸腔的共鸣,唱出准确的音阶,掌握音调,教了我们很多歌曲,如:《阿拉木汗》、《在那遥远的地方》、 《伏尔加船夫歌》等。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唱歌,而且我的声音还不错。 高中时我加入了学校合唱团,参加了很多男合唱团的演出。 二中的小礼堂可容纳200多人。 周六晚上经常有文艺表演,主要是学校文化团体和各年级的表演。 观众包括老师、同学、家长和社会各界人士。 三年级二班周育仁的男独奏是艺术晚会的保留剧目。 班级还排练了话剧《马主任到来之前》。 我是幕后的导演和语音提示者,可见当时的年轻学生是多么的有活力。 晚会上有两场表演至今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是女同学独唱的《我是韩国女孩》,深情、委婉、感人;二是女同学独唱的《我是韩国女孩》,深情、委婉、感人; 一首是两位女同学对唱黄梅戏《采棉花》,韵味十足,表现力十足。 黄梅戏的地方特色显露出来。

学校经常利用五一假期组织春游。 老师们带着学生去附近的南山。 在南坡,可以欣赏烟台城的风光和一望无际的大海,感受山间春天生长的气息。 最远的一两次春游,就是坐长途汽车到百里之外的栖霞县英灵山。 主要目的是祭奠抗日烈士任昌伦。 他的英雄铜像高高耸立在山坡上,持枪凝视远方,警惕地守护着。 祖国的领土。 那时交通不方便,我又没有钱​​。 学校没有组织学生,我也无意去烟台东面的威海刘公岛,或者烟台西面的蓬菜阁。 那时候没人有旅游的想法,直到改革开放以后。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去那里观光。

我的大姐牟钟秀是二中一年级的学生。 1955年毕业,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 二姐牟中遥、三姐牟中遥是二中高二学生。 后来,他们转学到烟台市第一中学。 1956年毕业,两人一起考入山东师范大学,一个是中文系,一个是化学系。 他们都是靠学校奖学金学习的,学习成绩非常好。 全校都知道牟家四兄妹在二中读书。 没有其他家庭有如此幸运,这在社会上传为佳话。

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_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分班

图:牟仲健高中时的学习成绩记录

我高中各方面的成绩都比较好。 我的文科和理科考试成绩大部分都是满分,但物理和化学稍差一些。 我的身体和智力都有了全面的发展,但运动方面有点薄弱。 至今保存的学生成绩册中,高三下学期各科综合成绩评价表列出了12科的学年成绩:语文5分、文学5分、代数5分,立体几何5分,三角学5分。 ,物理4分,化学4分,历史5分,宪法5分,俄语5分,体育5分,制图5分。 品行得分5分,评语:“始终对学习认真负责,善于学习各科,能够很好地遵守中学生守则,政治上进步,勇于改正错误,对人忠诚有礼,团队合作有效在时事和领导方面我有一定的成绩,关心班级集体,能及时了解和研究班级工作,但有时在工作中原则性较差,今后仍需做好人。进一步提高我的政治理论认识,坚持原则,更好地工作。” 季老师的印章。 这个评论准确地反映了我在高中时的状态和性格。

一方面,我是学校认可的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高中毕业前,我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之一,并在年级毕业典礼上代表全体毕业生发言; 一方面,按照当时的政治要求,我是一名原则性差的学生干部。 这大致就是说,我在学习时政时,没有及时发现并批评同学在讨论中不符合上级文件精神的言论。 所谓“好人主义”,并不是说我不好意思纠正别人的错误,而是说不同的意见都有各自的理由,不应该简单地否定。

比如,生活在农村的学生反映,农业集体化后,农村产量下降,农民的生活不如单打独斗。 他们对1955年实行统购统销、食品管制过于严格、自由市场冷清等有意见。 城里的学生有的同学也批评了民族工商、合作手工业公私合营的弊端。 我也有同感,相信政府的社会主义改造运动是正确的。 我心里很困惑,很矛盾,无法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立场。 我在学校学习时事时接受了一套观点。 但回到村子后,却是另一番景象。 我看到高级合作社的农民工作被动、缓慢,每天无法工作两个小时,生活水平下降。 我还听家里人说,公私合营后,两个叔叔在青岛过得并不好。 这些东西和他们在学校学到的不相符,所以他们把这个问题记在心里。 这就是“穷原则”和“善民主义”的由来。

我从小就养成了温柔、宽容的性格。 我不习惯区分白人和黑人,非此即彼,很难适应激烈的政治斗争和路线斗争。 然而,在温柔和宽容的深处,我有独立的意志,常常与众不同,而且非常执着。 这大概就是《中庸》中提到的“和而不流”,主要体现在高考择校和学科专业方向上。

当时的社会风气已经是重科学轻文学了。 民间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 毕业班高考学生大部分选择了理工类科目。 我在艺术和科学方面的学习成绩被认为是优秀的,但我没有从众心理。 我觉得我从心底里喜欢文科。 文学、历史、哲学都面向人们的社会追求、活动、发展,丰富多彩; 而数学、物理、化学则只面对自然界的运动规律,展示人类的智慧。 应用有限,原理和公式都是一样的。 我也自觉地意识到,学习文史时,可以很快深入其中,温故知新,不忘离去。 但是当我学习数学和物理时,虽然我能理解它,但我无法将其联系起来。 我只能按照别人说的去做,被老师推着走。 。 所以我不是科学家或工程师。 我还读了于光远、王惠德主编的《社会科学知识讲座》,了解到毛泽东说哲学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概括和总结。 他认为哲学社会科学可以充分发挥我较强的分析总结能力,所以我决心报考哲学专业。 几个好同学也认为我善于思考,适合理论研究。 那时我知道北京大学有哲学系。 看完简单的介绍后,我申请了我的第一志愿。 从我的学习成绩来看,我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我的父母非常支持上大学的想法,但他们并不关心我选什么专业,这由我决定。

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前排左起:王茂辰、牟仲健、李树林、赵志宇、张良智

后排左起:刘锡田、蒋锡民、杨光进、牟荣生

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准备高考的过程很短。 我是期末考试后才开始复习作业,大约需要两个多月的时间。 我们年级有文科考生九人,约占全年级的九分之一。 我们经常一起回顾并交换一些意见。 这是反右斗争的前夜。 这是建国以来中国社会思想最活跃的时期,我们也不例外。 诗人刘沙河的《草木》诗凭空而来,很快就在准备文科高考的学生中传诵。 我大声朗诵它的第一首歌《白杨树》:“她,一把闪闪发亮的绿色长剑,孤独地矗立在平原上,高高地指向蓝天。也许一场暴风雨会把它连根拔起。但是,即使她死了,她也可以。”不会向任何人弯腰。” 一诗三叹,感觉诗人用阳来形容人。 他写得好,人就得有骨气。 后来到了北大,才知道流沙河已经成了大右派,出版《草木》的杂志《星星》也被查封了。 这件事体现了我性格中独立、自尊的一面。 7月份我们在二中考场完成高考准备离校时,二中已经在教师中批右派了,有几位老师被划为右派。 当时规定中学生中不抓右翼分子,所以毕业班安然无恙。

1957年8月,我从张重荣老师那里得知,我的高考平均成绩在88分以上,在全市文科考生中名列第一。 这时,我想到了一个好主意。 不久前的一天,我和弟弟在河边的沙子里摘花生。 二姐从家里跑过来,手里挥舞着一封信,大声喊道:“我考上了,我考上了北大!” 我的心碎了。 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我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 当时烟台二中并不追求升学率,但升学率却很高。 过去几年,大批高中毕业生考上了大学。 有的去了省内,有的去了外地,每年都有一批人来北京上大学。 约有七、八名高水平毕业生来京上大学,其中三人考入清华大学。 我们有六名高中毕业生考入北京大学:肖成钢在北京林业学院,蒋锡民在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王茂申在北京政法学院,王其林是北京大学广播系的,杨广进是北京大学西班牙语系的,牟忠建是北京大学哲学系的。 当时我们直水村有5名学生从烟台二中毕业,其中4人考上了大学。 一批高中生考入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部分学生选择外出打工缓解家庭困难。 不过,高考并没有像后来那样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图:21世纪初,烟台二中部分高中生和初中生在北京

左起:秦祥宝、马庆仁女士、王月华(牟仲健女士)、刘美兰、牟仲健、周玉仁、马庆仁、王茂申、牟宏远

高中放假回家时,我经常和父亲讨论问题。 父亲对新社会非常赞扬。 除了社会稳定,不再有战乱之外,他最认可的就是消灭了鸦片烟馆和妓院这两种社会毒瘤。 同时,他坚信孔孟之道是建设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应该继承和发扬光大。 他还批评先进农业合作社,认为给予农民的自由太少,干部作风也有问题。 我从一个共青团员的角度肯定了他对新中国的热爱,指出农业合作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 我不应该因为田园生活的梦想破灭而情绪激动。 至于儒家,根据我从学校学到的概念,我解释说,孔子和孟子的道是过时的封建文化,无法再满足新社会的需求。 我希望父亲能改变他的古老思想。 我父亲不生气,他只是微笑着,没有驳斥。 我从来没有想过三十多年后,我会从反传统转变为继承和推进传统,并真正与父亲更加亲密。

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图片:校长Bi Shushan和高中校友Liu Xitian和Mou Zhongjian

Yantai 2号中学的美丽时期与校长Bi Shushan有关。 校长BI对教育和教学很平静,平易近人,知识渊博,并为第二中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我还是一名干部,我向他报告了一个由同学提出的家庭冲突问题。 他让我想起了两点:首先,如果您有条件,您可以说服家庭保持和平。 其次,如果您想说服,则必须聆听各方的意见,而不仅仅是听一方。 他说,这是一种思考方法的问题,我们应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工作。 我一直在牢记这些话。 我去北京学习和工作后,我继续与BI总统保持联系。 我了解到他后来被转移到这座城市工作,并经历了跌宕起伏。 退休后,他用书法和绘画娱乐自己。 他曾经在Yuhuangding举行了个人书法和绘画展览,并获得了高度的社会赞誉。 自从改革和开放以来,每当我回到Cixi拜访亲戚时,我都会请一个老同学见他。 他患有严重的心脏病,住在狭窄的房屋中,但他仍然是如此简单,镇定和乐观。 每次我拜访时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他都会给我工作,包括李子花朵,莲花,“谦虚的房子上的铭文”,以小的常规剧本等,给我灵感和美丽的享受。 既然他已经去世了,那么他的一些绘画和书法作品仍在我身边,并成为永久的纪念馆。

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2019级_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

烟台一中南校12级2班_烟台一中分班_烟台一中2019级

图片:在1990年代,一些来自上层和下年级的学生Zhang Chengxian老师

从左开始:Gao Shouxin,Qin Xiangbao,Zhou Yuren,Mou Rongzhen,Zhang Chengxian老师,Mou Zhongjian,Wang Weixin,Liu Xitian

还有教学总监张成克先生,他直立,擅长教育管理。 他协助校长招募教学才能,提高教学质量,组织学生的课外和课外活动,并在同学中具有很高的声望。 后来,他被任命为副院长,并获得了令人印象深刻的成就。 大约在1990年代,一群像我们这样的老学生去拜访了他,他说了一些有力的话:“我必须永远是一个干净的人,并认真地做事,我绝对不能让任何人戳我的后背。 “我认为这是第二中学的精神,应该继续传递。

结尾

由Mou值江贡献

校对| Zhao Changying

初审 | Ren Lin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