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2022年第一季度“烟台好人”
评选结果公示
为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身边好人的示范作用,引领社会公德新风尚,市文明办组织开展了2022年第一季度“烟台好人”推介评选工作。经各区市各部门审核同意、择优推荐,市文明办组织综合审核,评选出2022年第一季度26名“烟台好人”,现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公示时间:2022年4月3日—2022年4月7日,监督电话:6789712,电子邮箱:sjythr@126.com。
烟台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2 年 4 月 2 日
2022年第一季度烟台好人榜单
(共26人)
1. 帮助别人(共5人)
1. 烟台侬侬婚纱摄影集团董事长 楚丽娜
2、刘金宝,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道永安村村民
3. 海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高级康复治疗师 梁彩霞
4、栖霞市志愿服务队队长李大伟
5. 栖霞市志愿者协会副主席、爱心传递助学协会理事 潘爱香
2.见义勇为(共4人)
1.烟台市福山区红十字会志愿者袁子宇
2、烟台市牟平区巨各庄镇西仙姑村村民李虎波
3. 交通运输部航海保障中心烟台航标处蓬莱航标管理站工作人员 蒋传明
韩有喜 烟台市蓬莱区物资局退休职工
4.海阳市潘峰沙滩旅游度假区个体经营
3、诚实守信(共2人)
1.吴新良,烟台市蓬莱区登州市场个体经营者
2、刁海燕 烟台彭场客运港务有限公司客运站售票员
4.奉献精神(共11人)
1.烟台市莱山区南山世纪华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 张璐璐
2、烟台市福山区义务警察协会志愿者刘超
3.山东恒邦冶炼有限公司新材料公司经理邹林
4.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石帆路社区党委书记杨巧娜
5.烟台市蓬莱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 徐月华
6. 海阳市博物馆馆长 张震
7.刁延庆 栖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
8、尹美华 龙口市下丁家镇下丁家学校教师
9、卢振马,招远市玲珑镇吕各庄村居民
10、王爱军,莱州市莱索制品有限公司员工
11. 烟台市昆嵛山自然保护区军石村党支书、村委会主任 姜欢欢
5、孝敬老人、爱家人(共4人)
1、崔海燕,山东恒邦冶炼有限公司员工
2.杜林萍 招远市金城小学教师
3、余爱玲,莱州市永安路街道西关村村民
4、烟台开发区潮水镇店上村村民刘磊
烟台2022年第一季度好事多磨简介
1. 帮助他人
楚丽娜
1、楚丽娜,女,1971年4月出生,烟台侬侬婚纱摄影集团董事长。她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自2003年起资助贫困山区儿童和大海洋社区,每年为芝罘区大海洋社区志愿者购买意外险和防寒用品,为白血病孤儿和“巾帼红心献党侬侬爱大海洋”项目捐款,迄今已累计捐款130余万元。同时,她在社区厨房建立“侬侬爱心菜园”,聘请专业菜农打理,定期送蔬菜到大海洋社区厨房,给社区老人、残疾人送餐,表达对社区的爱心。
刘金宝
2、刘金宝,男,1960年9月出生,烟台市牟平区文化街道永安庄村村民。在村民眼中,他是一位乐于助人的雷锋。邻居需要修门窗时,他会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义务帮忙修;农忙时节,他把自家的牛、农具无偿借给村民,帮忙种花生、玉米、运输庄稼……只要邻居有需要,他总是四处奔走帮忙。2021年6月,他被诊断出患有喉癌,生命垂危。当他在电视上看到死后捐献眼角膜至少可以让两个人恢复视力时,他决定捐献自己的眼角膜和有用的器官。2021年10月3日凌晨,他与世长辞。山东省眼科医院摘除了他的眼角膜,为他乐于助人的一生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梁彩霞
3.梁彩霞,女,1980年7月出生,海阳市中医院康复中心高级康复治疗师。在康复中心,大多数患者行动不便,理发就成了大问题。梁彩霞发现这个问题后,在网上学习理发技巧,买了一套理发工具,经过反复练习,开了一家“义工理发店”。为了不影响工作,她只能利用下班时间做义工理发。她常常忙活一下午,直到下午快上班时,才能吃上几口冷饭。每次理发,她还会给患者及家属普及康复知识、做心理辅导。从2009年开始,她每隔几天就帮患者及家属理发,有时一天能帮10多个患者理发。到2022年,她帮患者理发已达1万余次。
李大为
4.李大伟,男,1984年7月出生,栖霞市志愿服务队队长。2020年武汉疫情期间,他组织开展“温暖中国、驰援武汉”公益活动,亲自驾车将捐赠的17万公斤苹果、1万公斤白菜、防护服、酒精等价值80余万元的爱心物资运抵武汉、黄冈、红安县。他还积极支援家乡抗击疫情,在栖霞市发起“栖霞零点志愿服务队”志愿服务,连续30天为高速路口执勤人员送去晚饭。此外,他还带队开展烈士寻亲活动,多次前往陵园收集信息,驾车近万里,迄今已为100余位烈士找到亲人。 他先后荣获“全国抗击疫情突出贡献农民”、“了不起山东人”等荣誉称号。
潘爱香
5、潘爱香,女,1967年12月出生,栖霞市志愿者协会副主席、爱心传递助学协会会长,曾获“山东省最具影响力慈善楷模”、“山东省筑梦大使”、“烟台市道德模范”等荣誉称号。2011年4月成立栖霞市爱心传递助学协会,开展“一对一爱心助学项目”、“儿童圆梦项目”、“困难儿童监护项目”、“贝诺亚图爱心餐项目”、“火种计划扶贫项目”、“事实孤儿救助项目”等六个长期志愿服务项目。 11年来,她带领志愿者走访了栖霞市36所中小学和幼儿园、750多个村庄、810户贫困家庭,将567名贫困学生纳入长期资助队伍,1300多名孩子得到临时资助,共发放爱心助学物资1096万元,组织大型爱心活动1500余场。她用爱心和实际行动描绘出让所有贫困孩子都能上学读书的美好画卷。
2. 勇敢伸张正义
袁子瑜
1.袁子玉,女,2001年4月出生,烟台市福山区红十字会志愿者,烟台汽车工程职业学院学生。2021年9月23日,一位幼儿家长带着孩子来到她实习的幼儿园。孩子正在玩耍吃饭,突然一颗枣子卡在了气管里,呼吸明显困难,挣扎着。袁子玉立刻意识到孩子气道阻塞。此时,孩子家长吓得说不出话来,大声喊叫。袁子玉此时意识到时间就是生命,立刻冲了过去。她一边冷静地回忆着课堂上学到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一边抱着孩子,沉着冷静地做着急救措施。经过反复尝试,卡在孩子气管里的枣子终于被吐了出来,孩子才脱离了危险。
李虎波
2.李虎波,男,1985年7月出生,烟台市牟平区巨各庄镇西仙姑村村民。2020年12月16日,其驾车行至榆林店镇赤坎村附近时,对面驶来的一辆面包车突然打滑,翻滚进路边的水沟里。其立即下车查看,发现车内一名女子痛苦地拍打着车窗,大喊救命。其想爬到车顶上开车门烟台哪家婚纱摄影好,可车门无论如何也打不开,便跳下车从路边挖出一块石头,爬上车窗砸碎玻璃,迅速钻进车内。此时其手已被玻璃划破,满是鲜血,但他来不及管,赶紧解开安全带,将女子拉了出来。 驾驶室里的男子身上多处流血,左脚被卡在车里无法动弹,此时车辆油箱漏油,他不顾危险拼命把男子从车里拖出来,随后立即把两名伤者送到医院,帮忙处理完一切后才离开。
姜传明
韩有熙
3.蒋传明,男,1971年2月出生,交通运输部航海保障中心烟台航标处蓬莱灯塔管理站职工;韩有熙,男,1957年9月出生,烟台市蓬莱区物资局退休职工。2021年4月10日上午,蒋传明在八仙过海景区沙滩散步时,突然发现一名黑衣女子边打电话边走进水中。水几乎没到女子的腰部,但她却没有停下来的意思,蒋传明立刻意识到她要自杀!就在他万分焦急之时,韩有熙恰巧路过,也发现了女子的异常,他立即放下自行车,一边脱外套一边走进水中。蒋传明立即跟上烟台哪家婚纱摄影好,两人朝着渐渐被淹没的女子走去,追上女子时,海水还没到女子的脖子。 如果再晚一点,女子就有生命危险。看到两人,女子情绪十分激动,不断反抗。于是两名男子分别抓住女子的胳膊,将她拖到岸边,并和她聊天安抚她。直到警察赶到,女子才被妥善安置,两名男子才安静地离开。
潘峰
4.潘峰,男,1974年3月出生,海阳旅游度假区海水浴场个体经营者。2021年7月25日下午,受台风影响,海阳度假区海水浴场沙滩掀起4米多高的巨浪,不幸有一名男童被海浪卷入海中,情况十分危急。当时,潘峰突然听到有人喊救命:“小孩被大浪卷走了,救人!”于是,他顾不上脱衣服、拿出手机,毅然冲入海中。入水后,由于海浪巨大,穿衣服的阻力太大,很难靠近水中的小孩。经过多次尝试,他终于抓住了小孩的手臂。不料,一个大浪突然将他和小孩分开,救援过程十分艰难。 在惊涛骇浪中,潘峰始终紧紧抱住孩子,终于将孩子救上岸。上岸后,他已是精疲力竭,满脸通红,身上沾满泥沙,手机也无法正常使用。见孩子并无大碍,便安心离开。
3.诚实守信
吴信良
1.吴新良,男,1983年10月出生,烟台市蓬莱区登州市场个体经营户。2021年冬天的一天晚上,他外出锻炼,在海滨西路附近发现地上有一个黑色的公文包,包里有文件、银行卡、手机、现金,还有重要的合同。他想失主肯定很着急,就把手机放在包里等失主打电话。当晚天气格外寒冷,但他还是在寒风中坚持等待。过了一会儿,失主打来电话,原来是他去蓬莱谈合作时把包丢了。当听说包被人捡到,里面的东西都在的时候,失主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当失主拿出一些钱感谢吴新良时,他想也没想地拒绝了。
刁海燕
2.刁海燕,女,1977年11月出生,烟台彭场客运港务有限公司客运站售票员。2021年11月20日,刁海燕像往常一样售票,抬头看见柜台外角落里有一个黑色钱包,她打开钱包,发现钱包里有6000多元现金、多张银行卡、社保卡、驾驶证等。她立即将情况报告给值班经理,并通过钱包里的医保卡找到失主信息,电话联系失主。失主拿到钱后,一边感谢刁海燕,一边拿出悬赏金向她致谢,但刁海燕婉言谢绝了。她表示,凡是捡到钱包的人都会这么做,能归还给原失主我就放心了。
4.奉献精神
张璐璐
1.张璐璐,女,1990年1月出生,现任烟台市莱山区滨海路街道南山世纪华府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考虑到社区中老年人较多,她发起成立了红枫林老年协会,积极组织红心绚丽舞蹈队、合唱队、模特队、健身队等11支文体队;为丰富居民精神生活,她创办了社区大讲堂,每月开展2次微讲座;疫情防控期间,她组织社区成立“战‘疫’爱心印发俱乐部”,免费为居家上网课的中小学生印发资料1000余份;星海湾社区缺乏公交站台,外侧道路年久失修,配套路灯一直未亮,居民夜间出行十分不便。 经过多次协调,社区终于有了公交车站,路灯也亮了起来。这些事虽然很小,但却温暖了社区人的心。说起张璐璐,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
刘超
2.刘超,男,1978年6月出生,烟台市福山区义务警察协会志愿者。他动员24名亲朋好友加入义务警察队伍,创立了“义务警察学校护卫队”“青龙山绿色环保行”等多个志愿服务品牌。2020年疫情防控关键时刻,协助登记、劝说疫区人员返烟,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4个小时,饿了就吃馒头,渴了就喝冰水,连续工作一个半月马不停蹄,累计登记2.4万人次、1.8万辆车次;与福山消防大队联合成立消防义务警察队伍,为社区居民开展消防安全演练,被评为“烟台消防公益宣传大使”; 在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他每天穿梭于各个路口之间,维护交通秩序,风雨无阻,默默贡献着力量,被授予烟台市“创建文明城市优秀志愿者”、“烟台市首届文明市民”等荣誉称号。
邹琳
3.邹林,男,1985年3月出生,山东恒邦冶炼有限公司新材料公司经理。为了最大限度回收有价金属,他进行过多次试验但均以失败告终。此后,他吃住都在公司,日夜做实验、查数据,终于攻克了这个项目。仅此一项每年就为公司创造几千万的利润。为了突破国外技术壁垒,他研究了7N高纯砷的提取方法,做了大量的技术攻关,查阅、翻译国内外文献,然后学会消化吸收,确定了工艺技术路线,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成功生产出第一批合格的7N高纯砷。先后完成国家高技术产业发展项目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2项,获得发明专利4项。发明专利“高砷复杂金精矿多元素提取方法”获第十八届国家专利奖优秀奖; 他参与开发的两个项目均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杨乔娜
4.杨巧娜,女,1973年2月出生,现任烟台市牟平区宁海街道师范路社区党委书记。2010年来到社区,她深知只有为群众着想、为群众服务,才能做好社区工作。她积极筹建社区公益组织,成立社区“老兵服务队”和“四点半学校”,为辖区老人免费理发、体检、管道检查;为忙碌的家长提供学生托管服务,随后将公益服务拓展到全区。2021年11月,辖区恒通热电厂停产,家属楼200多户面临停水停电,为了减少群众跑腿,她决定让社区临时代收水电费。经过几天的高强度协调,她瘫倒在工作岗位上。 住院后,她仍不忘处理社区事务。最终社区与相关单位顺利完成交接,避免了辖区居民停水停电的情况。十几年的琐事积累,让她成为百姓心中的“贴心主任”。
徐月华
5.徐月华,男,1968年10月出生,烟台市蓬莱区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三级研究员。为解决国内苹果产业产量低、色泽差、口感差、耐储性差、效益差等各种难题,近30年来不断选育多代芽变品种,终于培育出一批新品种;大力推广现代矮砧集约化栽培,发展“畜-浆-果”生态循环农业、老果园更新、节水灌溉和肥水一体化等新型农业模式,推进苹果产业标准化、机械化,提高劳动效率,使蓬莱苹果的果品质量、产量、价格、单位效益位居全国前列。 此外,还引进苹果、甜樱桃、葡萄等新品种50多个,主持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甜樱桃新品种1个、苹果新品种5个。先后获得全国最美农技师提名奖、中国苹果产业年度人物、河北省科技奖励评审专家库专家、省农业厅先进工作者及表彰、省科技厅优秀科技特派员、烟台市农业农村局先进个人、蓬莱市首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市优秀专业技术人员等多项荣誉称号。
张震
6.张珍,女,1967年4月出生,现任海阳市博物馆馆长。任职期间,她策划建设了4个红色展厅,策划了7个基础陈列,带领3个博物馆获得省级以上荣誉称号28项、国家级荣誉9项。为收集历史线索,她常年在农村、英雄故居、田野、墓地等地,还曾到北京、南京等地考察,把青春和精力奉献给文博事业。2019年,海阳市地雷战党员教育馆正在紧张建设中,她的父亲突然病重入院,随后老母亲腰椎骨折卧床不起,不久父亲不幸去世,小儿子又摔断了胳膊。一连串的变故对她打击巨大,但她强忍着撕心裂肺的伤痛,坚持工作,一刻也不敢耽搁。 30多年来,她用无私的奉献精神,为海阳市文博事业带来了繁荣,曾被评为“省文物系统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二等功、“全省最美基层文物工作者”、烟台市优秀共产党员、三八红旗手标兵、优秀社会科学家。
刁延青
7.刁延庆,男,1982年7月出生,栖霞市人民医院普外科主治医师。2020年3月,他将两个年幼的孩子和年迈的父母托付给担任护士长的妻子,义无反顾地投入到援藏任务中。当地生活条件艰苦、物资匮乏,他不顾高原反应,积极工作,帮助援藏医院建立外科临床路径、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等规章制度;协助医院建设发热门诊;对当地医生进行疫情防控知识培训;推广“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指导当地医生完成阑尾周围脓肿引流术、逆行阑尾切除术……援藏一年来,他接诊门诊600余人次,完成大小手术60余台,成功抢救危重、急重症患者10余名。 他不畏山高路险,下乡义诊、送医上门,毫无保留地向当地医务人员传授知识,获得一致好评。
尹美华
8、尹美华,女,1978年7月出生,龙口市下丁家镇下丁家学校教师。2022年寒假,她脚踝骨折,医生建议脚不能着地,打上石膏,至少一个月。但为了不让学生上课落后,她毅然决定拄着拐杖上班。由于双脚不能着地,她就单腿跪在凳子上讲课;由于不能走路,她就买了一把带轮子的办公椅,坐着走动。等伤势稍有好转,她就开始站着上课。每次下课,她的脚就总是肿起来,但她说,只要不耽误学生的学习进度,再疼也值得。 从教25年来,尹美华以博爱之心尊重、关心每一位学生,曾荣获龙口市名班主任、龙口市优秀班主任、龙口市教育教学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道路振动代码
9.卢振马,男,1954年11月出生,招远市玲珑镇吕各庄村村民。从事基层调解工作30年,调解矛盾纠纷300余起。工作之初,他靠一辆破旧的自行车挨家挨户开展工作,进展艰难。后来,他探索“村民谈心”制度,建立“谈心室”,让群众畅所欲言。一次,村里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来找他诉苦,想让他帮忙处理破裂的家庭关系。卢振马抽空到老人和儿子家办事,两三次不行,就办五六次,以情以理,最后儿子儿媳先认错。 趁热打铁,他抓住时机,把家人聚在一起,先谈后吃,许久不联系的一家人终于和好如初。30多年来,群众有事找他,他总是竭尽全力帮忙。300多次见面,他送来300多个微笑,默默为群众排忧解难。
王爱军
10、王爱军,女,1971年5月出生,莱州市莱索制品有限公司员工。她的右手是四级残疾,需要比正常人多干几倍的活,但她从不抱怨。2020年,她在包装时发现有些产品有比针尖还小的锈斑,于是连夜检查60箱产品,坚决不让任何一件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出库,避免了公司遭受10万元的质量索赔。就凭着这份认真,她为公司避免了10多起质量事故,节省了30多万元的成本。一天晚上,暴风雨即将来临,她想到公司刚卸下的货物还堆放在露天货场,一旦渗水就会生锈,于是她立即赶往公司。 由于风大,她在路上摔倒,手指骨折,但她还是忍着疼痛去公司小心翼翼地掩护货物,为公司避免了损失。她改革了产品防锈工艺,不仅提高了工效、节省了人工,还为下游客户降低了除锈成本。从一个身弱的重度残疾人员成长为一名新型技术工人,她让朴素的生活焕发出了光彩。
姜欢欢
11.女性出生于1986年1月,是党派秘书和村庄委员会主任,Yantai City的Kunyu Mountain Suverse村。草药挑选基地,孔雀的迷宫和其他地方,启动了“耕种课堂”,“传统的食物教室”,“人与自然教室”,并开发了“健康旅游”,“团队建设”和“红色教育”旅游业,她在2019年开发了乡村人。旅游管理知识并亲自担任导游。 为了解决村庄的旅游发展问题,她进行了研究并从各地学习,并根据村庄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培训,最终,在她的领导下,Junshi村的旅游业蓬勃发展,它成为了Kunyu Mountain脚下的明星旅游村。
5.虔诚和对老年人的爱
Cui Haiyan
1. Cui Haiyan,女性,1979年7月,山东汉邦冶炼厂有限公司的雇员在2005年进行了截肢手术,并为我的婆婆安装了一个假期,她耐心地训练了她的婆婆她的丈夫忙于工作。 我的岳母经常发生尿失禁,但她每天都在擦洗我的婆婆,并在她的岳母陪伴下放松身心只能在父母的房子和她的丈夫忙于工作之间,她的女儿住在学校里,一家人很少一个人支持整个家庭,使艰难的家充满了温暖。
du linping
2.林平(Du Linping),1989年2月,在Zhaoyuan City的Jincheng小学中,她作为一名军事妻子她很难抱怨,不幸的是,她的丈夫忠于他的职责。母亲的状况终于改善了。 多年来,她肩负着沉重的责任,并以细致和周到的方式照顾了整个家庭的生活。
你生病了
3.生病的女性,于1967年1月出生,是laizhou City的Yong'an Road街的村民。当时,他的粪便和尿液的尿液是诱使他们的精神年龄,就像一个孩子一样。 邻居说,Yu生病比她自己的女儿更加亲密地对待她的岳父。
刘蕾
4. Liu Lei于1989年3月出生,Yantai Development Town的Dianshang Village于1997年遭受了高度的训练,因为脖子上的障碍物较高,因为他在8岁时就曾经在他的母亲身上照顾了他的一员。他的父亲在2018年去世后,他独自一人支持他的母亲,但他只能以低薪的方式选择一份在家中,他仍然活着。在墙上,他还为母亲设计了一个特殊的括号。 他的母亲可以用手机在她的嘴里放松自己的手机,以使她遇到的任何快乐的事情,并想到让老人开心的方法。