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iPhone 14 Pro发货时间推迟6周”,11月18日,“富士康招聘预约人数已突破10万”,连续多日,富士康稳居热搜。
郑州富士康是全球最大的iPhone生产基地,拥有三座工厂,仅航空港工厂(即综合保税区)的员工数量高峰时期就超过30万人。
10月,疫情发生后,“富士康员工徒步返乡”。11月17日晚,郑州富士康航空区员工林玲在隔离13天后,重返工作岗位。“人比以前多了很多。”林玲说。10月底,航空区是徒步返乡潮的起点,如今,很多人又来到这里。“一个工位几乎和一条生产线一样多,人挤人,车间里人很多,其他车间也开工了,现在大家都集中在这里,人肯定比以前多。”
“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iDPBG郑州工厂防疫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生产生活逐步恢复正常。”11月18日,富士康郑州综合保税区官方微信公众号“安心人生”发布员工持续服务激励政策。
住宿张庄
在郑州航空港经济区,“南水北调”工程正日夜奋战。
这里的人们不分昼夜地工作,上班和下班的高峰也时有发生。大街上,东西两侧是赶着上班的工人和刚下班的工人。西边是富士康园区,东边是张庄镇。张庄不是富士康管理的宿舍,但住在这里的绝大部分是富士康的员工,富士康称他们为“外来同事”。
富士康的宿舍都是集体宿舍,一般每间住8-10个人。很多带着家属或者想住得好点的人,都会选择在外面租房。“估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住在张庄。”张莉说。
但现在,大批富士康人被困在张庄。
在富士康工作近10年的张利成了小领队,自10月份郑州疫情爆发以来,他在张庄的出租屋里住了一个多月。
郑州富士康的疫情可以追溯到10月中旬,在张莉的记忆中,当时一个车间的几百人中午就被带走了。
富士康郑州有iDPBG、iPEBG两个事业群,有组装、测试、维修、品控、仓管、物流、CNC加工等多个岗位。张利介绍,不同产线、不同车间,人数不一样,有的工序自动化程度高,人相对少一些,一个车间可能就几个人烟台富士康c区图片,有的车间有2000多人,一条产线上就有100多人。
疫情发生后,他所在的一条生产线就损失了几十个人,有的原本有500人的生产线,只剩下50个人。
周文也有类似的认识。9月下旬,周文“重回”富士康。他进出富士康已有数年,这已是他第五次在富士康工作。
10月14日,周文请了两天假。10月16日开始,他在富士康的朋友被拉走了。10月19日,他的领导也被拉走了。“基本上每天拉走一个我认识的人。”因为人数减少,一个车间原本5条产线合并成两条。到10月26日,一个1000多人的车间只剩下不到25个人。
张利继续留在张庄,每天和同事、朋友保持沟通。每当外地的朋友问起能不能来港区,他都会劝他们别来。据他观察,“早上报到,下午分到宿舍,晚上就走”的人还不少。
张利能理解他们的心态:怕被感染,这也是他至今没回厂的原因。11月16日晚,张利收到领导发来的微信,“20号回厂”。他没有回复,也不打算再回复。他想象过,不回厂的后果可能是扣工资,甚至被开除,但他觉得安全更重要,“大不了换个工作。”
11月20日,张利没有返回工作岗位,但他的父母却接到了社区办公室的电话,催促张利回富士康上班。“这种事你总来找我就算了,但你打电话回家干什么?我父母都老了,我干嘛要为他们操心?”他有些生气。
对于复工问题,张丽知道,很多地方都在呼吁支持,其中有河南乡镇的基层干部,也有职业学校的学生……张丽曾收到一名学生的信息,称班级群里,老师发布一则通知“鼓励18岁以上需要外出实习的学生到富士康学习,不影响期末考试成绩,可优先评价……”
学校鼓励人们去富士康工作
你明天可以去上班吗?
张庄的“临时工”周文选择回到工厂。
11月10日上午,周文在iPocket App上收到了iDPBG郑州防疫队的一则通知,标题为《张庄外居住同事返厂通知》:为配合公司搬迁,生活区独立管理三天,三天后搬进公司宿舍。
张庄外居住同事11月10日返厂通知
从10月中旬开始失业的周文感觉生活很无聊。“上班还能挣钱”,但更重要的是,“(不上班的话)下个月的房租都交不起了”,周文说。
收到通知后,周文带了一些食物和水,吃了午饭,就登上了来张庄接人的专车。按照通知上的注意事项,上车前要先扫码(爱口带App专用码)确认——做抗原快速检测——扫码上车。
经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周文来到了距离张庄40多公里的晨晖园。据大河网今年3月的报道,晨晖园即将竣工,它是河南省直属青年人才公寓,共计2292套,有60平米、90平米、120平米三种户型,旨在吸引青年人才。
周文与另外四个人被安排住在一套三居室里,一间房住三个人,另外两间房各住一个人。隔离期间,每天都有人来做核酸检测,每户一管,也就是住在一起的五个人各占一支试管。
本以为隔离三天就可以上班,可第二天楼长却告诉我,有人核酸检测异常。周文回忆,自己上车时,并未被要求24小时内做核酸检测阴性,这可能埋下了隐患。
11月12日,他在群里看到一则关于入住晨晖园的新通知,“11/8至11/11期间至少4次核酸检测阴性且在名单上才可乘车,IT提供爱口带程序扫码上车,上车前确认名单,并将核酸记录与厂徽进行比对。”
晨晖园入住新通知
因为核酸检测异常,隔离时间一再延长,三天又三天。11月16日,周文已经隔离6天烟台富士康c区图片,却依然没有能够复工的迹象。
16日下午,晨晖园楼管在群里发布通告:安排回张庄的车已经到了,但张庄处于静默期,任何人不得进出。有员工反映,目前房东不接待他们,请大家尽快与房东联系,确认是否可以返回,避免回去后无处可住。
楼长发出返回张庄的通知
房东没有接受周文,但他决定离开。隔离期间虽然有送餐,但早上两个馒头、一瓶饮料、一个橘子,中午一盒便当、一瓶500毫升的农夫山泉,晚上一盒便当,对于一个20出头的年轻人来说,根本不够吃。他不想再呆在楼里,就上车去了朋友家。
住了一晚之后,周文就想找机会再去工厂看看。他的工作比较轻松,30元每小时,每天工作10小时,每周强制休息一天,全勤加班加点,一个月能挣6000多元。如果再走返利模式,尤其是8、9、10月份招工高峰期,返利会更高,干三个月,底薪加上返利,就能挣2万多元。
11月17日下午,周文乘坐专车,踏上了回厂的路。他从余康北出发,先到山顶,再到阜新,在富士康的几栋宿舍里转悠。晚上7点左右,周文安顿下来。宿舍一间屋子原本住8个人,现在却住着10个人。
他收到的信息是,“先到原来的部门找你的领导,如果你的领导在隔离,就去找你领导的领导,汇报等调配,或者去支援生产一线,等疫情结束后再回原岗位。”
周文看到的通知上写着:“根据政府和公司防疫规定,禁止东、西厂区同时上班。上班区域以宿舍区为准。东厂区宿舍有天成、欣荣、港城、昱虹、华虹,上班地点为:K/L/G区;西厂区宿舍有山顶、昱康北、富欣,上班地点为:B/E/F区。”每个区域有1-2个联系人。
有人告诉他,每天可以去上班,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周文第二天就准备去上班了。
但到了11月21日,他还是没法上班。《员工返厂申请书》上写着“您的工作区域未维护,请联系保安窗口进行维护”。周文的领导也在隔离中,不知道什么时候能上班。但他并不着急离开,因为宿舍里的伙食比以前好多了。
员工不能提交返厂申请
复工复产,人流“拥挤”
10月底,同样来自张庄的赵倩在富士康的复工过程更加顺利。他说,自己是第一批从张庄返岗的老员工,上午搬回宿舍,下午就到生产线上工作,每天工作10个小时,一切恢复正常。
10月初,员工需要48小时核酸检测证明才能进入车间。10月中旬,疫情发生后,要求员工每天下班后进行核酸检测,第二天凭24小时阴性证明进入车间。但有时核酸会显示“检测”,但仍然可以正常进入车间,但这往往是隐患。
11月10日,毫无征兆的,赵倩被告知单管核酸结果异常,被吊销进厂资格,他知道自己马上就要被转隔离了,其实他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没有被感染。所谓的单管异常,可能是阳性,也可能是核酸采集不到位,拿不到结果。也有员工表示,“核酸结果异常”只是委婉的说法,其实就是“阳性”。
他的同事中午吃饭时发现手机“异常”,有的回到车间继续上班。张丽说,员工进车间要经过三级权限,第一级是东西厂门,第二级是厂权限,第三级是车间权限。每个厂区都有食堂,下班回到宿舍后才能离开工厂。第二天厂权限关闭,他们不能进。所以有的人中午发现核酸结果异常,但还是可以回车间上班。
对于核酸检测结果异常,他并没有什么激动的反应,“我已经准备从租住的房子搬去宿舍了。”赵倩说。
11月11日,隔离第一天,赵倩没有安排核酸检测,隔离三天后他开始进行核酸检测。按规定,连续三天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就可以等通知返厂。15日、16日,他已连续两天进行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11月17日,他又进行了一次检测,如果结果为阴性,就可以等通知上班。17日,记者再次询问,他并未回应。或许是工作忙?
老员工林玲也在等待复工通知。11月16日,是张丽女友林玲被隔离的第13天。
11月3日,林玲上夜班,晚上7点左右上班,此前她做过核酸检测,第二天凌晨5点左右收到短信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回到宿舍后便在宿舍呆了一天,没有外出,4日下午3点左右,她又收到一条短信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被带走隔离。
林玲收到核酸检测结果异常短信
11月7日,林玲隔离后第一次核酸检测呈阳性,11月12日第二次核酸检测呈阴性,在连续三天核酸检测呈阴性后,16日,林玲接到通知,17日上夜班。
时隔多日,她第一次上班,就发现人比以前多了不少。“一个工位的人,就跟一条生产线的人差不多,挤得水泄不通。车间里人很多,其他车间也都开着,现在大家都集中在这里,人肯定比以前多。”林玲说。
通过微信群和线下交流,他们得知,这么多人中,有iPEBG事业群的支持者(之前是iDPBG发招聘信息),也有富士康郑州另一家工厂——经北二路与八街经济开发区的员工。“你觉得我们能赶上生产吗?当然能,现在人手多了。”张莉说。
但这也带来不少新问题。“外地来支援的人,发现情况不好,都跑回来了。而且两个业务组的激励政策不一样,谁也不知道下个月能拿到多少工资。”张莉说。
11月17日晚间,「安心生活」发布新的员工激励政策,显示两大事业群iDPBG与iPEBG的激励政策有所差异。
11月17日激励政策
新人正在路上
11月17日,据第一财经报道,富士康郑州一位高层证实,富士康航空园预招的报名人数已超过10万,“名额终于满了,暂时停止招聘。”
有些新员工刚刚从村里过来。
为满足生产需要,河南省一些乡镇被要求协助富士康在郑州招工,并将名额分配到所辖乡镇。11月10日,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新乡市所辖县的两名村支书,两人均表示确实协助招工,但并非强制。
11月17日,记者再次致电两位村支书询问招工情况。“是的,今天下午刚走,在县城隔离了3天,又去了郑州几天。发通知的当天就有人报名了。我们有招工通知,你看了就知道……”在李书记所在的村子里,招工工作进展顺利。
李书记给记者发了村里的招工启事,通俗易懂。除了富士康官方公布的隔离补助,还有下乡补助,工作30天,最高可得12800元。结尾“凡是去的,都有下乡补助”也够吸引人。
“工作30天的,工资240×30=7200元,四天隔离补贴4×400元=1600元,岗位稳定津贴3000元,农村补贴1000元,共计12800元;工作15天的,工资240×15=3600元,四天隔离补贴4×400元=1600元,农村补贴1000元,共计6200元;老员工还会得到500元的一次性护理补贴……每个去的,都会得到农村补贴。”
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农村补品
但另一名村支书的招聘就没那么顺利了。张村几乎过了10天才“终于”招到一个人。“我昨天还是前天才离开村子的,招人太难了,我都不想去,怕被传染。村里有些人以前在那里打过工,都是临时工,没有五险一金。现在有工作的人都有工作了,村里的人少了。”
虽然接到领导的电话,让他们“尽快招人”,但张书记也有自己的考虑:“如果真的感染了,或者出了问题,村民们只找村里和村里的干部,不找镇里、县里的领导。作为基层干部,对他们负责的只有村长和村支书。”
在张书记看来,对基层干部进行个别谈话,带有一定“强制性”,“这种事情应该是自愿的”。
11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向一家劳务中介询问了求职者的情况。郑州一家劳务中介称,“现在报名的人太多了,有3万人,我们不可能把他们都隔离起来。”
河南之外,烟台的一位劳务中介也在为富士康招工。他提到,现在全国各地的富士康企业都在支援郑州,烟台的招工进展顺利。“隔离3天+点对点交通报到1天,有补贴,工作15天以上,补贴1600。我们是下午5点出发的,现在有30多人,我们的出发点就在烟台富士康这边,你到哪里我都接你。”这位劳务中介很热情。
他介绍,到富士康后,新老员工实行分开管理,新员工隔离后从宿舍到厂区点对点接送,全部实行封闭式管理,不会出现“阳性”情况。
劳务中介老王一直对“检测阳性的人很多”的说法很反感,“我天天在这附近,怎么没检测阳性?我雇的人怎么没一个好?如果真像人家说的那么严重,我们干嘛叫你来上班?人家检测阳性,人家检测阳性,没那么严重。”
11月17日晚间,《安全生活》发布头条新闻《最新招聘政策,奖励增加》,但不再强调此前诱人的薪资和补贴数字。
劳务中介似乎停摆了,朋友圈里再也没有富士康郑州工厂的招工信息。不过,不少隔离中的富士康员工还在短视频平台上直播……
现在的航空港区内,数十辆专用车辆依然来回穿梭,车上的人穿着白色防护服,拎着大包小包,有的拖着行李徒步前行,有的返厂,有的回家。
(本文所有采访对象均为化名,图片由采访对象提供)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